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一个有自治能力和负责任的社会

2013-12-18谢阳举

团结 2013年1期
关键词:管理

◎谢阳举

(谢阳举,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责编 刘玉霞)

重新认识社会管理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就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5月30日再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十八大报告更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足见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加强中国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建设?个人认为,这有深刻而现实的原因,反映出中国政治领袖对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状及趋势的恰当把握,是对国外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经验的借鉴,也是对社会学理论,特别是社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恰当运用。如果严厉一点看,也可以说,反映出中央对当前社会管理工作不能充分适应社会变迁格局和动向的一种反思、一种批评、一种期望!

在我国,很长时间以来,社会建设比较模糊,社会管理 (socialmanagement)和社会建设从理论上缺乏明确而完整的界定。在实践上,社会管理只是作为某些附属性工作存在,社会建设没有被摆到战略部署的地位。名曰“社会管理”,实际上没有多少社会性内涵和特色。我国学术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关注这一课题,目前已经积累了若干理论成果。社会管理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管理和 “公共管理”意思相近,指的是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NGO)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公共事务的管理。狭义的社会管理,是针对政治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等而言的,一般指对政治和经济管理事务之外的、其它有关公共事务的管理,它体现出对公民社会、政府和市场三个不同领域的区分,合乎公民社会发展趋势。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内涵和外延也有区别,社会建设是目的所在,社会管理是发展文明成熟社会的途径。从社会管理到社会建设的提出,体现了对社会本体及其存在认识的深化。

社会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我国当下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更是如此。我们需要对其给予重新认识,并且要凭借改革的利剑,坚定地走出社会管理工作的认识误区,认清社会管理工作的积极意义。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复杂性系统,不能简化为政治和工商实体或事物。一定时期以来,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主体中,一方面,我们没有给予社会应有的独特地位,不承认社会自治逻辑,耽误了社会实体自我完善的进程。许多人畏惧混沌和差异,强调社会的高度一律化、片面同一性,一统到底,机械地行使一刀切思维,其结果,社会活力和自治能力不断流失、衰微乃至社会躯体枯萎、机制堵塞。另一方面,社会管理当然要尊重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可是某些人与国民日常生活离心离德,畏惧所谓组织外的组织,没有自信心,不肯做复杂细致的工作,看不到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及其可引导、可管理的特点,所以社会管理工作流于那种被片面化扭曲了的意识形态化思维、政法化思维,其结果即使不使自己和社会对立起来,至少也是有脱离社会的风险。

社会管理的创新,首先就是要走出过去包办一切、严控社会组织的误区,有步骤地让社会管理社会。社会何其大,问题何其多,有其自发性机制,需要自组织功能,不存在万能的政府,不存在能尽知天下委屈、洞悉一切变化的高思维、绝对智慧。一个有自知之明的政府,不能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只见足迹而罔顾大地,满足于政治和市场管理,也无法成立覆盖方方面面、无穷无尽、不断臃肿下去的行政化管理部门。即使那样做,也还是挂一漏万、顾此失彼、捉襟见肘。而社会机体却具备日常的自我存在及完善能力,值得我们珍惜、引导和利用。

社会是一个国家的本体,是根基。社会管理虽然有别于政治、经济等管理,然而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前二者。社会自有其独立存在和运动的规律。尊重社会特点的社会管理,有益于社会健康稳定,有益于社会自发性整合和发展,有益于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开发,有益于社会自治、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社会管理还有超出自身的意义,因为社会组织不仅可以直接解决社会问题,而且能生成新的社会价值观,创造新兴的机制和制度,也就是说,社会组织既是社会文明的结果,也是社会文明新种子的育种机。

吸收世界经验

社会管理的发展属于人类共同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放眼全球,向人类文明史取经,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国情,吸收并采纳世界上成功的社会管理经验。

在西方,早期资本主义曾经像千疮百孔的大船,可是它为什么没有沉没灭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管理及时地消化了内部矛盾,对其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相对应,资本主义的社会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政府有限社会管理阶段,这是自由竞争时期的社会管理。这个时期流行的价值准则是古典自由主义,基本精神是信奉自由之上或自由与功利兼顾。工业革命以后,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以自由放任作为应对长策,谨守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和环境的职能,较少直接干预市场和私人生活领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和需要下,社会自治成了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这一点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管理在特定阶段的一条原则性经验,且逐渐得到法权系统、社会认知整合及价值体系很强的支撑。

