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共党史学理论的若干问题研究

2013-12-19肖冬鸣

党史文苑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党史现代化

肖冬鸣

(中共信丰县委党校 江西信丰 341600)

一、中共党史学理论主要问题

1.中共党史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从字面上来看,中共党史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但中共党史作为一门学科,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呢?目前,史学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中共党史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传统史学、现代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中合理部分的结合;第二种观点是中共党史学理论主要由党史本体论、党史认识论以及党史方法论这三部分构成;第三种观点是把党史学理论分为最高层次、基础层次以及反映层次。最高层次属于历史哲学的范畴,指中共党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层次就是研究党的一些史料;反映层次是反映历史的过程、本质以及规律的。这三种观点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和着重点,而本研究主要是在总结这一学科研究的各项内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中共党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要包括以下方面:中共党史学概论、中共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中共党史学研究方法、中共党史学史、中共党史文献学和史料学、中共党史编写学、中共党史研究主体学等。

2.中共党史学科的性质。关于中共党史学科性质的判断一直都存有不同的观点。1985年之前,该学科只是作为政治理论课之一,1985年之后,多数高等学府都用中国革命史替代了中共党史课,少数高校还保留中共党史课。有的专家认为该学科属于政治学,研究执政党的行为,只是现实政治的一部分;有的专家认为属于历史学,研究党的历史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属于政治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但因为主要是研究党的历史问题,所以以从属历史学为主;有的专家认为它不从属于任何一门学科,自己单独成为一个体系。

笔者认为,把中共党史作为历史学或者政治学都有其道理,它本身兼具有历史学和政治学的色彩。首先,该学科是研究历史的,只不过把历史范围浓缩到中国共产党这一主体上;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关系到中国的政权、政体等一系列的政治问题,所以又很难与政治学划分界限。其实,历史学与政治学这两门学科的联系特别密切,正如张友渔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所谈及到的:“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政治学研究的是古今中外一切政治现象,都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历史称为过去的政治,把今天的政治叫做未来的历史。”[1]

笔者认为,中共党史学是以历史学为主、政治学为辅的学科。政治侧重于理论研究,而中共党史学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共产党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对于党理论的研究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因此,在研究中共党史学时,应着重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但也不可忽视政治学的角度,最好把两者结合起来,使二者处于统一的状态而不是对立的状态下,这样,党史研究者既着重了史实的研究又做好了理论性的概括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充分发挥历史的科学性和政治的现实针对性。

3.中共党史学科的特点。中共党史学科特点可以从历史学和政治学两个角度进行概括,它具有科学性、政治性、历史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特点。科学性是指中共党史的研究要忠贞于历史事实,一切结论从客观的历史实践出发,即周恩来在撰写文史资料时谈到的“要存真求实”“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政治性即革命性和阶级性。对中共党史的研究是为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群众而进行的,因此,党史研究者必须与党的立场保持高度一致,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历史研究与现实政治紧密相连,并自觉地受到现实政治的约束,以更好地为党的宏伟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历史性是说党史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形成的,因此,党史研究者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史学研究,不拘泥于某个时代、某个事件,从发展与联系的角度做研究。理论性是指对中共党史的研究不能停止在阐述史实的阶段,还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地分析,更具有理论色彩地对党的思想、方针、路线等加以研究和表述,更好地起到启发、教育以及借鉴的作用。[2]现实性是指党的发展历史与当前的社会联系密切,党有的问题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未得到解决,所以仍然是现实问题。

4.中共党史的体系划分。长期以来,史学工作者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以重大事件为契点,把中共党史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大时期,然后再根据党的建立、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顺序编写的。但是,在党史研究中,存在的明显缺陷是很难摸清楚中国共产党这一组织本身的发展线索。

在中共党史分期上,笔者认同龚育之提出的观点,即把传统的两个大的时期改为三个大时期:这样党的历史就可以分为1949年以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前期,以及1978年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新时期。这种体系划分的优势在于,重点突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个时期已经过去30多年,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把它单独划出来作为一个大的时期,是完全应该的。现在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按照这种分期,分成了三卷。[3]

二、中共党史学理论研究的背景

1.中共党史学理论研究高潮。1990年以来,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历经了两次高潮,每一次高潮都伴随着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第一次高潮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1991年)以及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993年),第二次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2001年)以及毛泽东诞辰110周年(2003年)。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它的发展历史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近十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对中共党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史学界对党史研究的步伐没有停止,但是正如张静如学者所指出的一样,现如今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新的高潮。

