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党的纪律:历史经验启示探寻
2013-12-20袁志平周奕韵白璇煜
● 袁志平 周奕韵 白璇煜
党的十八大报告就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围绕“一条主线”和“五大建设”,提出了“八项任务”,其中包括“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1]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严明党的纪律,以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本文就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严明纪律的实践、经验与启示作一探讨。
中国共产党诞生伊始就注重纪律建设,并以此著称于世。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是根据列宁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列宁指出:“如果我们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就是两个半月也保持不住。”[2]另一方面,这也是我们党在旧中国极其险恶的政治社会环境下生存和发展,领导民主革命,实现党的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所必须的。两者相结合,就形成了我们党严明的纪律性,而居其首位的当属政治纪律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党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肩负着在现代文明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面临着重重考验与危险。这种考验与危险,首先来自于黑暗的旧中国政局所带来的白色恐怖。连经过周密筹备的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后,也受到租界当局的干扰,不得不终止会议,转移至嘉兴南湖的红船,才得以将会议开完。所以,如何保守党的秘密,是至关重要的事情。稍不留意就会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党的一大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此明确规定:“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3]在党员的入党誓词中,也都有“保守党的秘密”这紧要的一句。
政党作为志同道合者的聚合体,其成员自然应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所以,党的二大颁布的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章专设了“纪律”一章,明确规定凡党员有犯下列各项之一者必须开除之:一是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二是无故联续二次不到会,三是欠缴党费三个月,四是无故联续四个星期不为本党服务,五是经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其停止出席留党察看期满而不改悟,六是泄漏本党秘密。[4]要求是明确的,纪律是严格的。这对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党员必须对党忠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成立后不仅面临着黑暗的旧中国政局所带来的白色恐怖的考验和危险,而且面临来自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钱和权力诱惑的考验和危险。尽管我们党刚成立,还不是执政党,本身没有行政权力,但来自外部的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严重存在。同时,还面临着来自于日益腐败堕落的旧中国社会现实的考验和危险。根据美国人罗兹·墨菲的叙述,在西方列强统治下的旧上海是“罪恶的渊薮”。其所列举的史料反映,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的娼妓占总人口为九百六十分之一,柏林为五百八十分之一,巴黎为四百八十一分之一,芝加哥为四百三十分之一,东京为二百五十分之一,上海为一百三十分之一。罗兹·墨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就卖淫业作为一种特色而论,上海走在全世界城市的最前列。”[5]面对恶劣的政治生态环境,我们党重视对党员的政治纪律教育和约束,使其自觉抵御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二大党章明确规定,凡党员若不经中央执行委员会之特许,不得加入一切政治的党派。其前已隶属一切政治的党派者,加入本党时,若不经特许,应正式宣告脱离。凡党员若不经中央执行委员会之特许,不得为任何资本阶级的国家之政务官。[6]总之,要改造旧中国,共产党员得先改造自己。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政治上入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党的政治任务对党组织和党员提出不同的政治纪律要求。在白色恐怖深重的时刻,重视抓好党员的革命气节教育。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必须严惩破坏党纪的行为。我们党在领导民主革命的斗争中面临的考验与危险,还来自于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封建思想的影响。尤其以封建思想的影响为甚。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统治的历史,虽然辛亥革命早已废除了皇帝,结束了封建王朝,但封建思想残余是不可能装进棺材一埋了之的,它仍会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也影响着我们的党,侵害党的肌体,损害党的事业。因此,我们党重视克服这些错误思想和倾向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求党员自觉抵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抵制封建思想的影响,明确民主集中制为党的指导原则,提出了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四个服从”要求,作为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党的纪律建设的核心内容。明确告诫全党:“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于自己的坚强团结、意志统一、行动一致。在党内不容许有离开党的纲领和党章的行为,不能容许有破坏党纪、向党闹独立性、小组活动及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必须经常注意清除自己队伍中破坏党的纲领和党章、党纪而不能改正的人出党。”[7]并在实践中坚决制止破坏党纪、分裂党的行径,将破坏党的纲领和党章、党纪而不能改正的人及时清除出党。这对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是极其重要的。
