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学习策略

2013-12-16张银帙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0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策略应用学习策略

张银帙

【摘 要】本文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学习策略进行定义和分类,并调查研究了英语专业本科生对其运用和掌握的程度。本文旨在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环境中学习策略有效的使用状况,为培养学生形成有效的翻译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同时为教师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学习策略;策略应用

一、研究目的意义

目前,外语教学的研究重点已经从如何去教转变为如何去学,二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及其个体性的差异也随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语言学习有诸多因素,比如: 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学习应用的策略、学习者的认知、个人情感等。在这些因素中,学习者应用的策略是影响其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尤其是国外的学者对学习策略的本质、分类、因素、类别及策略的采用与语言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国内的学者也先后采用问卷设置、数据统计的方式对学习策略进行过实证研究:比如交际策略的使用与英语水平的关系(高海虹)、非英语专业听力学习策略的培养及训练(杨春燕)、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专业笔译学习策略的研究(刘畅)以及思维风格、听力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王泌)等。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范围主要是针对普通意义上的英语即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的学习过程进行研究的,而像对特殊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中如商务英语并且详细到商务英语翻译领域中的策略研究还几乎未见。并且,目前的翻译研究,大都从教师如何教授技能的角度研究翻译策略,而对于学习者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才能进行有效翻译,和运用哪些认知和元认知策略以促进和提高翻译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进行实证性研究。本文旨在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环境中学习策略有效的使用状况,为培养学生形成有效的翻译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同时为教师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二、学习策略的概述

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渊源。亚里斯多德、卢梭都提出要重视学习策略的认识。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也提到“最好的思维方法叫做反省思维。”教育界对学习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在1956年布鲁纳提出“认知策略”的概念之后。随后,计算机及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为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学习策略能够主动的、有效的让学习者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它具有很强的对策性,因情景、目的及内容而异,学习者会优化学习策略,并如同技艺一样掌握学习策略。因此,找出适合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学习策略对学生及授课教师来讲都是重要且有意义的。

学习策略的结构经历过二因素说、三因素说和多因素说。目前占主流的观点赞同OMal1ey和Chamot的三因素说,即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而国内学者比较倾向多因素说,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动机策略和社会策略(谷生华,辛涛等);课堂学习策略,巩固记忆策略,解题思维策略,创造学习策略和总结考试策略(张履详,钱含芬)。本研究将学习策略分为四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补偿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是基础策略,处于最为核心的位置;其他是辅助性策略。

(1)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评价的策略有学者也称其为监控策略,是学习策略最为重要的策略之一。它包括制定计划-执行控制一自我评价一信息反馈一及时调节一目标实现的整个过程。其中制定计划是指学习前对学习活动的目标与过程做出规划和安排;执行控制是指对学习进程、学习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有意识地监控并进行评价,如检验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采用的策略是否适当等。随后,学习者进入及时调整环节,以期实现学习目的,达到学习效果。

(2)认知策略是指在对学习内容进行编码、保持、提取等作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复述策略应用与意义不强的材料,往往通过机械的重复、抄写、连线等方式实现仅仅保留住信息的功能,是一种低水平的认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较高水平的策略,它通过人为联想和内在联系两种策略,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生发,实现信息化繁为简、逻辑有序,适合于加强意义性较强的学习材料的理解,并促进新旧知识体系的联系。组织策略可分为聚类组织策略与概括组织策略两类。前者是指按事物的特征或属性组织材料:后者是指以摒弃枝节、提取要义的方式组织信息。

(3)情感策略与个体的情绪、态度、动机、价值观、努力程度、坚持性等因素有关。它能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包括自我激励、缓解压力、减轻焦虑、了解自我等作用。

(4)补偿策略主要在语言知识出现空缺时使用,通过猜测、替代等手段在语言知识匿乏的情况下完成对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三、商务英语翻译课程需要的学习策略

