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肖邦《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中的民族情感与民族风格

2013-12-17刘高扬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舞曲大调肖邦

刘高扬

(四川文理学院 音乐与演艺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0 引言

19世纪的欧洲,随着民族运动的高涨,产生了各种民族乐派.这些民族乐派大力发展本民族的音乐,并与争取民族自由、独立的政治运动紧密联系,其中,波兰的民族乐派尤为突出,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肖邦.虽然肖邦大半生都背井离乡,但他却把对祖国的多重感情和本民族的特性全都用音乐诠释出来,并贯穿于他的整个生命历程,就像俄国的文学家及哲学家别林斯基所描写的那样,“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由于他的苦难和幸福都是在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深深扎下了根”.[1]

1 波兰音乐文化与肖邦

波兰音乐是欧洲斯拉夫民族最古老的音乐文化之一,最古老的波兰民歌常常是五声调式,其旋律、节奏、曲式方面都是相当原始简单.由于西欧天主教的教会音乐在10世纪以后开始传入波兰,古代教会调式以及后来的大小调式也随之渗透进来,这对波兰的民间歌曲形成自己的特点逐渐产生了影响.波兰人民热情、善良、勤劳、善舞,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舞蹈与民间歌曲紧密的结合起来,以致大多数民歌旋律就是舞蹈曲调,这是波兰民间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到了16~17世纪,波兰的马祖卡舞曲、波洛奈兹舞曲基本定型,并形成以下重要特征:三拍子占多数,而且重音常常从第1拍移到第2拍或第3拍上来,如马祖卡舞曲、克拉科维亚克舞曲、奥别列克舞曲等;曲调常有较大幅度的跳动,大调式居多.这种模式一直渗透到肖邦后来的玛祖卡和波兰舞曲中.

肖邦在波兰被视为神童,6岁开始学习钢琴,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7岁时便创作了他的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体现出肖邦不同寻常的即兴创作能力和对本土民族音乐的敏锐感悟和强烈兴趣.8岁的肖邦在一次慈善音乐会上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茨的作品,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文艺沙龙,进一步置身于波兰民族文化氛围中.1822至1826年,肖邦师从约瑟夫·艾尔斯内(1769—1854年)学习音乐理论、钢琴演奏和作曲,这时的肖邦已深受波兰民族音乐的影响,在他的作品里时时都能感受到奔放、热烈的民族气息.1830年波兰爆发了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在父亲、朋友、老师的极力劝导下,1831年,肖邦忍痛离开波兰移居到了法国巴黎,从事演奏、教学和作曲,并以此作为主要工作和经济来源.由于教学和演奏带来的收入使肖邦在经济上比较宽裕,有了更多的时间访问交流,与当时的著名诗人缪塞、巴尔扎克、海涅,画家德拉克罗瓦,音乐家李斯特、费迪南·希勒等交往甚密,并互相学习和切磋了音乐技艺.肖邦虽然大半生漂泊异乡,但无时不在想念祖国,为祖国的每次战斗呐喊,为祖国的每次失败痛心、悲愤.并且始终将波兰的民族音乐作为火炬播向整个欧洲以至全世界,以表达热爱祖国、热爱自由、热爱和平的博大情怀,为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

2 波兰舞曲

波兰舞曲又被译为波洛奈兹、波洛内兹或波洛涅兹,是一种3/4拍子,中等或偏慢速度的舞曲,起源于波兰.最初是贵族们携其女伴,伴着音乐的一种有节奏的行进舞曲.1574年,波洛奈兹正式诞生于波兰国王——安茹王朝享利国王的王宫中,并在一种硬朗、尚武的气氛中茁壮成长.它成为一种政治舞蹈,还有人曾专门为它填词.关于“波洛奈兹舞曲”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最早起源于武士凯旋的舞蹈,另一种说法是最早产生于民间的家庭舞会.它大约每四分之三米一步,重音落在每小节的第二拍上,在肖邦之前,波兰舞曲和瑞典的波尔斯卡舞曲(polska)很相似,有很多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两种舞曲是同出一源.在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巴赫、泰勒曼、莫扎特等作曲家都曾创作过波兰舞曲,这一时期的波兰舞曲比较慢,节奏平稳.

肖邦一共创作了17首波兰舞曲,以“军队”和“英雄”最为著名.肖邦的创作是在波兰最古老的一种舞曲上进行借鉴,提用民间的一些音乐素材进行创新和发展,将这种三拍子舞曲演变成庄严、节奏稳健、在乐段结束时常常有固定节奏型的华丽而雄壮的钢琴独奏曲.[3]其织体浑厚坚实,和声密集有力,通常是三段体或者回旋曲式,从而使这种体裁获得了宏伟、辉煌的性质,很好的展现了波兰民族的题材风格,发扬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也是肖邦民族意识和情愫体现最为强烈的体裁.也恰恰彰显了肖邦的民族情结和民族情怀.

