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3-12-18张天星

团结 2013年4期
关键词:党派参政议政民主党派

◎张天星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面临的历史挑战

参政议政是我国各民主党派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职能之一。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是 “长期共存”的价值所在,是 “互相监督”的有效方式,是 “肝胆相照”的显著特点,是 “荣辱与共”的生动体现,也是衡量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地位和作用怎样、自身素质和社会影响如何的最终的标准。如何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是各民主党派正在思考和践行的重大课题。

所谓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指民主党派在我国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并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等形式的参政议政渠道,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参加国家政权与国家大政方针及其有关重大问题协商与决策的政治行为。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 “政治协商”和 “民主监督”职能的拓展和延伸。其基本内容为: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民主党派要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应具备 “五个能力”。即:对重大政治事件及时、鲜明地表达政治态度的能力;参与高层政治协商的能力;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参与决策的能力;反映社情民意的能力;对本党派成员及其所联系群众的利益主张进行理性表达的能力等。

但在推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进程和实践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挑战。主要表现为:

1.单一 “专业”正逐步限制民主党派 “话语权”。民主党派所聚集的专家与学者多数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业部门及非公企业,大多是从事某一领域 (行业、实业)的专业研究。由于缺少对政府和社会公共机构的行政与管理经验,知情渠道缺失或者不畅通的问题尤为严重,这使得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时与相关党政部门相比,缺乏对党政相关第一手资料的掌握,自然民主党派对党政的建议就缺少可操作性,在参政议政时欠缺 “话语权”,多数建议不容易被相关职能部门采纳。

2.速配 “人物”正逐步影响民主党派 “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在年龄结构上正逐渐以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为主;新一代党派 “代表人物”,相当一部分是政治需要 “速配”而成,在党派中缺乏影响力和旗帜性,不仅不服众,而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对执政党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3.应付 “参政”正逐步弱化民主党派 “话语权”。一方面,党派成员积极参政议政,但其所在单位却将 “党”与 “非党”区别看待,对于党派成员为党派工作所付出的劳动 “视而不见”,往往不将党派工作计入本单位考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另一方面,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降低了组织的吸引力;大多数地方组织机关没有编制,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又均为兼职,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兼顾党派工作,这种 “应付式”的参政议政很难让党派机关的工作质量得到保证。

4.新生 “智囊”正逐步替代民主党派 “话语权”。随着社会对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也组建了各种专业研究机构和专家委员会来作为自己的智囊,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新的 “政策咨询”协会,专门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与技术服务。与这些研究机构(协会、专委会)和智囊团相比,民主党派的专家学者在数量和资源整合能力方面都有着一定差距,所提意见和建议很难获得政府足够重视和信任,有的甚至被认为是 “唱反调”,其结果往往是 “冷处理”。

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对策

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特别是中共十八的胜利召开,为各民主党派有效履职指明了新方向,也为各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赋予了新的政治保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党首次提出了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个概念,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重要论述具有里程碑意义,体现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笔者认为,民主党派要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不仅要有理论和实践能力,更要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立场。正如俞正声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式上所指出的那样:政协委员要 “拒绝冷漠和懈怠,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消极主张,拒绝奢靡和一切利用权力或影响谋取私利的行为”。这对民主党派及其成员的履职,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核心在于增强理想信念

一是要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大精神。民主党派要保持政治上清醒和坚定,就必须坚持经常学习、深入学习,坚持用新思想新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民主党派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做到全面深刻学,力求把握历史脉络、时代脉搏、宏观走向和战略布局;把握精髓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穿主线学,强化 “同心”理念,践行 “同心”思想,落实 “同心”行动;结合实际学,不断澄清模糊认识,校正前进航向,规划正确航线;升华境界学,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内化为政治觉悟,外化为行动准则,转化为政治共识,固化为精神纽带,升华为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民主党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使同心更加紧密,同向更加自觉,同行更加坚定;要增进道路、理论和制度共识,增强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坚定道路、理论和制度信念,牢牢抓住政治发展道路这个核心,不断健全包括协商民主在内的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的各项制度,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三是要以强烈的政治使命参与小康建设。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确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增强忧患意识,转变参政议政理念,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带着深厚的感情和科学的态度参政议政,不消极、不松懈、不麻痹,在参政议政切入点和着力点上下功夫,履职尽责,有所作为。要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作为意识、党派意识,找准参政议政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最佳结合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发展上来,努力形成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二、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关键在于创新制度体系

