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研究
——以宿迁地区为例

2013-12-19

终身教育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宿迁市宿迁设置

薛 朋

对接区域产业需要,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关键。“吻合度”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诸多属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属性,专业设置与建设是对社会职业的反映,也是适应区域经济的最佳契合点。宿迁市地处淮海经济区东部腹地,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也是发达省份的不发达市及东部发达地区的不发达区域。宿迁在江苏的“三农”比例最高,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三化”进程最慢的一个地区。本文以宿迁为例,就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宿迁市产业结构发展对接进行研究,对其吻合度进行分析,提出专业设置的建议与办法。

一、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指标定性分析

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包括产业、结构、工作岗位、规模、数量等不同层面,吻合度是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的有效对接。衡量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吻合度主要应从规模与结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的角度来分析。

1.专业规模与产业规模的供需指标

专业规模指标包括毕业生规模应当与相关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大体平衡,毕业生数量应与就业岗位的专业需求基本对口。如果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就会形成结构性失调,不及时调整就会造成行业技能人才紧缺,或是不利于就业,形成结构性失业。从区域角度看,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经济部门(行业)存在不确定性,要保持专业规模与产业规模的需求大致相当是相对困难的。从行业看,区域主导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就宿迁的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酿酒食品产业而言,用工短缺已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指标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结构要与社会就业结构大体协调,在校生所学专业的三大产业分布要与区域社会就业结构中三大产业的比例大体相当。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不仅要对接产业机构同时更要对接产业结构。从区域角度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产业结构中除了支柱产业相对稳定外,其他产业变化相对比较快。各高职院校刻意追求的结果是,一定阶段内需求量相对较大的热门专业无序盲目开设,个别需求量不大的所谓冷门专业无计划的停办。因此,对于支柱产业的专业设置可强化对接的吻合度,实现订单式培养的“零距离”无缝对接,其余的专业设置可采取在适度的可调控范围内跟踪对接。

二、宿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1.专业设置分布情况

目前宿迁市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覆盖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重新核定的大多数专业门类。近年来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招生涉及机械、电子、财经、化工、纺织、土建、计算机、文化教育等专业。

表1 宿迁高职专业设置情况表

从表1看出,全国高职高专目录把高职专业分为19个专业大类。宿迁高职院校现有30个专科专业,涵盖17个高职专业大类。包括:电子信息大类专业6个、财经大类专业5个、制造大类专业7个、文化教育大类专业3个、土建大类专业5个、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专业2个、旅游大类专业2个。其中,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财经大类具有一定的专业规模。

2.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宿迁为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根据《宿迁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516.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一产实现228.71亿元,增长4.3%;二产实现713.18亿元,增长16.9%;三产实现574.88亿元,增长12.0%。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状况: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6 ∶42.4 ∶31.6;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9 ∶47.5 ∶34.6;2012年调整为15.1 ∶47.0 ∶37.9。2012年一产比重较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较上年提升0.5个和0.3个百分点。

2012年全市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和机械电子等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412.2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1%。其中酿酒食品业发展迅速,完成增加值18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1%。机械电子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5.1%。[1]宿迁的支柱产业优势明显。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第一,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趋势是:起初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随后包括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都不同程度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第二,虽然第一产业的下降和第三产业的上升符合经济发展结构演变的趋势,但从目前的结构现状来看,第二产业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第三,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和机械电子仍然为宿迁市四大支柱产业,同时根据《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宿迁将做大做强“千百亿”产业。以大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培育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新兴产业3个“千亿级”和林木加工、机械电子、商贸物流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四大支柱产业仍是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

3.专业结构与三次产业对接性分析

从表2看出,宿迁高职专业设置在专业结构上没有与产业结构完全对接,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44.8%,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55.2%,而与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数占专业总数的0%。由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就业方向多是“白领”,更由于此类专业不需要较多的实验实训设备投入,所以此类专业开设的比重相对较大。第一产业对应的专业数为“0”的状况与宿迁市作为农业大市的产业格局是不相符的。

表2 宿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状况

三、高职专业设置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重复设置较多,缺乏区域院校间统一规划

宿迁高职院校分布较为分散,县区只有沭阳县1所高职职校,宿迁城区内有6所,且7所职校隶属不同的管理部门,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浪费严重,极易滋生不正当竞争,特别是招生方面的恶性竞争。各院校间专业设置重复严重,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计算机大类、会计、土木大类等专业几乎成为每个高职院校都设置的专业,由于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之间(特别是软、硬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学校之间也缺乏互相调剂的机制,导致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差异较大,其就业情况也就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宿迁整体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各个职校为各自的利益盲目竞争,导致每个院校招生规模大面积缩水,均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不少职校专业设置“小而全”,特色不明显,办学活力不强。

2.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的紧密度不够

通过对表1、表2的分析,可看出宿迁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的矛盾。高职专业没有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而第二、三产业相关的专业比重与两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相协调。宿迁四大支柱产业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和机械电子中只有与机械电子相关产业的专业,其他三个支柱产业没有一个有对应的专业(到2020年,宿迁在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林木加工、机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领域培养开发紧缺急需专门人才12万人[1]),同时高职专业与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也较少,仅占所有专业的44.8%,而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占高职专业总量的55.2%,大大高于第三产业在宿迁地区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极易造成此类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同时在宿迁市占有较大比重的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类专业没有开办,使区域内第一产业得不到人才的支持。

