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更名的是是非非

2013-12-19廖水南

检察风云 2013年13期
关键词:高楼大厦内功校名

文/廖水南

高校更名的是是非非

文/廖水南

上大学网最新发布了《2008至201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的全国高校名单目录》,该目录显示:2008年3月至今,全国共有257所高等院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而更名,占到目前全国高校总数的10.35%。更改的校名中,科技、财经、工商、文理、经济等词频繁出现在新校名中,成为被追捧的热词。

从网友评论来看,大部分人对高校更名持批评意见。原因无他,和城市更名一样,两者多是装点门面的功利行为。与其如此,倒不如好好修炼“内功”,提升品质。但很显然,这样的先入为主和刻板印象已经丧失了应有的正义立场——修炼“内功”与更名原本互不矛盾。城市也好,学校也罢,更名就意味着舍弃修炼“内功”吗?

如果说非要从更名与修炼内功找出一些逻辑关系来,那不妨说前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抓手。事实是,更具知名度或者更符合社会心理的名字往往能为城市或者高校带来更多关注和认可。

比如湖南大庸,地处武陵山区,曾被笑称“抽一根烟就可走遍的县城”,闭塞落后,鲜为人知。1994年4月更名张家界市后,建机场、通火车,知名度飙升,2009年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跃入全国一线旅游城市行列。

而且,于高校而言,更名除了获取更好的声誉和校园名片外,有时候也是顺应发展规律所需。或者学校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达到一定水平,原有的校名已经不能涵盖新的办学层次、类型,理应更名,比如学院升格为大学;或者学校合并,两所或多所学校,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而合并成新的高校后需调整校名;又或者体制变更,高校的隶属关系、管理体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故更改校名。而这些,只会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和大学生的成长。

再者,高校名称是人们对高等学校的称谓,是高校互相区别的符号,也是对外形象的载体,历来为人重视。也因此,高校更名不仅学校会慎重,管理部门也会审慎,确保更名符合学校文化传统和发展潮流。

实际上,高校更名之所以遭遇网友吐槽,其实问题不在更名本身,而在于对更名后能否名副其实心存质疑。近年来,高校丑闻可谓层出不穷。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就业率注水、各种收费凶猛、占座问题严重等问题,考试作弊、论文造假、贪污腐败更是让人直呼伤不起。而前不久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某投毒,更是让舆论再一次聚焦于大学人格教育的缺失。

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想起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一句话:“所谓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而事实上,中国当前的大学恰恰有的是高楼大厦、雄厚财力、成堆奖状,唯独缺少大师,缺乏造就大师、培养良才的路径。

2007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说:“一所好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不在权威的讲坛,也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在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对于更名后的高校而言,怎么保证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还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高楼大厦内功校名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本刊荣获“广西高校名刊”
奇妙的连云港之旅
蜘蛛丝发射器
高楼大厦“走”起来
“练好内功”;企业逆势而上的秘密武器
孩子眼中的高楼大厦 (咪啦四座楼房画意)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