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活检在周围神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及与电生理检查相关性分析

2013-12-17胡宪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轴索髓鞘神经病

胡宪忠

河南罗山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罗山 464200

神经活检是诊断周围神经疾病的一项传统方法,通常用于临床或其他实验室检查定性困难者,对判断周围神经损伤及预后转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类遗传性、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临床研究的深入,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周围神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范围也日渐广泛[2]。为准确评价二者在周围神经疾病定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本文对12例不同病因的周围神经病患者分别进行了腓肠神经活检、神经电生理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07-2012-10我院收治的12例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15~66岁,平均45.6岁,病程1~10个月。全部病例均行腓肠神经活检及神经电生理检查。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常规问询病史并进行免疫指标、肿瘤、空腹血糖等实验室检查。首先采用NeuroExam M-800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常规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检测指标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全部患者均行一侧腓肠神经活检,手术取约1cm 左右标本,10%甲醛固定后送光镜和电镜检查,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刚果红染色、锇酸固定的髓鞘碱性蛋白染色检查等。根据电生理检查与神经活检结果对轴索、髓鞘损害进行区分,统计电生理检查与神经活检诊断的符合率[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电生理检查与神经活检结果 电生理检查结果提示异常9例,包括轴索损害/轴索损害为主伴髓鞘损害4例,髓鞘损害/髓鞘损害为主轴索损害5例,其中仅2例检查为单纯髓鞘损害或单纯轴索损害。而神经活检结果则提示11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髓鞘碱性蛋白(MBP)脱失或神经纤维(NF)脱失,即髓鞘或轴索损害,另检出间质病变3例。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12例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电生理与神经活检检查结果

2.2 神经活检前后诊断的一致性 经神经活检诊断后,病例1(初诊多数性单神经病,神经活检诊断多发性周围神经病)、9(初诊后组脑神经病变待查,神经活检诊断后组脑神经起病伴周围神经损害)、10(初诊后组脑神经病变待查,神经活检诊断后组脑神经起病伴周围神经损害)的病因诊断得到了补充或修正,第3、4例初诊未明确病因的患者得到初步诊断,其余7例诊断结果前后一致。神经活检前后的诊断结果比较提示,神经活检对于周围神经疾病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有3例,其余9例也均起到了证实临床诊断的作用,或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检查信息。

2.3 神经活检与电生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排除电生理检查无异常病例3例,Fisher检验结果提示,光镜诊断、电镜诊断与电生理检查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F=1.176,F=2.083,P 均>0.05),神经活检与电生理检查对于髓鞘损害的诊断结果完全一致,但对于轴索损害的诊断结果仍存在不符情况。

3 讨论

随着周围神经疾病研究的深入,经问询病史、体格检查和电生理检查对周围神经病进行定位诊断已无较大困难,但在部分症状不典型的患者的病因诊断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缺陷,而神经活检正是通过病理检查来实现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4]。本文研究发现,神经活检对于区分髓鞘损害、轴索损害及间质损害均有理想的临床价值。本研究中3例CIDP患者的病理诊断即证实了这一点。病理学研究表明,间质中存在有外周神经细胞、外周皮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不同细胞,其中以T 淋巴细胞浸润最具特征性。利用神经活检不仅能有助于明确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诊断,也可以进一步观察发现类似CIDP等间质炎性周围神经疾病的进展及预后情况。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只有当轴索损害高于50%时电生理检查才会出现波幅降低,对于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其局限性,故神经活检可用于电生理检查的补充和完善,早期判定或发现患者的亚临床或亚电生理改变,改善疾病预后。刘泽洪、刘向红等研究者也提出,可通过有髓纤维密度等细致的神经活检定量检测方法来早期预测有髓纤维的病理生理功能障碍进展。

一般认为,病理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但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经神经活检诊断后,除3例患者的病因诊断得到了补充或修正外,仍有5例患者在获得部分对最终诊断有意义的信息外,仍未能得到最终诊断。这表明,由于当前神经活检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将其作为周围神经疾病的惟一确诊手段为时过早,辅助运用电生理检查进行临床诊断对于提高诊断准确率更具临床价值。同时,在分析神经活检与电生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光镜、电镜较电生理的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二者关于髓鞘损害的诊断完全一致,关于轴索损害的诊断符合率则相对较低。其可能原因在于:轴索受损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髓鞘损害,以致神经活检判断轴索损害、髓鞘损害的严重程度时受到较大干扰;轴索所表现的内空泡样结构或变性结构[5],较多情况下也无法在光镜上得到清晰显示,导致一些潜在的轴索损害被忽略,检验结果更倾向于以髓鞘损害为主。

综上所述,神经活检技术对于发现间质改变及亚临床、亚电生理神经损害有明显优势,对于判断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损害类型仍需联合电生理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1]陈伟,董幼镕,李威.皮肤神经活检技术在诊断小纤维神经病中的运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37(6):528-530.

[2]Elizabeth R,Gerstner.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J].J Arch Neurol,2010,67(3):291.

[3]李强,申屠刚,伍亚民,等.FK506 缓释剂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纤维电生理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2010,23(11):841-844.

[4]高淑会,徐树雷,王嗣欣.经电生理检查在外伤性臂丛神经受损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4):283-284.

[5]王奇才,孔德枝,刘恒方.神经电生理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评估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8):112-113.

猜你喜欢

轴索髓鞘神经病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TMEM63A在髓鞘形成障碍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脑白质病变是一种什么病?
越测越开心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依达拉奉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观察
慎玩,当心成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