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产业发展对湖南城市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3-12-19何文举欧阳飘飘

商学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城市化湖南省

何文举,欧阳飘飘,汪 颖

(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一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化水平也就越高。推广城市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合理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将直接影响整个产业发展状况,第三产业又是取代工业化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因。湖南省作为中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省份,积极稳妥地推进湖南省城市化进程对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湖南省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研究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速度和质量的影响,对更好地推动湖南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良性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湖南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研究可以为湖南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提供依据,为第三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分析基础,同时更好地促进湖南城市化进程,进而推动湖南经济的发展。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本文的创新

国外对这一问题较早就有不少研究成果。国松久弥(1971)认为,现代城市化过程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聚集的过程,随着发达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工业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霍里斯·钱纳里(1975)提出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多国发展模型”,该理论概括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根据他的发展模型,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经历了由紧到松的发展过程。Hazel Moir(1976)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各个不同阶段中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与城市化联系紧密程度两者间的关系。Black D,and J.V Henderson(1997)运用实证分析了城市化程度较高国家的城市规模与城市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的主导产业类型在不同的城市规模中所表现的也是不同的。国内开始研究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两者的互动关系是从近年开始的,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杨治对城市化与经济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得出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结构的进化密切相关的结论;李健英认为,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曾芬钰认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城市服务业对城市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台冰运用Eview做实证分析,证明了我国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与人口城市化水平高度正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李江帆,黄少军(2001)的研究从经济发展、发展阶段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亚洲“四小龙”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从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标准模型等方面探讨了世界第三产业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李健英(2002)认为,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互相促进的互动关系。彭荣胜(2006)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主导过程,并基于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事实,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个假设。张燕(2007) 认为,第三产业滞后是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城市化滞后,解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关键在于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夏翃(2008)在文中提及到,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转变是经济发展中的两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变动两者之间是互相影响、关联发展的,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之间通过间接和直接的途径进行关联。在分析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对我国进行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城市化水平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做相关性分析,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吴振球(2011)从历史演进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认为城市化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动力,第二产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需要。

国内外的关于理论和实证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个国家或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而涉及各个省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湖南省的城市化水平(质量和速度)与第三产业发展,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分析方法,采用专业数据处理并做定性分析的并不多。本文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创新:第一,采用综合指数分析对影响城市化质量的主要指标进行提取,对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第二,利用ADF检验变量序列平稳性,将代表城市化速度和质量的综合指标分别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三,利用VAR模型,做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关系的分析。

二、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着重研究湖南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质量和速度的影响,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选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信息产业占GDP比重和文化产业总产出4个指标做的综合指标来表示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选用城市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湖南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建成区面积2个指标做的综合指标来代表城市化的速度,而且还选取城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科技活动人员占就业比重、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支出、旅游外汇收入、文体娱乐支出、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这10个可能影响城市化质量的指标各取一定权重后为代表城市化质量的综合指标。

(一)综合指标

分别将代表本文中三个主体的数据进行指标化处理,将代表城市化速度、城市化质量、第三产业发展的三个指标设为Y1、Y2、X。解释变量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被解释变量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率Y1、城市化质量综合指标Y2。

1.被解释变量

代表城市化质量的综合指标是利用1992~2011年湖南省内可能对城市化质量存在影响的15个指标计算出来的。它们分别是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人均消费支出、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科技活动人员占就业比重、城镇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支出、旅游外汇收入、文体娱乐支出、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城市绿地覆盖率、文化产业总产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清运处理量、每万人移动电话普及率。先分别计算出各类的平均值,然后利用每年的各类别数据除以其各类平均值,作为当年的各类分指数,然后在将各项取一定权重,加总后为当年的城市化质量综合指数。将本文选取的15个代表城市化质量的指标中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人均消费支出、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科技活动人员占就业比重、城镇恩格尔系数取权重为0.1,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支出、旅游外汇收入、文体娱乐支出、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城市绿地覆盖率、文化产业总产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清运处理量、每万人移动电话普及率取权重为0.05。利用以下公式,可以得到代表城市化质量的综合指标。

代表城市化速度的综合指标是利用1992~2011年湖南省内可能对城市化速度存在影响的2个指标计算出来的。它们分别是城镇人口占湖南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建成区面积。先分别计算出各类的平均值,然后利用每年的各类别数据除以其各类平均值,作为当年的各类分指数,然后在将各项取一定权重,加总后为当年的城市化速度综合指数。将本文选取的2个代表城市化速度的指标都取权重为0.5,利用以下公式,可以得到代表城市化速度的综合指标。

2.解释变量

代表第三产业发展的综合指标是利用1992~2011年湖南省内可能对城市化质量存在影响的4个指标计算出来的。它们分别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信息产业占GDP比重和文化产业总产出。先分别计算出各类的平均值,然后利用每年的各类别数据除以其各类平均值,作为当年的各类分指数,然后再将各项取一定权重,加总后为当年的城市化质量第三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将本文选取的4个代表第三产业发展的指标都取权重为0.25,利用以下公式,可以得到代表城市化质量的综合指标。

(二)数据来源说明

在本模型中,原始数据均来源于湖南统计年鉴1992~2011年。根据上述方法,经处理后得到这三个指标的数据如表1所示。

三、实证分析

表1 综合指标数据表

(一)ADF单位根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变量序列平稳性,通过对反映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综合指(X)、反映城市化速度的综合指标(Y1)、反映城市化质量综合指标(Y2)这3个变量进行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后发现,原始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对这个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X1、Y1、Y2几乎都变为平稳序列;经过二阶差分后,所有序列都变成平稳的了(表2)。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根据原体系中差分平稳的过程,后文选择ΔX、ΔY1、ΔY2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变量。

