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1—2012年度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简报

2013-12-18肖正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扬麦全生育期赤霉病

肖正华

(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营销部,江苏泰州 225311)

2011—2012年度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引进5个小麦新品种在公司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生产比较试验,通过观察各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丰产性和抗逆性,为筛选适宜江苏泰州地区种植的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安排在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的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土壤为黑粘土,肥力中等偏上,试验地前茬为粳稻。

1.2 参试品种

扬06-164、宁05-551、科丰1号、宁6E123,扬麦11为对照。

1.3 试验设计

各参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重复两次,小区200.1 m2,小区四周设计1.0 m保护行,保护行采用同品种延伸种植。

1.4 肥料及病虫防治管理

基肥施45%高效复合肥30 kg/667m2;苗肥尿素15 kg/667m2;拔节肥用45%高效复合肥15 kg/667m2加尿素5 kg/667m2。2012年3月下旬和4月上旬防纹枯病、红蜘蛛、蚜虫各1次。

1.5 2011—2012年度试验期间气候概况和特殊气候因素对试验的影响

2011—2012年度小麦生长期间总的气候特点是积温偏少,降水偏多,日照偏少,穗数较往年增加,抽穗扬花期阴雨天较多,赤霉病和纹枯病发生偏重,千粒重低于常年,产量总体略低于往年。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产量

成熟时每个品种分别取样考种并实割产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实割产量最高的是宁05-551,产量472.7 kg/667m2,其次是扬06-164,产量453.2 kg/667m2,其它依次为科丰1号(451.0 kg/667m2)、宁 6E123(448.7 kg/667m2)、扬麦 11(CK、441.2 kg/667m2)。各参试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分别是扬06-164增产2.72%、宁05-551增产7.14%、科丰1号增产2.22%、宁6E123增产1.70%(表 1)。

2.2 生育期

生育期最长的是扬06-164,全生育期207 d,比对照长3 d,其它依次是宁6E123和科丰1号,全生育期206 d,比对照长2 d,宁05-551全生育期205 d,比对照长1 d,对照扬麦11全生育期204 d(表 1)。

2.3 农艺性状

参试品种平均有效穗30.88万/667m2,其中宁6E123最高为32.7万/667m2,宁05-551和对照扬麦11为29.0万/667m2。参试品种平均千粒重为39.65 g,对照扬麦11为40.89 g,科丰1号最高为42.34 g,宁6E123最低为34.33 g,其它扬06-164为38.86 g,宁05-551为41.83 g(表1)。

2.4 主要抗性

各参试品种都不同程度的感染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由于特殊的天气特点,尤其赤霉病的感染比较严重,其中扬06-164最严重,田间发生率在60%,宁6E123感染最轻,田间发生率在20%,对照扬麦11田间发生率40%,宁05-551田间发生率50%,科丰1号田间发生率40%。各参试品种田间纹枯病感染最重的是科丰1号,田间发生率为40%,白粉病田间都轻微发生。另外各参试品种抗倒性均一般。

表1 2011—2012年度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

3 品种简评

3.1 扬06-164

产量453.2 kg/667m2,位居试验第2名,比对照增产2.72%。该品种为春性,熟期比对照扬麦11迟3 d,全生育期207 d,株高77.7 cm。田间出苗好,幼苗直立,叶色中等,分蘖力中等,每株平均成穗1.72个,有效穗31.2万/667m2。抗寒性较好,冬春冻害较轻。株型半紧凑,穗纺锤型,小穗排列较松散,穗长7.6 cm,每穗上有19.8个小穗,实粒数38.9粒,籽粒大而饱满,千粒重38.86 g,长芒,白壳,红粒,粉质。各生育期长势较好,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一般,穗层整齐,后期熟相好,田间白粉病、纹枯病和梭条花叶病发生轻微,赤霉病发生较重。

3.2 宁05-551

产量472.7 kg/667m2,位居试验第1名,比对照增产7.14%。该品种为春性,熟期比对照扬麦11迟1 d,全生育期205 d,株高87.8 cm。田间出苗好,幼苗直立,叶色淡,分蘖力好,每株平均成穗1.6个,有效穗29万/667m2。抗寒性较好,春季发生轻微冻害。株型较松散,穗纺锤型,小穗排列较紧凑,穗长8.8 cm,每穗上有17.9个小穗,实粒数40.3粒,籽粒大而特饱满,千粒重41.83 g,长芒,白壳,红粒,半硬质。各生育期长势好,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一般,穗层较整齐,后期熟好,田间赤霉病和梭条花叶病中等发生,白粉病和纹枯病发生轻微。

3.3 宁6E123

产量448.7 kg/667m2,位居试验第4名,比对照增产1.70%。该品种为春性,熟期比对照扬麦11迟2 d,全生育期206 d,株高79.6 cm。田间出苗好,幼苗直立,叶色深,分蘖力好,每株平均成穗1.86个,有效穗32.7万/667m2。抗寒性一般,冬季和春季发生轻微冻害。株型半紧凑,穗纺锤型,小穗排列较松散,穗长7.8 cm,每穗上有18.1个小穗,实粒数39.7粒,千粒重34.33 g,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各生育期长势较好,茎秆弹性好,抗倒性一般,穗层较整齐,后期熟相中等,田间赤霉病较轻发生,纹枯病和白粉病发生轻微,无梭条花叶病发生。

3.4 科丰1号

产量451 kg/667m2,位居试验第3名,比对照增产2.22%。该品种为春性,熟期比对照扬麦11迟2 d,全生育期206 d,株高79.4 cm。田间出苗一般,幼苗直立,叶色深,分蘖力中等,每株平均成穗2.01个,有效穗32.5万/667m2。抗寒性较差,冬季和春季田间都发生中等冻害。株型紧凑,穗纺锤型,小穗排列紧凑,穗长7.7 cm,每穗上有16.6个小穗,实际粒数37.4粒,籽粒大而饱满,千粒重42.34 g,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各生育期长势较好,茎秆弹性好,抗倒性一般,穗层较整齐,后期熟相中等,田间赤霉病和纹枯病中等发生,无白粉病发生轻微,梭条花叶病轻微发生。

3.5 扬麦11(CK)

产量441.2 kg/667m2,位居试验第5名,该品种为春性,全生育期204 d,株高83.3 cm。田间出苗好,幼苗直立,叶色深,分蘖力中等,每株平均成穗1.63个,有效穗29万/667m2。抗寒性好,基本无冻害。株型较松散,穗纺锤型,小穗排列较松散,穗长7.5 cm,每穗上有19.5个小穗,实粒数39.2粒,籽粒大而饱满,千粒重40.89 g,长芒,白壳,红粒,半硬质。各生育期长势较好,茎秆弹性中等,抗倒性一般,穗层整齐,后期熟相好,田间赤霉病和梭条花叶病中等发生,白粉病和纹枯病轻微发生。

猜你喜欢

扬麦全生育期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扬麦系列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及育种启示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安徽不同生态区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差异分析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2016年靖远县春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湖南省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4)
小麦赤霉病的控制处理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