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江西文化生态的传承与引领

2013-12-19刘紫春汪红亮

党史文苑 2013年12期
关键词:江西文化发展

刘紫春 汪红亮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南昌 330046)

每一种文化相互之间、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交流互动,即为文化生态。马克思说: “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过去、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促进了文化生态的平衡、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文化生态的传承与发扬。江西千百年来形成的地域文化精神,既是当代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既定的过去”,需要进一步传承与发扬,以促进江西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构建当代江西文化生态。

一、江西传统文化生态的价值体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江西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形成了杰出优秀的传统,这些文化和传统在价值上的体现就是:博大包容的文化胸怀、勇于进取的文化特质和甘于奉献的文化精神。

1.博大包容的文化胸怀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交接部的南岸,毗邻浙、闽、粤、湘、鄂、皖。春秋战国时代属“吴头楚尾”,吴越文化和荆楚文化在此交融。政治中心的东移和大运河的开通,使境内最长的河流——赣江成为南北物资交流的主要水道。同时,由于古代中国的战乱多发生在中原地区,由此, “鱼米之乡”的江西成为接收中原移民的主要阵地。“永嘉之变”后的“五胡乱华”事件、唐末的安史之乱和两宋之际的宋金战争,导致了北方居民大规模举族南迁,北方移民洪水般地涌入江西,这既为江西的开发带来了大批劳动人手,更将相对发达的中原文化及宗族制度带到了江西。明清时期,闽粤等地人口迅速增长,生存压力增大,而且由于倭寇的侵扰,沿海地区社会动荡不安。而地广人稀的赣西北和赣南广大地区则成为两省流民的“世外桃源”,于是大量涌入进来。所以,在江西历史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在此相互交流融合。移民在长途迁徙、四海为家过程中,接受各种文化,便具有了十分宽阔和包容的情怀。例如,客家人即信奉 “天生天养和为贵,各自相安享太平”,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姐妹之群”。这种理念体现在文化精神上即是博大包容的文化胸怀。

这种文化胸怀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古代儒、释、道等多种类型的文化在江西和平共存、相互包容和交流。儒学方面,无论是原始儒学还是魏晋玄学,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在江西都有代表人物。特别是宋明时期影响深远的朱学、陆学、王学三大哲学思潮,无论其开创者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都以江西作为传承的重要基地。宗教方面,江西是佛、道两教的源流之地,多开创大家,形成庞大的宗教派别。佛教净土宗始于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吉州行思则开禅宗两大法系之一的青原系。在禅宗的五家七宗之中,三家五宗其源在赣,传布天下。道教则有张道陵、张盛在鹰潭龙虎山开创的天师道,为传统道教的主要支派;又有推尊许逊的净明道,独树一帜,影响广远。此外,外来的基督教文化与民间的秘密会社,在江西宗教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江西正是以这样一种博大包容的文化胸怀,接纳八方之士,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江西地域文化。

2.勇于进取的文化特质

经过上述三次大的南迁后,中原移民成为江西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迁徙、为生存和发展的奋斗中,江西人民养成了敢于拼搏、勇于改革的传统。同时,由于大部分居民迁徙而来,不像中原地区有士族统治的历史背景,文化发展没有世袭特权的依傍,因而文化精神中有一股冲破束缚、勤于探索、敢于创新的韧劲。