接下来到了全面或福利国家社会管理阶段,时间约相当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从19世纪开始,西方理论家就特别注重社会研究。这个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两次科技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遭遇过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英国出现了凯恩斯学说,美国出现了罗斯福新政模式,国家干预加强,干预力量也比较大,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乘势而上,主要表现在加强社会福利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但其后果是,政府机构日益膨大,成本惊人,效率低下,而且长期干预难以为自由资本主义价值传统和社会力量所接受。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社会管理的改革,西方社会管理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例如,社会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社会组织大规模发展,很多社会组织更多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去,甚至成为显著的政治力量,有些组织例如女性主义社团、环境保护社对解决很多政府无力完成的难题发挥了重大作用,有些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对国际政治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社会管理机制、法规等也出现了新的趋势,例如引入企业机制,扶持社区共同体回归和自治等。另外,20世纪末兴起的社群主义对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社会观提出的批评,也为西方新阶段的社会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我国的社会自治能力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尤其要善于学习,吸收西方社会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制度,另一方面,还要充分估计社会管理创新任务的艰巨性,这需要我们掌控社会管理的历史阶段性特点,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既要释放社会自身的积极能量,又要进一步创新管理途径。

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工作的途径

1.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没有好的社会管理,社会组织将是盲目的。然而,没有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只能是空洞的外壳。我们目前的事实是,社会组织十分匮乏,而且层次和能力不容乐观。有鉴于此,当前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首先要让社会组织成长繁荣起来,逐步成熟起来。我们面临着很多社会冲突和危机,而且它们是千变万化的。解决各种社会问题,需要身在其中的各行各业群众的行动,光靠政府是难以胜任的。打个比方,一对眼睛、耳朵,一双手,能看多远?能听多少?能做多少?必须利用千千万万对眼睛、耳朵和双手,也就是说要善于利用社会力量来解决问题。很多问题,性质是社会性的,例如环境保护、社会风气、社会救助、突发事件等,如果不让社会自行发挥作用是很难以搞好的,应该给予社会组织更大的发展和活动空间。当前可以优先培育和规范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健康、公益服务、慈善救济、社区维权、思想库等社会组织。当然,为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社会管理部门可以组织评定,提高规范度。

2.政府从包办一切的重负中解放出来,真正为社会组织服务,扶持社会组织发挥功能。社会管理主体需要从国家唯一主体向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主体并存协同管理转变。社会管理的最高宗旨是发展社会自治能力。发展社会自治能力的关键,在于让人民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让他们能自己做主解决自己的难题。不让社会参与,其结果只能是人民越来越流于被动、依赖、冷漠、无能。

为此,政府和社会管理服务需要首先在两方面加以改善:一是简化社会组织的登记、年检手续,转变工作作风,深刻认识社会管理工作的政治意义,承担起岗位责任。对此,必要时可以征求社会评价、中介评价、舆论评价予以干预。二是政府应有实质性的作为。要建立稳定规范的制度,完善社会组织竞争市场,向社会组织提供必要的信息,与社会组织之间建立起决策咨询的纽带和通道,可以投入资金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政府还可以利用新兴高科技技术,创新为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提高自身服务效率。

3.完善法规和体制。社会管理包罗万象,社会组织千奇百态,二者都是双刃剑,办得不好确实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社会管理必需有应对的措施,即规定底线,制定规则,要立法。法律化是社会管理走上正轨的 “高速公路”和 “交通规则”。这方面的工作还必须及时,且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在法治化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机制。社会管理还要注意民间团体信用的管理,可以实施社会团体信用记录卡和准入制度,扶持与淘汰并重。

由社会自治达到社会管理,在中国有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基础。老子曾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是中国非常早熟和深刻的社会自治与社会建设思想。战国以后历代道家不断论证和完善了顺应自然、因任天下、无为而无不为的社会自治思想体系。儒家教人行己有耻、践履仁义,在社会管理的伦理意义的阐释方面也有丰富的论述。《管子》是中国一部社会政治百科全书,书中集中体现了中国先秦在社会管理思想和机制方面的实际成就,在此不拟繁议。

我们相信,社会管理对当前的社会和谐和长远的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价值,中国的社会管理理应长足发展、承担起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建成一个有自治能力而高度负责任的社会。我们一定能够建成一个有自治能力而负责任的社会。只有这样,才能预防潜在的社会风险于万一。

猜你喜欢

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造价超预算预防管理研究
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协调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