2.中共党史学理论研究方式。对中共党史理论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开展专家研讨会、出版相关著作、发表论文等形式进行的,随着实证研究方法的加入,这些研究方法和形式大大推动者党史理论的研究。就专家研讨会而言,起重要推动作用的会议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于2001年以“面向新世纪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主题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现代史学会、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于2002年举行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中共中央党校于2002年举行的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成立暨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学术讨论会”等。近几年来,地方研究党史的机构也开始举办一些小型的研讨会或者座谈会,比如,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于2008年分别在扬州、苏州以及南京举办的“研讨党史学理论小型座谈会”,又在2009年盛大邀请全国范围内的著名学者参与的 “中共党史学理论研讨会”。不论是国家级还是地方级机构组织的关于研究党史理论的会、座谈等,都对促进党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实证研究、调查等都终将落实于书本上,以著作或者论文报告的形式将成果呈现出来。近几年来,党史理论的研究者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周一平等人于2001年分别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党史史学史》和《中共党史文献学》,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01年在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党史理论纵横谈》,郭德宏等人于2004年在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新发展》,王炳林于2004年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党的领袖与党史研究》,梁怡、李向前等人于2005年在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评述》,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于2010年在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 《中共党史学研究文集》等。近几年党史理论的研究者发表的重要论文主要有:郭德宏、齐鹏飞、侯且岸、杨凤城分别于200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上发表的《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与方法》《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功能与政治功能》《论中共党史学的历史文化取向》《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规范与方法》,王仲清于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上发表的《努力繁荣发展中共党史学科》,郭德宏于2002年在《学习时报》上发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张静如于2005年在《党史研究与教学》上发表的《中共党史研究断想十则》《中共党史学怎样研究文化》,龚育之于2005年在《百年潮》上发表的《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郭德宏、董汉河于2009年在《甘肃社会科学》上发表的《三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不足与进一步深化的路径和方法———郭德宏先生学术访谈录》,刘国新于200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的《中共党史研究60年》,石仲泉于2010年在《北京党史》上发表的《党史研究:减“五种倾向”加“四个要素”》。这些经典的著作和文章都对党史做了深入的研究,对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好地促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促进中共党史理论研究的建议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文社科的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中共党史理论研究也不例外。部分学者认为它同社会实践的发展关系度较小,并且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也插入了党史的研究,“边缘化”越来越明显。面对各种思想理论的冲击,对于党史理论的研究,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有迫切的需要,理论界也有较高的期待。对于当前中共党史理论研究的相撞,笔者认为应本着理性的精神来看待。

1.中共党史理论研究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对它的研究是要指导今后的工作。研究中共党史的目的是从历史中得到经验教训,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对我们实际生活起到直接影响的课题要高度重视,应立足社会现实,就当代改革开放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尖锐问题和当代人们多种迫切的社会需要,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去研究课题。党史研究要紧密地联系社会实际,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地阐释当前国家重要的方针政策,回答和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中共党史理论研究要向现代化迈进。正如张静如学者提出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任何学科的研究,都有个现代化的问题”,党史理论研究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必须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相连,注意承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论证的任务。只有现代化的研究,才能实现为现代化服务的目的。张静如和王先俊学者还强调:“党史研究能否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社会化,关键在于研究者自身。”所以,党史理论研究者要具备现代化的意识,要多引入现代化的、多种多样的、有效的研究方法,同时还须通过开展学术批评等途径,加大学术规范的建设力度和监督力度,不虚美、不掩恶,从而规范研究者的学术行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对历史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发展多么重要。总之,关于对中共党史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相信党史研究者在弄清楚中共党史的主要内容、性质、特点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主题,逐步向现代化研究迈进,进一步拓宽党史理论研究的领域,加深研究的程度,与时俱进,肯定能从史实中得到经验和教训,更好地促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

[1]耿春亮,李会勤.胡绳对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贡献[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3).

[2]姚润田,冯留建.学界名家眼中的张静如与《张静如文集》——《张静如文集》出版座谈会侧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4).

[3]李庆刚.“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成立暨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共党史研究,2002(5).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党史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
热诚欢迎订阅2013年《中共党史研究》杂志
二○一○年中共党史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