在哲学方面,唐宋时期,儒学中弥漫章句注疏风气,新喻刘敞等人冲破束缚,着力阐扬“微言大义”,开创宋人批评汉儒的新学风。南宋的朱熹更是集两宋理学之大成,成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陆九渊则另辟蹊径,在理学之外提出“心学”范畴,开创儒学新领域。明朝,理学思想走向空疏, “江右王门”学者颜钧、何心隐等,倡言百姓日用即是道,在乡民中宣传仁义道德观念,让哲学重新关注现实。在政治思想方面,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勇敢创立“新学”,并坚持政治改革而“三不足恤”。在文学艺术方面,创新的光芒更是无处不在。陶渊明开辟田园诗文学新领域。欧阳修革新古文,擎起北宋古文革新运动的大旗。黄庭坚师法古人却能推陈出新,确立“江西诗派”。宁王朱权所著《太和正因谱》,抒写出曲学史新篇章。汤显祖创作的“临川四梦”,拓宽了古典戏剧的表现领域。蒋士铨的《藏园九种曲》对清朝戏曲有振衰救弊之功。而在科技方面,曾安止的《禾谱》是我国最早的水稻品种的专著。张潜的《浸铜要略》总结湿法炼铜的经验,在世界冶金史和化学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总结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经验,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杰作,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时期大规模的江西移民和江右商人身上,也体现了江西文化中勇于进取的特质。贯穿整个明清时期“江西填湖广”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过程中,数百上千万江西人口涌向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以及其它地方。他们在这里开垦荒地、发掘矿产、交流物资、传播文化,造就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江西移民的运动过程,实际上是江西民众寻求新的生存空间的过程。在进行空间转移的过程中,江西移民的谋生手段也在新的环境和变动中变化,其中既包括着无数辛酸的故事,更迸发出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创业精神。明代大文豪抚州人艾南英自豪地说:“随阳之雁犹不能至,而吾乡之人都成聚于其所。”大学士吉安人彭华也宣称:“(吾乡)商贾负贩遍天下。”还有江西流传的民谣唱道:“一个包袱一把伞,走去湖南做老板。”明代吏部尚书浙江人张瀚说:“(江西人)多设智巧,挟技艺以经营四方,至老死不归。”以致两湖地区“无江西人不成市场”,西南地区“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福建两广“多操江右音”。

所以,江西自古多有勇于进取、敢为人先的人杰,历来不乏敢于探索、不断创新的传统,这是江西历史文化中一笔宝贵的遗产。

3.甘于奉献的文化精神

江西另一显著的文化精神是甘于奉献。从经济上来说,至迟自唐代中期至清前期,江西是最重要的经济发达大省之一,也是为国家财赋奉献最大的省份之一。到唐代后期, “每岁县赋入倚办,止于浙西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八道”;北宋江西“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最”,南宋更有三分之一漕米取自江西;明清江西赋粮常在10~20%,在各省中通常在前三位以内,又是长江下游各省和闽、广商品粮的主要供应地。新中国三年灾害时期,江西人民自己节衣缩食,节省出大量粮食,无私地支援全国,为全国人民渡过三年困难时期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政治上来说,自两宋时期开始,江西即获“文章节义之邦”的称号。其中, “节义”就是指江西多刚正义烈之士,尤其唐宋以后,在朝代更替之际,特别多忠君爱国之士。南宋洪皓出使金国,被拘15年,不忘故土,被称为“宋之苏武”;胡铨不避斧钺,力请斩秦桧以谢岳飞。宋末元初,江万里全家投“止水”拒降;谢枋得“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绝食抗元;文天祥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慷慨殉国;明清之际八大山人朱耷、易堂九子、髻山七隐、程山七子等隐居避世。他们不仅在政治史、学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昭示着江西人的节义。周銮书先生曾总结道:“江西文化的精神,应是刚正义烈”, “他们刚正义烈的思想作风,必然影响和反映到江西的文风、士风,以至民风。尤其在朝代交替之际,江西的义烈之士特别众多,为国捐躯者难以数计”。由此可见,江西文化中的节义精神实质上是一种甘于奉献的精神。

从革命实践来说,江西人甘于奉献的精神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革命时期,无数江西儿女不畏牺牲,前赴后继参加革命、支援革命,为之壮烈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5万人之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

二、传统江西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文化是血脉,传统是无数创新的链接。传统文化精神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践行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必须传承与弘扬上述传统文化精髓,增强发展的精神力量。

1.以博大包容的胸怀博采众长,推进后发优势

宋明时期的江西曾经是经济发达之区,人口之众、物产之富,居全国前茅。进入近代以后,由于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战乱以及自身弱点等因素的影响,江西在全国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改革开放30年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带领下,江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欠发达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仍然较为靠后。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奋力推进后发优势,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根本改变江西欠发达的面貌。

推进后发优势,必须弘扬江西博大包容的文化精神。后发“优势”既体现在后发地区在世界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变局,以及国家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发展包袱较小或没有,发展资源较为充沛;同时也体现在后发地区不受固有发展观念和利益的束缚。但同时也应警惕固步自封、闭关自守。所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就在于能够以开放博大的胸怀接纳、学习、包容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有多大,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大。以包容四海的宽阔胸襟博采众长,以遍看五洲的宽广视界兼收并蓄,采先进世界文明成果为我所用,较小的发展包袱才能真正变成发展动力,充沛的发展资源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具体到江西而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两大国家战略是我们推进后发优势的重要抓手和政策机遇。但是,如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保住绿水青山,弹奏生态平衡与科学发展的协奏曲;如何既要推进城镇化又要留住人文优势和苏区精神,奏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新乐章,这对于江西的发展来说是巨大的挑战,需要虚怀若谷,深度融入全国、面向世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思考发展战略,制定发展举措,推进发展创新。