20世纪初叶的中国政党林立。如何在三百多个政党中脱颖而出?如何让自己同国民党区别开来?严明政治纪律,做到政治清明,这是必须的。同时还要有严明的经济纪律,做到清正廉洁。只有这样,才能在群众面前树立起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新形象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经济纪律,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为了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滋生,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都重视制度建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政府就建立了审计制度,成立审计机构,颁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审计条例》;统一财政,建立统一的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和国库制度,并配以工作检查制度等。[8]抗战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边区政府统一财政,健全预决算制度、金库制度、审计制度、税务制度、仓库管理制度以及各机关团体的收支报告审查制度,形成了财政的统筹统支,堵住了财政工作中的收支漏洞,防止了腐败现象的滋生,也为战时所需提供了集中一切财力和物力供应的客观条件。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党中央指示,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形势变化和斗争需要,制定或修正公布了一批惩治贪污条例,包括:1947年的《东北解放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1948年的《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条例》和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颁布的《关于反贪污浪费的指示》,1949年的《苏北区奖励节约、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和《修正淮海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9]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经济纪律,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中共如何跳出“兴衰周期律”的问题时,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运用监督的手段制约权力,保持党的清正廉洁。省港大罢工就是典型案例。
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是我们党早期直接领导的一次重要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这次工人运动中,罢工委员会各级机构和公务人员要经常处理大量钱物。能否保证领导机构清正廉洁,关系到能否团结工人,戳穿敌人谣言,是坚持罢工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为此罢工委员会落实了多项对权力的监督举措,其主要举措是成立罢工工人代表大会,按罢工工人数进行普选,每50人选出一名代表,共800余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罢工委员会各机构定期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情况,特别要报告各负责人的任命和财政收支情况。考虑到罢工需要筹措钱财和安排经费,罢工委员会一开始就设立了财务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定期向罢工工人代表大会报告财政收支情况,接受罢工工人代表的监督。邓中夏曾高度评价这项举措:代表大会的确起了不可思议的伟大作用,罢工委员会的会务及财政,皆经常在代表大会上报告,以致外面一切谣言都失其作用。罢工各机关重要职员,都经过代表大会选举,不称职时,又经过代表大会随时撤换,因此罢工各机关不致腐化。[10]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经济纪律,必须奖惩分明。我们党历来重视严厉惩处消极腐败现象。至今仍然备受人们关注的,是1933年12月15日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由毛泽东主席、项英副主席签发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这是我们党的第一个反腐法令。它规定,贪污公款在100元以下者,处以半年的强迫劳动;贪污公款在100元至300元之间者,处以半年以上、2年以下的监禁;贪污公款在300元到500元之间者,处以2年以上、5年以下的监禁;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11]同时还规定,执行单位必须同时追回其贪污的公款,并没收其本人家产之全部或一部分。对挪用公款为私人营利者以贪污论罪。[12]26号训令实施后,党员干部受到普遍的约束,清洗了腐败分子,保证了党的队伍的纯洁。
我们党在严厉惩处消极腐败现象的同时,还重视奖惩鲜明的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在总结干部管理经验基础上,于1943年公布了《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干部任免暂行条例》和《干部奖惩暂行条例》,对边区各级干部的登记审查、提拔培养、配备使用、任务调动、考绩奖惩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无一不包含有严明的经济纪律。《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奖惩暂行条例》对贪赃枉法、腐化堕落、假公济私、包庇蒙蔽者,给予从警告、记过、撤职到向法院提起公诉等五类程度不等的惩戒。《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任免暂行条例》规定“各级干部之任用,以适合下列标准为合格。”其中即含“廉洁奉公”。而一旦有“贪污、腐化、营私、舞弊等行为者”,“不得任用为政府干部”。现任干部犯有上述错误的,“应予停止使用,或付惩戒”。[13]这从正反两面对党员干部进行了警示,引领党员干部朝着廉洁奉公的方向前进。
政党作为近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产物,其基本职能是发展组织、夺取和运作政权。发展组织,是为夺取和运作政权创造条件;夺取和运作政权,是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发展组织,夺取和运作政权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政党的政治理想与奋斗目标。为此,政党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也只能是做好群众工作,使党拥有群众。在这过程中,具有严明的群众纪律,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其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体现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群众纪律,必须维护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始终高度重视群众利益,把它作为动员和组织群众的基础与保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应该严格分清:群众对目的究竟‘关注’到什么程度,群众对这些目的究竟怀有多大‘热情’。‘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4]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对“群众”、“思想”和“利益”等关键词分别用不同字体作了强调,告诉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维护和实现群众的利益诉求。思想只有反映现实的社会需要,体现群众的利益需求,从而被群众接受的时候,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和实施了严明的群众纪律,制定和实施了体现严明群众纪律的一系列的路线方针政策。其中著名的,有我们党为人民军队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在土地革命中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口号等。群众一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的条文,一看眼前的这支军队官兵的言行,就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旧军队区别开来了,从而真心拥护这支军队和领导这支军队的共产党。而“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及政策,则是抓住了旧中国社会民众的主体农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抓住了旧中国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关键,从而动摇了旧中国旧政权统治的根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群众纪律,必须激发群众的自愿。马克思、恩格斯曾这样告诫我们:“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5]马恩在这里用字体强调的方式表述了“思想”的特性,说明了“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对“思想”实现的极端重要性。它启示我们:先进思想不能只是少数先进分子的思想,而应该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拥有,只有这样,先进思想才能真正成其为先进思想,科学社会主义才能从理论走向实践。