(二)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向量自回归(VAR)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VAR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以第三产业发展指标、城市化速度指标和城市化质量指标三个变量ΔX、ΔY1、ΔY2滞后1期VAR模型为例,分别对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速度,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质量,进行短期动态关联分析。以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速度为例,则模型结构假设如下:

两个变量ΔX、ΔY1滞后1期的VAR模型如下,

其中 u1t,u2t~ IID(0,σ2),Cov(u1t,u2t)=0。

同理,两个变量ΔX1、ΔY2滞后1期的VAR模型如下,

其中 u1t,u2t~ IID(0,σ2),Cov(u1t,u2t)=0。

本文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过程中,分别研究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速度,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质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通过比较和修改引入模型中的内生变量滞后阶数,得出最优模型的估计结果所示,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整体上拟合效果较稳定,指标受到内生变量各自滞后期的影响,影响大小各有不同。其中,城市化速度综合指标滞后2期对第三产业发展综合指标当期水平影响较大,影响系数为0.70;第三产业发展综合指标滞后1期对自身当期水平影响较大,分别为0.65(表3、表4)。

进一步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下三类体系之间的冲击效应,见图1。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发展(X) 对城市化速度(Y1)的冲击没什么反映,表现比较平稳,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质量的冲击较大,随着年份推移效应呈递增趋势;城市化速度(Y1)对第三产业发展(X)的冲击随年份推移效应逐渐明显,对城市化质量(Y2)的冲击波动较大;城市化质量(Y2)对第三产业发展(X)和城市化速度的冲击表现为随年份推移效应递增。通过对第三产业发展和湖南城市化速度与质量的分析,发现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着紧密联系。

四、结论与建议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将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将有力地推动城市化进程。本文分别研究了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质量与第三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表3 ΔX、ΔY1向量自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表4 ΔX、ΔY2向量自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1)在对湖南省城市化质量与速度和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湖南省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

图1 脉冲图

(2)在对湖南省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做互动中,利用了ADF单位根检验、协整、VAR模型,结果表明,城市化速度与第三产业、城市化质量和第三产业都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这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速度和质量都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好地促进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完善。

(3)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湖南省城市化发展将越来越重要,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对湖南省城市化质量与第三产业发展分析中,利用综合指标法,避免了单个度量指标的片面性。结果表明,湖南省城市化质量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湖南城市化速度和质量与第三产业的发展间的相互关系十分紧密,第三产业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同时,实现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因此,湖南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湖南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质量提升,促进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转换传统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下,对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还缺乏一定的理性认识。国内人们对第三产业的认识较晚,作为中部省份的湖南也是如此。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思路与模式,避免第三产业所占经济总量偏低的状况,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

第二,发展城市经济,扩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相对于乡村,城市是各种物资和能量的集散地。乡村城市化以城市作为迁移的目标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依托。同时,城市也是知识经济的策源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之一,因此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城市经济功能,扩大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是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扩大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的关键之处。

第三,加快城市第三产业改革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随着湖南省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吸纳劳动力能力的比重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成为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但就目前而言,湖南第三产业还没有发挥对城市经济应有的促进作用,很多作为城市的功能还不能有效地发挥,这与城市化相关性不强,第三产业改革与开放比较滞后有一定的关系,要达到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目的,就需要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首先,运用现代营运管理体制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其次,要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行业;最后,要逐步放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管制,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引进外资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制度,实现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快湖南城市化进程。

第四,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有步骤引导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按照一定速度和比例发展,逐步引导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需要调整好第三产业比值,过高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第三产业比值开始阻碍城市化质量水平的提高,需要充分发挥第三产业优势,降低能耗促进城市化质量水平的提高。

第五,提高现代第三产业服务于生产的能力。坚持产业集群建设,集中优势企业确定相关专业领域的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化生产化系统,形成规模经济,促进产业集群系统优化,提高现代第三产业服务于集群生产的能力,从而促进三大产业系统的协调发展。

第六,促进生活第三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架好城乡设施环境,加快城乡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城市—乡村—区域经济大系统,通过科教文卫等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生活质量,提高人均文教娱乐支出,从而促使生活第三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1] 国松久弥.城市空间结构理论[M].东京:古今书院,1971:193-221.

[2] 霍里斯·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32-34.

[3] Hazel Moir.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Labor For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76:25.

[4] Black D,and J.V Henderson;A Theory ofUrban Growth[J].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1999:234.

[5]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8:164-185.

[6] 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0.

[7] 许树辉,谢光辉.湖南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动力和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6):84-87.

[8] 李江帆,黄少军.世界第三产业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86-98.

[9] 李健英.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相关性的中外差异分析[J].南方经济,2002(8):37-41.

[10] 曾芬钰.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2(9):30-36.

[11] 丁雪莲.湖南省城市化水平差异分析及调整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1-2.

[12]彭荣胜.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54-58.

[13] 张旺,文天光.湖南省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就业产值弹性的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2):101-105.

[14] 台冰.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人口城市化水平关系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2):24-27.

[15] 张燕.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与城市化[J].时代经贸,2007(12):115-116.

[16] 辜胜阻.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02-303.

[17] 夏翃.城市化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相关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5):85-89.

[18] 谢伯军,张小舟,李峰生.湖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4):54-5842.

[19] 吴振球.基于VAR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4):63-77.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城市化湖南省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