为此,要加强学习,博大包容的关键首先就体现在“学习”上。既要生态,又要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要认识好、解决好这一难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只有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勤奋学习才能博采众长,真正让他人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文明为我所用。例如,光伏产业是江西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光伏产业的高能耗及可能带来的污染也令人忧虑。而在欧美7家世界领先的光伏企业中,因为技术过关,部分厂都可以设在风景区。像这类技术,就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江西应在全省大力弘扬博大包容精神,大兴学习之风,努力摒弃怨天尤人、妄自菲薄的意识,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以更加博大的胸怀面对世界、接纳世界、走向世界,不断解放思想、主动学习、增强本领。只要全省人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本领不断增强了,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2.以勇于进取的特质大胆创新,深化改革成果

古代历史时期,江西人勇于进取、大胆创新的精神为世人瞩目。但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保守势力把持下的大清朝廷已明显落伍于时代。正因如此,林则徐、魏源等主张开眼看世界,张之洞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康有为、梁启超等请求维新变法。而江西人却沉迷在过去的成就和辉煌中,缺乏主动开拓作为的拼搏创新精神,对近代新思潮、新观念一味抵抗和排斥,故给人以“江西守旧人开化难于他省”的印象。这是导致近代江西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给了江西又一次发展良机。30余年来,江西改革开放展现出蓬勃生机,取得重大突破和历史性成就,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江西省情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富民兴赣的发展路子。但是,这是就纵向而言。横向上看,江西与发达地区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具体成就上仍有较大差距,甚至这种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勇于进取的文化特质是推动江西在新一轮改革发展攻坚战中崛起的巨大精神动力,必须要大力弘扬。全省人民要在这种精神激励下,树立雄心壮志,勇于跨越,敢为人先,争创一流。尤其是在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伟大征程中,必然面临不少难题和障碍,这些难题和障碍绕不开、躲不过,只有勇往直前一条路可走。所以,务必要迎难而上,以百倍的勇气和努力去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紧紧围绕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调研、提出对策,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务必要防止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不良风气,改变消极作为和等、靠、要的不良习惯,确保形成积极工作、主动作为、勇于进取的干事氛围。

勇于进取要以锐意创新作先锋。没有创新的进取只能是瞎闯、盲干。思路决定出路,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消除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障碍,大力破除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种种思想桎梏,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思路的拓展,把机遇牢牢抓在手中。方法影响成效,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面对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工作任务,必须妥善安排,合理布局,既重点突出,又协调兼顾。机制奠定常态,要不断创新机制,尤其要在制约发展的一些关键环节、一些固化利益上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当前,尤其是要在行政管理体制上锐意创新,着力改变行政审批过多、程序繁琐的状况,努力简政放权, “把该放的权力放掉,该管的事务管好”。市场能办的,交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应该管的事,提高服务效能。人才左右成败。要建立鼓励创新、允许探索、包容失败的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培养、选拔、评价、考核模式,引导和支持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创新实践,形成有利于改革创新的有利条件。

3.以甘于奉献的精神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江西人民不但没有丢掉甘于奉献的文化精神,反而随着形势的发展而进一步加以发扬。当国内一些地区竞相为GDP而忽视环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地粗放式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时,江西历届省委省政府将保护青山绿水放在重要位置,从建设“山江湖工程”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从“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来都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发展、赢得GDP。这既是历届江西省委、省政府以高远的政治眼光作出的战略决策,更是为保护青山绿水、守住全国的“绿肺”而作出的巨大奉献。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强烈。这种情势下,一味讲奉献不讲发展,或以大奉献换取小发展,肯定得不到全省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也很难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 “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保护良好生态上,努力实现强省与富民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的统一,把广袤的赣鄱大地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殷实、社会和谐、环境秀美的幸福家园。”这一目标反映了全省人民的强烈呼声和美好期盼。