目前,对学习策略量表的研究还处在开始阶段。董奇、周勇在1995年编制过中小学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随后,2002年,汪玲、郭德俊和方平等人编制了元认知问卷分为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技能三个基本维度,共 105 个项目。2003 年,刘电芝为小学数学科目的学习编制了量表, 而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杨易等人曾编制策略问卷,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本文作者采用赵卫在2012年发表的文章《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学习策略调查》中所采用的量表,结合商务英语翻译的课程特点,及Oxford 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理论为基础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提出学习策略量表。其中认知策略包括8项分策略:翻译理论导引,商务知识引导.语言分析和运用,双语对比和转换,深层次思维,正确运用参考工具,语境与词类搭配,逻辑分析与判断。元认知策略包括7项分策略:确定和调整学习目标,思考与反省,评价学习效果,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交互,拓宽和加深,寻求帮助和解决途径。情感策略6个:害怕时放松、害怕时鼓励、进步时奖励、避免情绪紧张、记录学习感受、总结心得体会。补偿策略6个:猜测生词、借助手势、词语替换、语篇把握、内容预测。

四、商务英语翻译学习策略的应用

参加本研究的学生总共20名,他们为某省属大学2010级级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调查时已分别进行了为时一年的翻译理论及技巧的学习,一个学期的商务英语翻译学习,具备了翻译过程和技巧、方法的认识,初步掌握了翻译商务文本的能力。笔者向他们分发了翻译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如实按要求填写所运用的翻译学习策略。问卷使用Likert量表测量,共有五个等级,调查结束后,根据每一项的次数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学生使用频率最多的策略为:正确运用参考工具、害怕时放松、寻求帮助和解决途径、语境与词类搭配、害怕时鼓励、词语替换、语言分析与运用策略、商务知识引导、拓宽和加深、逻辑分析与判断。这说明学生处理商务文献翻译时主要应用的是元认知、认知和情感策略,而对于补偿策略运用较少。学生使用比较频繁的策略是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进步时奖励、避免情绪紧张、交互、评价学习效果、思考与反省、语篇把握;这体现了学生仍较重视语言文字基本含义的翻译,而对于翻译的特点技巧的掌握应用不足。而对于内容预测、双语对比和转换、确定和调整学习目标、记录学习感受、猜测生词、深层次思维、总结心得体会这几点策略来讲应用的较少。这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欠缺。

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

(1)学生缺乏对于学习内容及过程的反思。如果有的话多半是琐碎的自我批评和检讨,对于学习因素的考虑较少,并缺乏系统性,也不连贯。反思的内容往往重复,大同小异,没有新意,而且很少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思考,只停留在表面的问题陈述上。

(2)学习策略的运用存在不彻底的现象。尽管学生了解并赞成很多的学习策略,但是在运用某些策略时还是存在不彻底的现象。比如,学生虽然赞成语境的构建有助于猜测词义,但是翻译是仍旧认为“单词要死记硬背”,对词语搭配、预期等策略应用的很少,这主要是长期受传统的语言学习理论和方法的影响。

(3)很多学生没有学习目标、计划,并且不能按自己的状态调整学习计划。虽然在自主性方面有所提高,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仍然写到:“没有老师的监督无法坚持下去”。

(4)学生对情感策略比较重视,对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访谈发现: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是情感态度,归根结底就是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的强弱。部分差生对于认为商务英语翻译科目较难,不感兴趣,这种态度致使他们挫败感的增加,自我效能低下,自信心较差,更无法配合日常课程的要求,以致于学习上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学习毫无收获。

四、总结

本研究可以得出如下:首先,在教学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应做彻底的调查研究,以便了解学生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发现他们的不足;在翻译教学实践中,除讲授常规翻译技巧理论外,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恰当的策略意识和策略行为,采用不同的教学材料、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频率,以寻求学习效果最大化。最后,要根据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培训,特别是对学生普遍用得较少的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在策略培训时要充分考虑到策略使用有性别上和语言程度上的差异。本项研究重点确定了商务英语翻译学习策略的类型,并对学生使用情况做了统计分析,但对于为英语水平是否影响商务英语翻译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翻译学习策略与翻译成绩的相关性分析没能展开深入研究,这将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Omalley, Chan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郭峥春. 语言学习者的策略训练研究与教师的作用[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87-89.

[3]韩敏. 英语翻译学习策略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3),110-112.

[4]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5]文秋芳, 王立非. 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述[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9), 14-19.

注:

本文为吉林建筑大学“青年科技发展基金”研究成果,项目号J20111052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翻译策略应用学习策略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信息等值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的应用
优化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策略及应用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策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