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研究生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013-12-16沈丽段海霞虞抒叶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0期
关键词:素质高校

沈丽 段海霞 虞抒叶

【摘 要】高校研究生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政治思想工作的主力军,是确保高校研究生稳定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本文基于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实践经验,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研究生辅导员应具备基本素质。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素质

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通常处具有隐蔽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是人内于静态在的品质上的表现。要想教育别人,必须首先教育自己;要塑造他人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面对的群体是一些有着高学历、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如果研究生辅导员在专业知识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文化知识上弱于学生,就与学生缺少共同语言,得不到共鸣,甚至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容易与学生产生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研究生辅导员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要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结构,还要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体魄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 认为研究生辅导员在努力成为研究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的过程中, 需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政治思想指导者——“向导型”辅导员

研究生辅导员应提高理论素养,坚定政治立场高校辅导员应成为学生政治进步的向导,唯有自身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才能理直气壮、因势利导,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大学生的政治热情,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为谁育人”、“育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有清醒的头脑、正确的认识。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保持头脑清醒,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提倡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都要从政治上全局考虑。

二、日常管理者——“知己式”辅导员

研究生辅导员是从事研究生德育工作, 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研究生日常事务管理一线最重要的力量。他们承担着研究生班级管理、日常管理、党组织建设等任务。但是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时,年龄跨度大、生活阅历不一、思维方式迥异的特殊学生群体给研究生辅导员带来了新的课题:他们遇到的更多是恋爱、婚姻、家庭甚至孩子的教育等与本科生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基于此, 研究生辅导员不能仅仅停留在与学生建立师生关系的层面, 而应该进一步建立朋友关系、知己关系, 以朋友、知己的身份去关心他们, 做研究生的“知己式”辅导员。

三、学术探讨者——“学术型”辅导员

研究生的学历层次决定他们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辅导员, 他们把学术研究放在学习生活的首位, 虽然他们知识较为广博, 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但是他们同样需要有朋友与他们探讨学术, 交流心得。他们对自己的导师或其他的专业教师心存敬畏, 不敢也不愿意轻易接近, 面对同学又感觉其稍显单纯,只有与亦师亦友的辅导员展开充分的学术探讨,才能满足其学术探讨的需要。面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辅导员必须“学高为师”,在日常管理外的学术平台展示自己的学术专长,进行学术思想的交流, 才能找到与研究生交流的共同语言,才能让这些特殊的学生信服,从而更好地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为此,研究生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始终站在各自专业领域的前沿, 搭建与研究生探讨的另一平台,做一名“学术型”辅导员,才能在研究生心中立足。

四、榜样示范者——“楷模型”辅导员

教师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其一言一行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作为研究生这一高学历群体的教师, 研究生辅导员尤其应该为人师表,拥有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师范, 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使他们“亲其师, 信其道”。思想上, 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及学校稳定;学习上, 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努力探索理工科院校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生活上, 严格要求自己, 关心热爱学生, 做研究生的楷模。

五、文化活动指导者——“活动型”辅导员

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生虽然年龄跨度大, 学历层次高, 社会阅历丰富, 但是他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热情依然相当高。研究生辅导员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应当承担起指导研究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 并且通过举行具有研究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研究生与教师和本科生之间、研究生和社会之间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通过开展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的研究生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培养研究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通过加强指导和管理具有研究生特色的协会、社团, 帮助他们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贴近实际, 有益于研究生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校园文化活动, 从而促进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思想理念形成,为他们今后健康人生路打下坚实基础。

六、心理咨询师——“心灵导师”辅导员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研究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年出现的研究生“虐熊”事件、跳楼事件等反映出研究生心理问题严重, 研究生辅导员必须深入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生理学等知识, 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认真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建立心理档案, 主动约谈有心理疾病倾向的研究生, 做到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 勇敢地担当研究生“心灵导师”。

七、 职业生涯规划师——“引路式”辅导员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高等学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需要,是研究生成长成才、实现最优化发展的需要。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中, 研究生的年龄结构、生活经历及学历层次决定了研究生有他们特有的问题与困难:普遍期待较高的社会地位, 应有的学习、科研环境和较好的生活条件,甚至还期待解决家属就业等。面对这些特殊情况, 研究生辅导员必须正确地为研究生“引路”,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解答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人才市场角逐, 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使他们成为有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 真正成为“有的放矢”的国家建设者。

八、服务者——“服务型”辅导员

服务是教育和管理的优化酶, 教育和管理应归结为服务, 没有服务的教育和管理是干巴巴的, 是枯燥的。研究生辅导员应该做研究生与家长、家属、教师、学校管理部门和社会管理部门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的新动向和新想法,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工作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甚至创造机会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研究生的心里。

总之, 研究生辅导员只有具备政治思想指导者、日常管理者、学术探讨者、榜样示范者、文化活动指导者、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和服务者等多元化辅导员素质,才能使研究生辅导员对研究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的功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徐建军,石共文.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

[2]赵伟.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J]. 科技信息,2009,(29) .

[3]朱鸿章.新时期研究生辅导员的素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09,(8) .

[4]张欢. 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方法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1) .

[5]张蓉蓉:《浅议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基本素质》,《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猜你喜欢

素质高校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爱的艺术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微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