所以,我们既要绿色,也要崛起;既要甘于奉献,又要科学发展。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继续大力发扬甘于奉献精神,守住江西的绿色优势、生态优势不动摇。同时,必须要通过百倍的努力,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贡献激情与创造,把绿色优势转变为赶超优势,以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充分发挥创新这个核心驱动力,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自主创新实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积极打造江西经济“升级版”,创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江西范本”。

同时,甘于奉献的精神不仅局限于守住江西的绿色生态,还应是推进江西绿色崛起的巨大精神力量之一。例如,在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和非工口七个系统国企改革中,就涌现出许多舍小家顾大家、以奉献精神推进改革的典型事例。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宣扬甘于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全省人民以甘于奉献的精神全力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大力推进改革,释放改革这个最大“红利”, 为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体制机制作出新的贡献。

三、当代江西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领

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勿庸讳言,当代江西文化的特色还不鲜明、文化的引领力和凝聚力还不够强。因此,必须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扎实推进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领,提高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精神的时代内涵

正如上文所述,江西传统文化中,博大包容的文化胸怀、勇于进取的文化特质和甘于奉献的文化精神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引领力,值得大力弘扬。但是,又必须看到,这些文化精神是在江西千百年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的江西人民用他们的丰富智慧和生动实践,不断发展着三种文化精神的新内涵。优秀的文化生态构建,都是在前人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创新的产物。今天,我们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挖掘三种文化精神的时代内涵,使之从空中楼阁走向居民社区,从高空白云转为小溪流水,走向每一个江西人的身边,流进每一个江西人的心田,激起江西人的文化自豪,变成每一个江西人的文化自觉行为。

如就博大包容的文化胸怀来说,传统社会中主要是指包容儒释道三种文化哲学,包容异端,包容不同的文化流派等。对于当今这个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世界来说,如果仅局限于古代的这种博大胸怀,就显得狭隘了。我们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以全球化的眼光包容世界科技、文化、思想,吸收一切先进文明成就为我所用。所以,当今的博大包容应该是指开放心态、善学态度、世界眼光。

江西古代先人们勇于进取的事迹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具有很强的激励和启示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 “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这是对新时期勇于进取精神最明确的表述。我们应结合历史与现实,充分发掘“勇于实践、勇于变革”的科学内涵,不断实践发展、认识真理、创新思路、开拓途径。

江西甘于奉献的文化精神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内容。省十三届党代会提出的绿色崛起是江西甘于奉献精神在当代的时代表现。而其内涵,已不再只强调奉献不讲回报,绿色崛起的奉献实际上是为了更加长远的战略发展,今天的奉献是为了明天取得更好、更大的发展,这种理念和逻辑应该大力宣传,让每一个江西人都知晓并为之奋斗,所以, “甘于奉献、绿色崛起”是当今江西奉献精神最好的总结。

2.着力打造全省文化消费中心

大凡人才所趋、财富所至,主要流向以下几个中心: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学术中心、娱乐中心;大凡具有某一中心之称的地区,其文化也相对繁荣。清代来自江浙发达地区的钱泳在其名著《履园丛话》中记载了两则事例发人深省:一则是说雍正间,江西高安的大儒朱轼巡抚浙江,一切以儒家古制规范士民,严禁灯棚、水嬉、妇女入寺烧香、游山、听戏等不合于儒家礼仪的文化活动。因而街市安静,但小民弛担闭门,默默不得意。接朱轼任浙江巡抚的是其学生李卫,他一到杭州,便宣布不禁娱乐,不擒樗蒲,不废茶坊酒肆,一切听从民自便。而社会上歌舞太平,民众对之称赞不已。二则是说苏州,五方杂处,如寺院、戏馆、游船、青楼、蟋蟀、鹌鹑等局,兴盛无比,穷人也因之而获得就业。而一旦令其改业,穷人则必然成为游棍、乞丐、盗贼,祸害无穷。所以,当时有官员说:“人言荡子销金窟,我道贫民觅食乡。”

苏、杭号为“人间天堂”,既是富人的天堂,也为穷人准备了无数的就业岗位和致富机遇;既是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文化消费中心。人们的消费,自然应该包括文化在内的精神消费。否则,消费也就必然是浅层次和低价位的消费。所以,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必须要有高层次文化的支撑,才具有核心竞争力。南昌虽是全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学术中心,但由于在周边区域中,这些中心地位都不突出,所以,萍乡人选择到长沙去娱乐、九江人选择到武汉去消费,上饶人紧紧追随上海潮流、赣州人始终关注广州动向。

