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怀瑾:一个时代的智者

2013-12-20

中国商人 2013年10期
关键词:南怀瑾智者

从1918年3月18日诞生,到2013年9月29日离世,南怀瑾的一生,见证了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苦难中崛起到新生的涅槃。

南怀瑾曾说:“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为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南怀瑾身体力行,不遗余力,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这是世人对南怀瑾的一种敬仰。

和20世纪众多的国学大师一样,南怀瑾饱读经书,才华横溢,特立独行,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铸造了自己的文人风骨和精神世界。与20世纪众多国学大师不同的是,南怀瑾更注重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学用结合,在实践中求证知识的力量,检验文化的生命,用历史的经验指导当下的社会实践。

“买票不入场”是南怀瑾的一种人生智慧。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准备召开国民大会,“民主政治”一度热闹非凡,南怀瑾的两位朋友认为南怀瑾人脉丰富,年轻有为,而且具备世间、出世间的学识修养,希望南怀瑾出面组织成立新党。南怀瑾听后婉言谢绝,笑说:“你们大家是我的好朋友,真想把我抬到火炉上烤啊!”1947年,南怀瑾回乡计划带家人离开大陆。那时的温州还听不到内战的枪声。一天夜半,其父问他天下大势如何收场,南怀瑾回答说,国民党已是落日残阳,将来肯定是共产党的天下。其父惊讶地问:你是共产党?南怀瑾回答说,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做过政治教官,读过共产主义的书。我是您儿子,是共产党的话一定会告诉您的。那是南怀瑾父子最后一次见面。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民族的统一大业和两岸人民的福祉,他毅然入局,担当两岸密使,挥书《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份,托交海峡两岸最高当局,促成汪辜会谈和海峡两岸“九二共识”达成。

“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经营和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南怀瑾20世纪80年代提出到中国大陆投资必须具备的四项理念和认识。投资达30亿元的金温铁路,是浙西南2000万人民期盼了半个多世纪的梦想,从商而言,不值投资。为了给中国建设开创先例,引用外资兴建公共基础设施;义所当为桑梓谋福利,南怀瑾积极倡导修建金温铁路,并出任金温铁道开发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多方筹资,委曲求全,历时十年,终于促使金温铁路建成通车,并还路于民。南怀瑾说:“真正的改革开放,经济开发,不是钱的问题。过去国家在政治的措施上,思想的领导上,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弄了很多框框,把自己捆起来,捆得死死的。现在所谓改革开放、开发,就是把那些捆死自己的框解放开来,使自己活起来,这是主要的精神。”金温铁路建设,也就是南怀瑾投资理念的实践。做商人,南怀瑾亦从容。

“不要以为拿什么大学的文凭,有个博士学位的,那并不能算成功。你们要晓得,教育的目的是成功做一个人!你们把这些年的基本生活教育的精神带到社会上,我可以断定你们将来是顶天立地的人,与众不同。”这是2012年6月21日,95岁的南怀瑾在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举行的首届毕业典礼上,端坐台前给予30位6年级毕业生的“临别赠言”。太湖大学堂是南怀瑾教育实验基地。2006年,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首次招生,学校采取住宿制度,学生必须学习武艺、静定、野炊、读经等生活课程。那里没有现代化的操场,只有孩子们玩泥巴、野炊的草地;没有奥数,但有武术;学习美术,却也教授做饭。孩子们没有考试压力,但有更现实的生活教育,入学后要自己洗衣、叠被,大孩子要帮助低年级学弟学妹,全校就像一个大家庭。南怀瑾这样解释“实验”的目的:“‘国际’这个名称,就是要把国际的文化精华吸收过来,‘实验’什么?因为不同意这一百多年来的小学大学的教育方法,我们主张文化教育要文的武的合一,要新的旧的合一。实验的是这个。”

2006年7月,南怀瑾在太湖大学堂举办首期以“禅与生命科学认知科学”为主题的讲习班,面向国内外80多位学员讲述最新的科学与禅学的关系。时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参加讲习班后,深有体会地说:“南师的教导让我找到心的宁静,使我不为个人得失忧虑,一心去追求我所认为的真理。”同年10月,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资深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主席、风靡全球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作者彼得•圣吉,专门组织ELIAS团员来太湖大学堂参观学习,听取南怀瑾的演讲。ELIAS是意为“跨国部门创新成长中的领导者”的英文缩写。该组织始于安南对在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中开发学习共同体工作的要求,其参与者要求在单位、组织和部门之外有丰富的人脉关系和同事网络,掌握共同理解并处理复杂问题的先进技巧,还要对推动本地和国际社会的真正可持续健康发展有深刻的个人愿望。前来学习的30多人来自12个国家,包括联合国环境、资源、卫生等组织的负责人,联合利华、巴斯夫(BASF)、日产(NISSAN)等跨国公司的高级主管。这些都是将在未来会对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人,他们同样在各自的工作中体会到,我们的世界正陷入一个必须被拯救的境地。他们来向南怀瑾请教“救世之道”。

“峡谷柔情天付予,临风玉树立中衢,知君关心两件事,世上苍生架上书。”这是南怀瑾20多岁时,一位名叫钱吉的患难之交送给南怀瑾的一首诗。关心苍生、关心文化是南怀瑾一生从事的两件大事。南怀瑾26岁在峨眉山请普贤菩萨作证,发宏誓愿,重续中国文化断层。七十多年来矢志不移,苦心孤诣,筚路蓝缕,做出来巨大的牺牲。2012年9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唁电中说:“(南怀瑾)老师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遗产不遗余力,令人景仰。切盼老师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南怀瑾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事业上的丰功伟绩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国学大师是南怀瑾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标识符号,但这也仅仅是他一生的一个立面。正如自称为南怀瑾的“老学生”,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周瑞金所说,“国学大师”、“佛学泰斗”、“禅宗大师”、“道家高人”、“密宗上师”、“当代大隐”等等,这都只是南师学问修养、人生行止的不同侧面,不足以概括他的全面素养、品格、地位、和贡献。

南怀瑾常说自己“一无所成,一无是处”,自己永运处于“学人”之位。1994年倡修金温铁路期间,南怀瑾曾写了一纸呈送时任浙江省副省长刘锡荣,并转达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省长万学远、副省长柴松岳暨省府与有关部门主管诸公共鉴的长达数千言的建言。此书在礼节性的问候后,南怀瑾就开门见山地说:“昔贤有言:‘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老拙虽非敢以智者自况,第以年岁痴长、阅世较深之故,常不惮为直率之言。”这是南怀瑾鲜有的对自己的一种肯定评说。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南怀瑾为金温铁路建设呕心沥血,弃小嫌而顾大局,为国家民众义所当而为之,但很多人只以一般商人投资眼光处理这件事,让南怀瑾感慨不已。也许是“酒后吐真言、愤怒出诗人。”感叹之后,南怀瑾道出真性情,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能预测到结果的有智慧的人,才是他给自己的一种定义。

《周易》是南怀瑾最爱读的“一本治世的老书”, 《周易•系辞上》称,“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意思是说,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不同的人看问题的立场方法是不尽相同的。《论语》则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智和仁的结果是勇。南怀瑾常常引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表达自己的胸襟。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大智慧,也是当代人追求的境界。因此,我们说南怀瑾是一个有巨人思想的时代智者。

猜你喜欢

南怀瑾智者
智者说
智者说
智者见山,愚者见渊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健康中国背景下南怀瑾武学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
智者善比
“告密”也是慈悲
“告密”也是慈悲
南怀瑾: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低调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