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A和腕带身份识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3-12-18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3年1期
关键词:腕带体温护士

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温州,325400 )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计算机在护理领域已广泛应用,很多医院已建立了自己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它的先进性、科学性使复杂的护理工作更加简捷[1]。其中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应用较多,它是以无线网络连接到护士工作站的电脑主机,实现信息共享,它用于收集数据、跟踪工作量、记录治疗效果,可以随身携带,小巧、轻便,操作简单易行。我院从2011年引进PDA系统和腕带二维码身份识别系统,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现将使用PDA前后护理工作对比分析介绍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本科室的PDA设备共4台,每位患者入院时计算机自动打印带有二维码身份识别功能的腕带。研究对象是从2011年~2012年经临床确诊、入住的糖尿病患者。

1.2方法

10名本科室临床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入院时,每位护士需用PDA系统、腕带身份识别(PDA组)和常规人工方法(常规组)进行的临床护理工作计时,包括:绘制体温单、书写护理文书和药物核对执行的所需时间,每位护士均完成5例患者,记录她们所需的时间。

1.3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数据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α=0.05 为检验水准,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PDA组和常规组在绘制体温单所需的时间有差别(t=31.797,P<0.01),在书写护理文书所需的时间亦有差别(t=23.756,P<0.01),在药物核对执行方面时间也有明显缩短(t=22.654,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绘制体温单、书写护理文书和药物核对所需时间比较Tab.1 Drawing temperature chart, writing nursing documents and drug checking the time required for comparison

2.2我科在2011年份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差错共有6起,其中包括重复输液1次,发错药物2次护理生命体征记录错误3次(均经护理质控及时发现未造成不良后果)。而从2012年开始我科使用PDA系统后至10月份未发现临床护理差错事件。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采集体温、脉搏、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并绘制体温单是护士每日必须执行的基本护理工作内容,且具有执行的频率高、技术含量低、耗时费力等特点。应用PDA后,护士到临床采集体征数据时,可以将随时采集到的数据记录到PDA系统中进行同步保存,然后通过无线实时方式,将所有的数据快捷准确地传输到护士站台式电脑,同时将采集数据的时间和采集人的相关信息记录到数据库(HIS),可以避免转抄的错误[2]。体温单的表格可以由系统根据回馈的数据自动生成,在需要时进行打印归档。在本研究中PDA组和常规组在绘制体温单所需的时间有差别(t=31.797,P<0.01),大大的节省了很多时间,简化流程,提高正确性,节省了纸张等耗材。

护理记录,也是比较耗时、繁琐的工作。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常规记录过程是先记录在同一张纸上,之后再转抄到正式的护理记录单上,或者凭借个人的记忆首先记录在脑海中,然后再找个时间补记录。采用PDA进行电子记录方式后,可以在患者床旁边观察边动态进行护理记录,输入患者某个时间的出入量和引流量等数据后,系统会自动进行统计,保证了记录的连续性和真实性,能够实现医疗各个环节信息的实时存取[3]。数据上传后,由系统自动生成护理记录单,并随时打印归档。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在书写护理文书所需的时间亦有差别(t=23.756,P<0.01),明显缩短书写时间,有统计学意义。

在药物核对执行方面,本研究提示PDA能迅速做到准确,快速完成这方面工作(t=22.654,P<0.01),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方法,先要去看哪床患者、年龄、住院号,核对腕带信息,共有多少药物和医嘱未执行,还有核对药物剂量和医生医嘱是否一致,流程太繁琐。应用PDA后,只要扫描输液瓶上的信息和患者腕带的信息,就能知道患者输液,服药是否准确,还可知道还有多少药物未执行,或是否执行完毕等等,大大的优化了执行流程,而且减少了护理输液的差错事故的发生[4]。

另外,在护理医嘱执行,PDA可以减少手工抄写医生医嘱、核对医嘱带来的大量时间; 在数据和信息共享,自动生成交班内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当然PDA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持,网络速度及护士对软件操作熟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有时数据信息的及时更新不能得到保证,护士操作可能出现失误,录入错误的数据信息,因此需要加强护士使用培训和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促进了医院护理管理科学化、正规化的进程[5],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PDA和联合腕带身份识别可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临床医疗差错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1] 庞永慧,吴日英,马从凤,等,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前后护理工作对比分析[J].广西医学,2004,20(6):888-889.

[2] 李素红,任爱玲,薛晓英,等.PDA与移动护士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与发展[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1):87-90.

[3] 钟俊华,陈金雄,王浩宇,等.无线临床护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0):5-7.

[4] 候玲玲.浅谈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96.

[5] 黄丽芬,陈金雄,黄平.基于NET的移动护士站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院,2007,2(9):34-36.

猜你喜欢

腕带体温护士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一种新型新生儿腕带在新生儿身份核查中的效果观察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PDA系统及二维码腕带提高PICU患儿输液安全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