深入学习“四个围绕”精神,全面提升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013-12-20孙大麟
● 孙大麟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深刻总结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成果得出的精辟论断,更是着眼党的长远发展提出的战略要求和科学部署,为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2012年6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就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进行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结合习近平的讲话精神,我们认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要继续坚持和贯彻好正确的指导原则,紧紧围绕服务大局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来开展,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来推进,围绕贯彻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来加强,围绕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这一重要支撑来深化,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一、高校党建工作要围绕服务大局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来开展
高校作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阵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光荣使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党建工作是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新形势下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必须坚持为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的核心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之路,使高校党建工作与当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协同推进。为此,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继续解放思想、勇于破解难题,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解决师生员工们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努力学习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管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办学治校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党组织,确保学校党委始终成为学校改革发展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办学骨干队伍。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健全干部管理体制。鼓励年轻干部到教学、科研和管理一线锻炼成长。三是加强科学思维能力建设,善于运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来观察、认识高等教育事业,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总结、把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四是努力提高破解改革难题的能力,抢抓高校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在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上寻求突破,着力解决一些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以建设一流医学院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医学院内涵建设。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医学科学前沿,先后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和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围绕人类重大疾病的重要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有效推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整合与发展,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提供参考。近5年来,共获纵向科研项目总经费15.1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1525项、国家科技奖数15项、医学学科SCI收录论文数4119篇、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11项,各项指标在全国医学院校均名列前茅并逐年上升,尤为突出的是王振义院士荣获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卫生部3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共获批5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面向未来,上海交大医学院将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人才规划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在未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等方面谋求跨越,在人类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在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进基于转化医学的卓越医学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高校党建工作要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来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以大学生为重要代表的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综合知识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党建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作为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关注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关爱大学生,倾听大学生心声,鼓励大学生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同时,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激烈交流、交锋、交融的汇聚地,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青年的前沿阵地,这更凸显出高校党建工作任重而道远。一要抓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这个灵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员工,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高校建设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二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师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把高校建设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基地;三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个关键,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师生,把高校建设成为爱国奉献、改革创新的实践园地;四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不断推进师德建设和学风教风校风建设,把高校建设成为全社会的道德高地。
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通过实施“五个创新”来加强学生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是创新机制,不断探索“班导师制”长效工作机制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机制,推动班导师、辅导员“双师联动”,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专业导航、科研启发、创新激励的作用,努力营造合力育人氛围;二是创新载体,通过实施“选苗育苗”工程、“特邀党建组织员”工程和“易班”建设,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创新平台,以举办“懿德讲坛”、“博雅讲坛”、“医学人生”、“博极医源”、“大医时间”、“优才讲坛”等学生论坛为抓手,打造医学院文化品牌项目,着力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四是创新题材,开展“党在我心中”征文活动、红歌会、党史知识竞赛、红色经典影片观摩、美术摄影作品征集、书法作品展示、革命故居参观实践、毕业生党员集中党性教育等主题活动,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对王振义院士、金正均教授、刘廷析教授等身边杰出榜样的宣传,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五是创新形式,开展“博士团西部行”、“课题型”社会实践等活动,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提升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三、高校党建工作要围绕贯彻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来加强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和国家对六十多年来高校领导管理体制不懈探索的经验总结,是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要正确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科学内涵,明确“党委”和“校长”在领导地位、功能定位、权限职责、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各自分工和相互关系。既确立党委在高校的领导核心地位,又充分发挥校长在行政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协调好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二要不断规范这一领导体制下我国高校内部“四种法定权力(利)”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促进高校政治权利、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利的协调发展,使“四种法定权力”各司其职,各有其权,各尽所能,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大学治理结构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三要科学构建这一领导体制下的高校党政会议体系,明确“两个主要会议”——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是党委、校长履行职责职权的载体和重要形式,明确两个会议的职责定位、议事规则及议事范围,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实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规范化、制度化。
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近年来,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下大力气抓领导方式的转变,通过抓医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战略,下真功夫抓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过抓教师、干部两支队伍建设来建设好能够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管理和专业队伍。主要是围绕医学院发展的中心工作,解决一些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解决好发展方向与关系民生的重点课题,为医学院科学发展创造条件。这些工作推动了医学院的改革和发展,也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医学院党委努力提高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坚持“党委领导、院长施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理念,完善和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走群众路线,从广大师生医务员工的医、教、研、管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把高层次优秀人才集聚到医学院事业中来,形成了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逐步形成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近3年来,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6人、上海市“千人计划”7人、长江学者2人、东方学者17人等。通过制定《党委全委会议事规则》、《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附属医院院长书记联席会议等决策方式,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和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
四、高校党建工作要围绕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这一重要支撑来深化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围绕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这一重要支撑,深化高校党建工作,一要围绕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优秀创新人才这个中心,着力改进工作方式、增强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要坚持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在突破重点难点上下功夫,在激发活力动力上下功夫,在提升能力水平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要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构建党员学习教育体系,拓宽党员教育渠道,开展经常性党内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用党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用党的理想激励自己。四要积极搭建党员履行义务的平台,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推动高校发展、服务师生员工、促进校园和谐的作用。
近年来,上海交大医学院努力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围绕医学院发展的中心工作,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部署,深化领导干部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的工作机制,集中力量抓党支部建设,努力提高党支部“五个一”建设水平。通过“培育点党支部建设”、“引领党支部建设”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培训班、党办主任、组织员学习班等形式,努力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入党积极分子”三级党校、新党员培训班、毕业生党员离校前集中培训等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促使其步入社会后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完善党内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制度,推进党务、院务公开,切实保障师生医务员工的民主权利。通过努力增强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按照坚持标准、注重质量、优化结构的原则,加大在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把广大青年教师和知识分子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总之,高校党建工作使命光荣、任务繁重。我们一定要遵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同志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的“四个围绕”的讲话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明确战略定位,勇于破解难题,为开创高校的改革发展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