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大半时间里是十分弱小的,总是受到国民党当局的分割、围剿与杀戮,一般群众尤其是国统区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是不了解的,又由于受国民党当局的欺骗宣传,国统区群众不仅不了解我们党,还存在很大的误解。这种局面的最终改变,离不开严明的群众纪律和体现群众纪律的相关策略的践行。我们党在国统区城市上海,一是依托工会这个合法组织凝聚和组织群众。我们党在思想上是明确的。俞秀松曾经这样设想:“在上海先组织一个‘工人俱乐部’……我们只要认识了几个工人,就可以叫他们转辗介绍来入这个俱乐部。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可施一种工人教育,改变他们的旧思想,灌输给他们新知识,渐渐地鼓吹起来,然后再组织各种的团体,来实现我们底劳动运动。”[16]二是借助文化补习学校凝聚和组织群众。三是利用传统的组织和关系凝聚组织群众。在旧上海,有很多群体内部关系的维系是通过传统的形式和组织来实现的,如帮会、同乡会、结义等。这种组织虽然在形式上是落后的,却在一些群众中拥有比较深厚的基础。所以我们党没有简单地拒绝,而是明确要“利用社会上落后的工作方法,大胆的争取与那些中间分子的群众领袖、老工人、职员结为生死朋友”[17]。四是根据群众的思想实际来开展群众工作。我们党明确“要学会抓住有利的机会开展斗争,在群众因生活苦闷情绪低落时,不要轻举妄动”。[18]在群众还没有觉悟的时候,更不能轻举妄动。即使条件具备了,时机成熟了,具体要求也要合理。要“正确地抓住群众日常生活的要求,细小的部分的一点一滴的斗争中来教育和组织群众”。[19]
其实,这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毛泽东曾指出,在动员农民群众时,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能把这些权利当作对农民群众的施舍,而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农民,引导农民通过政治斗争打倒地主阶级去争取,注意在斗争中不要代包代办,而应采取“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政策。[20]在这群众纪律和反映群众纪律的策略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群众意识。激发群众的自愿,说到底就是通过组织、宣传、教育和服务群众等途径,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起党和人民事业的力量。
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严明党的群众纪律,共产党员必须当好群众的表率。只要我们翻开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史,张思德、白求恩、刘胡兰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形象便会跃然展现在面前,让人可歌、可泣、可颂。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共同特点是:对敌人刻骨的恨,对人民无限的爱,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为了纪念张思德,毛泽东写下了不朽名篇《为人民服务》;为了纪念白求恩,毛泽东倡导要做大写的人,做纯粹的人,做有益于人民的人;为了纪念刘胡兰,毛泽东欣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就是这些优秀共产党员所体现的时代价值,他们为我们党赢得了宝贵的“非权力性权威”,树立起了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在群众中的崇高威信。原因是简单明了的,共产党员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表现性角色,是以表现党的政治纲领,表现共产党员为之奋斗的美好社会所特有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的社会角色。因而,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并且从他们身上,广大群众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民族复兴的希望,保证了党和人民事业的成功。
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曾经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加强纪律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不胜!
[1]胡锦涛.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N].人民日报,2012-11-09(4).
[2]论无产阶级政党[A].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4.
[3][4][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4.97.97.
[5][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
[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5[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18.
[8]史斌.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回顾:二[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3).
[9]史斌.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回顾:四[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5).
[10]史斌.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历史回顾:一[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2).
[11]中国共产党廉政反腐史记[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29.
[12]章小槟.中国共产党早期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运动[J].巢湖学院学报,2007(4).
[13]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集:第一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304.
[14][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320.
[16]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上海史(1920-1949):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3.
[17][18][19]张祺.上海工运纪事[M].上海:上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1.117.116.116.
[20]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