3.没有真正形成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由于企业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学校不能够有效吸引企业参与教育,政府更没有有效措施为校企合作做保障,导致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尚未形成长效、稳定、紧密的机制,校企实训基地合作很难实现。一方面,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不愿意拿自己时间给学生白白浪费,更不愿意将自己的材料加工成废品,所谓的合作也只是利用学生的廉价劳动力而已。另一方面,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与就业岗位脱节,学生学到的东西和企业生产要求相差太远,所培养的人才缺乏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一些企业往往只是迫于情面而被动地接受学生实习。

四、对宿迁高职专业设置和发展的建议

1.加强指导与管理,统一规划专业设置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各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历史与特色,整合全市各校原有的专业资源,打破校际间封锁,遏制校际间无序的恶性竞争,政府从宏观上将各校招生的专业固化,以申报学校招生情况和就业率为依据统筹专业审批,引导学校长远规划,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外延和内涵的共同发展。

建立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学校规范、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建设专业。建立学校专业淘汰机制,一些专业长期招生数量少,教学管理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条件不合格,毕业生就业困难,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对于这类专业要坚决予以停招或将专业资源转移到该专业建设相对成功的学校。

2.新设置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及商贸物流专业

考虑到宿迁市是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典型的农业大市,第一产业结构比例仍较高的实际情况,可以鼓励或指定一至两所学校新开设农业技术类专业(如园艺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林业技术类专业(如林业技术、园林技术、木材加工技术、城市园林),农林管理类专业(如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水产养殖类专业(如水产养殖技术、渔业综合技术等专业),将这些专业和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宿迁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完善乡镇商贸服务体系,改造提升传统物流,发展壮大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等方式,提升现代物流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商贸物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2]。预计到2015年,物流业将急缺人才近10 000人,而该专业所需本科层次的人才较少,高职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

3.做精做强制造类、电子信息大类专业

根据《2013年度中心城市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紧缺急需人才需求目录》,从2013年宿迁企业紧缺急需人才的专业要求看,主要集中在材料工程、电子信息、机电控制、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纺织服装、计算机以及商务贸易、财务财会等专业大类,占需求总量的75.7%,其中需要本科以上学历占到25%,需求高职学历人才占到40%以上。[3]目前制造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为各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有很好的专业建设及发展基础,为此,根据宿迁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机械电子仍为宿迁四大产业支柱之一,所以应选择建设基础相对较强的院校,优先发展与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相关的专业,如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等专业,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办学水平的制造、电子类专业群。与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合作,形成校企合作新机制,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设施及设备问题,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4.打造酿酒、调味品发酵酿造特色专业

根据《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内酒类行业还有培养10万名高技能人才的目标。细化到各个企业来说,就是要求每一个酒企,不仅要配置具有国家执业资格的酿造工、酿酒师、品酒师等专业人才,而且还要将整个比例从0提高到5%~10%。宿迁是中国“名酒之乡”,发展势头迅猛,每年都要从淮安、南京等高职院校引进大量人才,但仍不能满足其需求,特别是“技能性强的质量型”人才极其短缺,2013年仍缺口技能型人才50-70人,加上宿迁其他酒业企业,宿迁每年所缺酿酒、调味品发酵酿造专业高职技能人才100-200人。江苏省内及周边省份需求更多,而目前宿迁所有职业院校中中职、高职均没有开设此专业,开设酿酒专业的国内高校也很少,酿酒专业人才的缺口较大。宿迁可以依靠酒业协会开展校企合作,与“洋河”等多家酒企建立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宿迁完全具备把此专业打造成特色专业的现实基础。

5.控制财经类以及计算机应用专业规模

宿迁几乎每个高职院校均开设了会计、财务管理、商务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由于学生及家长的片面理解,认为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坐办公室的“白领”,工作后有“地位”有“脸面”,但目前宿迁及周边地区人才劳动力市场上这些专业需求已趋于饱和,甚至已供过于求,且用人单位的学历要求在逐步提高,导致高职学生就业率不断下降。因此上述专业群的高职招生规模亟须控制,宿迁留有一至两所学校开设此类专业就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1] 宿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3-03-25].http:∥sqdrc.gov.cn/read.aspx?id=3738&item=028003.

[2] 宿迁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3-02-20].http:∥www.suqian.gov.cn/sqapp/nrglIndex.action?type=2&messageID=ff8080812fa14e08012fbdbb4e3216cd.

[3] 2013年度中心城市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紧缺急需人才需求目录[EB/OL].[2013-03-20].http:∥www.suqian.gov.cn/publish/main/1/13/51/20130408062643840274586/index.html.

[4] 徐健.校企合作: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实然状态与应然趋势[J].职业教育研究,2008(3):50-51.

猜你喜欢

宿迁市宿迁设置
宿迁市聚焦“四个全覆盖”织密燃气安全管理一张网
宿迁市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姑娘登上珠穆朗玛峰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张晓芳作品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从新加坡到苏州再到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