正因此种趋势不利于江西的发展,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的战略设想,力求通过龙头昂起带动两翼齐飞的发展局面。这种发展战略趋合江西实际,值得肯定。但也有必要提醒的是,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不能仅就经济增长而言。就经济来说,南昌如今就已经是全省当之无愧的龙头。更重要的是,还必须集全省之力打造南昌的文化核心增长极,使南昌成为全省的文化核心、区域的文化中心,并以此带动江西省的文化建设,这无论对全省文化生态的构建还是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战略性意义。

3.努力培养文化领军人才

宋明时期江西多高层次的领军人物,这些人物一方面奖掖提携了许多江西文化人士,另一方面,他们周围聚集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他们高尚的文行品节又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江西士人,为江西经济发展和文化昌盛提供了人才支撑。

北宋时期江西文运昌盛、明初“朝士半江西”等局面的出现,都与各个时代的领军人物举贤荐能、提携后进及树立标榜悉悉相关。北宋晏殊首开此风。晏殊虽居高位,却以好贤著称,许多名士出其门下,同乡欧阳修即为其中之一。当欧阳修身居高位并为一代文宗后,继承和发扬了晏殊的这种风范,曾巩和王安石受其奖掖颇多。此后,这几乎成为江西籍官员和士大夫之间的一种传统,如曾巩和王安石的深厚交谊、曾几对杨万里的提携,李常对黄庭坚的培养等,都体现了这种精神风貌。明代,解缙在科举上对江西籍士子的照顾,成化时期术士李孜省在沙滩上排演出“江西人赤心报国”的行为,以及在朝廷中直接照顾同乡官员,也都体现了这种传统。正是因为江西籍领军人物这种珍视同乡、举贤荐能的优秀精神,才使江西作家和官员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才能创造出人才辈出的繁荣局面。

每一个领军人物都是某一方面的权威,能够聚集一群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黄庭坚创立江西诗派,吸引和影响了一大批诗人,身旁有众多的追随者和仰慕者。南宋朱熹在南安军白鹿洞书院讲理学,陆九渊在贵溪象山书院讲心学,四方学者纷至沓来,不绝于道,一时江西成为南宋重要的学术中心。而当世两位学术巨擘之间相互的议论辩驳,又促进了各自学说的深化。明代中期,王守仁在赣州讲学,也是四方从学者众,赣州一时也成为学术中心。此外,景德镇“瓷都”地位确立,也是因为长期有陶玉、霍仲初、崔公、壶隐道人和结窑的魏氏等制瓷领军人才;樟树“药都”的形成,也是与许多全国顶尖的药材专家聚焦于此密不可分。

所以,培养和聚集一批文化领军人才是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创新人才工作理念,不拘一格培养、引进领军人才,大胆使用领军人才。要打造先进文化产业和知名文化气场,以产业培养人才,以气场吸引人才;要健全体制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4.大力宣传文化名片,营造文化气场

缺乏文化气场、缺乏本土认同,恐怕是今日之江西与昔日之江西最大的差别。宋明时期的江西,不仅仅是经济发达,同时也是人文鼎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受中原文化影响,魏晋以下,江西儒学之风鼎盛,讽诵之声不绝于耳,这为宋明时期江西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两宋时期,江西人读书的热情非常高,有条件的家庭都希望 “子孙取高科,登显仕”, “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明代。明代江西各地的家族督促子弟学习应举,举家重教、全社会重教,出现了“家孔孟而人阳明”的文化教育兴盛局面,出现了士大夫、风水、江右商等众多文化名片,也使江西出现了庐陵、赣州、临川等全国闻名的文化气场。正是有了文化气场,江西人就有了充分的本土认同和文化自信。这是宋明时期江西经济发达的精神力量。

没有了人文精神,没有了本土认同和自信,经济的发展也将面临着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所以,要高度重视文化气场的营造。挖掘文化精神、打造文化消费中心、培养文化领军人才都是营造文化气场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还应大力打造文化名片。有了文化名片,文化消费中心才能名符其实,文化领军人才才能聚集。江西的儒家文化与异端文化、红色文化与宗教文化、工艺文化与大众文化都曾经是响亮的文化名片,现在,就是需要用创新的观念、先进的科技和群体的自觉,通过官方支持、媒体传播、民间保护、个人努力进一步打造这些名片的知名度,使之成为在区域甚至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名片,实现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江西文化发展
江西银行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爱江西奶奶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