3 肖邦《“军队”波兰舞曲》中的民族情感与民族风格探析

3.1 《“军队”波兰舞曲》的创作背景

历史上的波兰多灾多难,18世纪末,波兰被奥地利、普鲁士德国和沙皇俄国瓜分后,从欧洲地图上消失长达100多年之久.19世纪,正当现代的欧洲国家和民族形成的时候,波兰人民没有自己的独立国家.然而,在这整个时期内,波兰人民并没有放弃争取重新独立的斗争,曾多次组织武装起义,可惜,十一月起义(1830-1831)以及一月起义(1863-1864)均以失败告终,这加深了民族灾难,但另一方面却促进许多激励爱国主义的文学和音乐巨著产生,密茨凯维奇、肖邦和斯沃瓦茨基等的作品就是其例.

《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作于1838年,当时在法国巴黎的肖邦28岁,经济上比较宽裕,感情上比较稳定和幸福;同时长期和著名音乐家李斯特,诗人缪塞、巴尔扎克、海涅,画家德拉克罗瓦等交往,文化底蕴更加深厚;音乐写作技艺也不断进步,成熟,由于离开祖国有七年之久,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思念日趋强烈,为了号召和响应波兰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而进行不懈斗争,挥笔写下了这篇伟大的宏伟巨作,它更是一篇充满战斗性、英雄性、号召性的波兰民族檄文,他把波兰音乐素材加以提炼、创新、运用、发展,以斩钉截铁的节奏和朝气勃勃的音调,体现了波兰人民这支军队果敢、尚武、顽强、敢于斗争的英雄民族精神,更是渴望祖国斗争取得胜利的强烈愿望表达,体现了肖邦炽热的民族情感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3.2 体现在节奏中的民族情感与民族风格

《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以坚定、果断、铿锵有力的节奏展现了波兰人民的战斗精神和极具军队形象的英雄气质.A段二十四小节都运用了附点四分音符加一个十六分音符或三连音的方式,模仿军队行进时军鼓敲击的声音,节奏密集、铿锵有力,塑造了波兰人民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形象.同时大量的附点节奏为音乐增加了无尽的动力和无穷的力量.见谱例1.

图1 谱例1

B段三十六小节,依然运用了规整的推进型军队行进节奏,这种节奏型一直漫洒在波兰舞曲中,描写了波兰的勇士们那强健的体魄、豁达的胸怀和深刻而动人的虔诚,闪烁着骑士般的精神.[4]其取材来自波兰民族民间的节奏,前八后十六紧接着四个八分音符的律动给人一种向前推进的感觉,描写了波兰武士不畏艰险勇敢前进的坚定信心,见谱例2.

图2 谱例2

这种节奏一直出现在左手,并且长达三十二小节,给人一种强烈推进的感觉,展现了波兰武士不畏艰险勇敢前进的生动画面.像这种固定型的节奏公式都基本贯穿于整个波兰舞曲中,体现了肖邦对波兰民族的素材取之于民表现于民.

然后中间出现了三小节的二分音符颤音加双手的三十二分音符,见谱例3.

图3 谱例3

双手同时奏出二分音符的长颤音制造了一种紧张、压力、喘不过气的紧迫感,犹如硝烟弥漫的战斗厮杀前的场面,紧接着又用双手同时奏出四个三十二分音符好像军队前进的步伐,表现了波兰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自由,在残酷、凶险的战争面前绝不退缩、视死如归的决心.

3.3 歌唱在旋律手法上的民族情感与民族风格

从《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旋律来看,具有尚武、奔放、热情、宽广如歌的特征,其中最根本的是富于战斗性和歌唱性.A段主题旋律采用了A大调,一开始就通过附点从主音到属音上,马上又接音阶上行到中音,并且在严格三拍子的舞曲中展开,是一种不失波兰民族舞蹈性的战斗性旋律(见谱例1).这种方式的旋律进行常建立在自然音节的进行和民间雕饰的基础上,在早期波兰人民日常生活中已经出现这种易唱、易记,而且铿锵有力的曲调,肖邦在他很多作品中如《英雄》波兰舞曲、《玛祖卡》、《叙事曲》都运用了这种民间的音调,这也正是波兰民间民歌的特征.

B段转到D大调上,旋律更富有歌唱性.在主音D到属音A的旋律进行中,不但力度丝毫没有减弱,反而从很强发展到极强,右手提高八度的演奏,嘹亮、震撼,犹如冲锋前的军号声,更是多了很多同音反复的旋律模式.这种号角般的声音(见谱例4)正是肖邦内心世界的呐喊,对人民斗争的号召;颤音的出现为旋律增加了紧张度,但依然没有脱离三拍子的波兰舞曲形式,而从头到尾的左手全部引用了波兰民族的音调和典型民间素材,在左手规律的伴奏推动下使旋律更加宽广而深长、雄浑而激昂.就像索洛甫嗟夫所描述的那样,“在肖邦的音乐中,民间的根源表现得最清楚的恐怕要算旋律了”.肖邦就是把本民族原有的民族音调通过提炼、加工、发展运用到其音乐中,使旋律更加精炼、奔放、易唱、富有歌唱性和战斗性.

