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制度路径

2013-12-20刘德强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3年2期
关键词:预备党员入党支部

● 刘德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报告对党员发展质量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大学生党员不仅有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高校党组织必须进一步反思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实施有效的动态培养、教育、管理和服务,从而保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一、当前大学生党建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校党组织培养出了数以千万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不可否认,当前在部分大学生党员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一)政治理想信念有所弱化。党员的政治理想是意识形态的根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当今青年学生追求社会价值多元化和崇尚个体情感体验的倾向日益明显;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理论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一些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他们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碎片中随波逐流、自我麻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等不良思想日渐侵蚀了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程度不同地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们的政治理想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

(二)思想认知水平有所软化。大学生社会经历、个人阅历不够丰富,对事物的理性感知相对较少,入党积极分子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党员个体的思想武装,政治意识比较弱;对国际敏感、复杂问题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来自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些青年学子耽于所谓西式民主的“政治想象”而产生困惑。

(三)行为实践内涵有所虚化。尽管当前大学生党员对党的性质、责任与义务耳熟能详,能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公益服务、志愿服务活动,但在面对多元诱惑的时代,将理想付诸实践仍然缺乏足够的勇气、魄力和超越常规的精神仍然缺乏大的气魄和长远的政治眼光,因此加强实践内涵的提升,仍然是学生党员必须长期着力提高的一项基本素质。

二、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需要建立的几项制度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是高校对党员发展工作的总要求,核心内容是保证质量,坚持标准是保证质量的前提;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是保证质量的途径。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体会,认为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必须建立以下五项制度:

(一)发展阶段票决制。票决制是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成果,无记名投票是培养发展大学生党员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检验群众基础的风向标。对推选入党积极分子、确定计划发展对象、发展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四个阶段进行票决制是反映一个党员成长过程的有力检验。在培养发展党员的每个阶段,入党联系人或介绍人对培养发展对象的主要情况和表现作简要介绍后,由教师、党员和群众组成的意见征集小组依据票决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投票的程序规则进行无记名投票,党员投决定票,群众投信任票,根据票数的多少和比例,决定是否进入下一个培养考察阶段。要注意的是,尽管票决制有利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真实反映党员群众意志、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但不可避免存在党员发展中的“人情票”、“面子票”等问题,因而要全面考虑发展对象的实际情况,切忌完全以票论人。

(二)群众监督公示制。透明公开、接受监督是确保党员发展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的关键,公示制度有利于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同时对党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保障党员质量。在实践过程中要采用三公示:推优公示、发展公示、转正公示,即在共青团推优中公示推优对象,在支部吸收发展前公示即将发展对象,在支部转正大会前公示预备党员。公示的内容包括学习成绩、工作情况、思想进步情况、奖惩情况、群众认可度、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并分析其优缺点;公示的途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支部党建网、公告栏、党建QQ群等;公示期间反映意见的方式要尽可能采用邮箱、短信、意见箱、网上留言、电话等便利方式,对真实署名的反映人要给予保护,并尽快给予答复。

(三)发展转正答辩制。公开答辩是发展党员的必备环节,包括发展预备党员答辩和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培养对象面对教师、党员和学生代表就个人的政治信仰、党的基本知识、理想信念、作用发挥等方面公开答辩,接受询问,与会人员现场评议并投票表决,具体可以概括为“三询问”。在发展预备党员答辩时,要求发展对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回答“入党为什么、入党以后干什么,今后给党留什么”三个问题,同时由其本人进行自我党性分析评议,反思自身不足与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预备党员转正答辩时,教师、党员和学生代表向其询问一年预备期间做了些什么,从而检验其入党前后是否前后一致、言行一致,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询问其从日常所做所学所思中收获了什么,从而检验其思想认识是否深刻,是否在实践中锤炼了党性修养;询问其如何看待当前社会的敏感热点问题并举例说明,从而检验其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政治立场是否明确,行为实践是否持之以恒。

(四)责任追究制。针对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出现的未能坚持党员标准、违反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和不履行发展党员工作职责的行为和情况,要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党组织和责任人的责任。党员有问题,要追究入党联系人和介绍人的责任,促使入党介绍人加强与介绍对象的联系和沟通,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党员联系、服务的对象思想有问题,要强化联系党员的责任;党员所在的集体有问题,如党员所在的宿舍、班级、支部等出了问题,要追究党员的责任。只有加强责任追究制,党员的责任意识才能得到强化,从而保障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

(五)不合格党员淘汰制。淘汰制是永葆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畅通党员出口的有效机制。当前在个别高校大学生党员中出现入党前“跑步走”,入党后“踏步走”甚至“退步走”等现象,一小部分不合格的大学生党员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工作的“三不”党员;有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违法犯纪的党员;有考试作弊、弄虚作假、不及时还贷的无诚信党员;有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服务宗旨意识淡薄、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象甚至不如普通公民的党员;有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关键时刻立场不坚定的党员,等等。对上述种种党员,可通过支部每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大会或专门召开支部会议进行评议,按照群众参与、民主评议和支部票决的方式评定不合格党员。如是预备党员,则给予延期转正,对于屡教不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者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对于正式党员,第一次责令限期整改,第二次民主评议得票率低于60%或者违反党章规定、犯重大违规违纪错误的,则给予淘汰退党处理。

总体而言,上述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五项基本制度是一个环环相扣、有机联系的整体,但在工作实践中,应因地制宜,在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要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运用,从而确保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1]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news.cntv.cn/china/20120610/101592.shtml.

[2]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6/11/c_123263406.htm.

[3]论无产阶级政党[A].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预备党员入党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憨娃入党
村、社区党委能审批预备党员吗?
请问预备党员是否可以异地转正?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重温入党誓词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我珍藏着入党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