一是要充分利用 “两会”积极参政议政。人大、政协会议,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民主党派一定要充分做好参加 “两会”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好调查研究,撰写好集体提议案。要注重发挥党派成员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提交议案和提案,保证数量和质量,提高采纳率。在政协会议上,民主党派可以本党派名义发言,可以提交集体提案,把党派的调研成果、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地充分地表达出来,充分体现民主党派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反映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展示民主党派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二是要搭建平台创新参政议政形式。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 “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在协商形式上,要积极寻求突破固有格局,完善和创新协商形式,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作用和政府部门、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等多种平台作用,形成 “一渠道多个平台”的框架格局和政治协商、立法听证、民主座谈等多种协商民主形式,推进对施政决策的补济,对信息掌握的补漏,使之成为社会建设性的力量源泉,成为善治的重要途径。要提倡科学协商、理性协商,同中存异、同中化异,力求有序整合,观点大同,让最完善、最有代表性的协商意见得以表达,力求各利益方求得共识、获得共赢。

三是要制定与基本政治制度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按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要求,针对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制定一系列配套的实施细则,力求使参政议政做到内容具体化、职责明确化、工作制度化。首先是要构建结构明晰、内容广泛、层次多元的制度体系和运作程序,切实做到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其次是要细化明确协商的主导、主体、主题,即协商的动议主持者、协商的参加对象、协商的议题内容,在谁去协商、与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什么、协商成果集成运用及反馈上更具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再则是要理顺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互补关系,既要避免某些票决民主中的 “一边倒”现象,又要防止协商民主中 “走过场”、“先有结论、后有协商”的问题。

第三、提高参政议政能力,重点在于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要完善人才机制。人才的发现、选拔、培养对于保持参政议政队伍的稳定至关重要。在人才的选拔上,各民主党派要有科学的选人用人标准,要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程序,大胆选拔能力较强的人才充实参政议政人才库;要加强与党派成员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参政议政工作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要发挥好党派参政议政专委会的作用,及时通报情况、调查研究、研讨问题、专题座谈,甚至委托起草文稿,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作用。既要对党派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人员、实职人员等参政议政中坚力量提出定量的参政议政要求,又要整合本党派内外的人才资源,与党派外的专家学者交朋友,邀请他们参与相关的座谈、调研活动,争取他们的指导与帮助,以便形成参政议政的专家群体。

二是要完善调研机制。扎实的调查研究是做好参政议政的前提条件,各民主党派要建立健全专题调研的选题、审查、立项、验收、成果转化等制度。在参政议政选题上,要坚持紧迫性、可能性和建设性这三大原则,在党委政府 “出题、命题”的基础上,要注重从 “社情民意”中选取重大、热点、难点的社会问题,并结合党派的优势资源、工作重心来确立调研课题;对资料收集、材料归纳、观点提炼的过程,要注重定量与定性、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力求事实准确、观点正确,所提建议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是要完善协调机制。通过加强与执政党的协调,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支持。就党委、政府来说,应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创造宽松有利的条件,确保党派沟通会能定期召开、内容务实、会后能见实效。就统战部门来讲,要切实做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指导、协调与服务,畅通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渠道;就党派而言,要弄明白党委、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思,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参要参到点子上,议要议到关键处”,特别是做好那些党委、政府“想做、不方便做、又适合民主党派做”的工作,如民主党派擅长的 “社会服务”工作,应尽力为党委、政府分忧,以争取党委、政府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最大支持。

第四、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根本在于优化参政环境

一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注重物色和吸纳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加大教育培训、提高工作力度,努力造就一支讲政治、顾全局、会管理、熟悉并热爱党派工作,有社会责任感、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要积极向各级政府、人大、政协以及司法等部门输送推荐合格的参政议政人才,为全面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组织保证。要以政治交接为主线,改善和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参政水平。领导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强化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能力;要增强大局意识、民主意识,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政治坚定、团结高效、朝气蓬勃、勇于奉献的领导集体。

二是要寻求各方支持。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受地位、环境、能力、阅历和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提意见和建议时,有时很难把握到位,因而影响参政议政的效果。所以,民主党派要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必须要加强沟通联系,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要加强与党政部门的联系和合作,拓宽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思路,拓展知情出力的渠道。在新的形势下,参政议政工作涉及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单靠民主党派自身的力量,有时很难高质量完成调研的任务,民主党派在充分利用自身能力优势的基础上,要善于向社会各方借力,服务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通过向专家学者咨询、开设论坛、设立课题组、开展网上调研等形式,整合资源,汇聚智力,把参政议政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各党派要建立 《参政议政评价考核奖励办法》,可探索对课题实行社会化招标,组织专家对课题立项和成果鉴定进行评审、分析、总汇和筛选,以实效性为主要依据对参政议政成果做出客观评价;建立参政议政激励机制,将参政议政列入各级党派组织的考核目标,通过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定期评选的办法,树立典型,对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在物质上,要给予积极参与者一定的经费支持,确保其长久的工作动力;在精神上,应通过会议、媒体,对优秀成员进行表彰、宣传,并拓展优秀党派成员的政治发展空间,进一步激发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热情。

综上所述,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工作的生命线,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彰显生机和活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推进参政议政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进程。我们深信,在中共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不懈探索,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猜你喜欢

党派参政议政民主党派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党派我来的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精英模式研究
民主党派 工商联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三大特别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