图4 谱例4

再现段再现了主题段的旋律音调,把人们重新带到乐曲开始部分的战斗场面,其中不乏模进、转调的手法,但始终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真挚、朴实、热情和勇武等性格因素.

3.4 贯穿在结构和材料发展上的民族情感与民族风格

第一部分A大调(八小节).肖邦在乐曲主调上用了四小节双手八度,左手一直在主音A上做节奏变化反复,塑造了乐曲坚定、雄伟、庄严、英雄品格特性.第五六小节上行三度模进,材料发展到了升C音上,这种在原来节奏上出现的新音调使得乐曲有新的色彩,同时又保留了音乐的动力.这也是肖邦心中渴望的军队气质,英雄形象.七八小节回到A大调,采用了欧洲传统的写作方式V7—I的终止,表现了整个乐曲的动机发展走向和民族调式的体现及运用.

第二部分B(八小节),音乐转到 B大调上(四小节),舞蹈性更加突出,见谱例5.

图5 谱例5

犹如一群凯旋的士兵欢庆胜利的舞蹈场面,紧接着又是低声部的同音反复,这种呐喊般的声响仿佛是对士兵们舞蹈还没结束又要准备战斗的描写,表达了肖邦急切而热情、时时为祖国担忧的心境.接下来与A部分一样音乐出现上行三度模进转到升D音上,出现新的色彩和音调,但是力度却变为很强,不同的音调、色彩、力度表达波兰人民随时准备战斗的决心.

第三部分完全再现了A部分(八小节),让调性游离的音乐和主调调性重归统一,回到主题上,紧紧抓住人们的心弦,再次坚定音乐的性格.

B部分(三十六小节)是全曲的发展,是音乐材料在主题基础上的展开.

第一部分(十六小节)开始 D大调 (四小节),右手旋律变得宽广、有歌唱性,一个二分音符(主音)接一个四分音符(属音)再跟一个八分音符(主音)的下行句子模仿了圆号的辉煌音色,表达了士兵们的宽广胸襟,雄伟气魄;接下来音乐转到b小调上,色彩略显柔和暗淡,仿佛诉说着将士们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同时也是对家乡美好前景和自由生活的渴望.然后通过反向八度把音乐又推向主调D大调上,并且提高八度,斗志更加坚定,情绪更加激昂,再次把人们从怀念、思索、渴望中拉回来,坚定了为了自由而坚决战斗的强大决心.肖邦在这段音乐里的上行模进写法采用二度关系层层递进,一种紧张的氛围愈演愈烈(见谱例6),描写了一幅开战前的紧张画面.

图6 谱例6

第二部分(八小节)音乐进入更加激烈的情绪,长颤音模仿军鼓滚奏(见谱例3);双手八度模仿嘹亮号角;二三度关系层层递进描写军队前进的步伐.整个音乐节奏鲜明并保持波兰民间音乐的基本节奏特点,旋律铿锵有力,构架清晰,音乐材料除在主音和属音上交替进行外,还在上属调作音乐发展,大量运用重属七和弦,不协和的强烈音响和宏大的交响诗紧紧结合在一起,刻画了一副生动、雄壮的战斗场面.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全再现,音乐回到A大调上,与主部遥相呼应,最后以斩钉截铁属到主的和弦完满结束,进一步表达了肖邦深盼祖国早日统一,人民重获自由的强烈愿望.

综上所述,肖邦在《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中,不仅体现了民族情感还体现了民族风格的特征,他将波兰民间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并且赋予了战斗性、英雄性、舞蹈性和戏剧性,运用波兰音乐素材加以提炼、创新、运用,发展刻画出极具“军队”气质的波兰人民这一英雄形象,并在较短的篇幅内完美的展现了自己对波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表达了他对本民族文化及人民的热爱.肖邦在音乐中结合了本民族的舞蹈、旋律、节奏、音调等特征,成就了最具波兰民间乡土气息的《波兰舞曲》及《玛祖卡舞曲》,尤其是《A大调“军队”波兰舞曲》,这篇宏伟巨作,表达了肖邦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及忧虑,对英雄业绩的追忆与歌颂,对波兰人民斗争的鼓舞,以及对民族胜利的深切期望,并成为他后半生抒发内心情感的主要内容.[5]肖邦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一样,都根植于波兰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土壤之中,并与波兰民族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体裁都是从不同角度分别反应了本民族的历史和民生习俗,从而铸成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朽篇章,他把心脏留给了波兰,把爱倾洒给了祖国,把音乐留给了世界.

[1](苏)A·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M].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1

[2]胥必海.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4-7.

[3](匈)弗朗茨·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M].张泽民,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5:54.

[4]韩秀坤.谈肖邦音乐的民族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6):71.

[5]段志敏.民族音乐的光辉典范——试论肖邦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及其对民族乐派的影响[J].作家,2009(4):26.

猜你喜欢

舞曲大调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冬的舞曲
瑶族舞曲
G大调随想曲
肖邦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肖邦故园,在谁的心里——我对《肖邦故园》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