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哲学视野看待气功文化

2013-12-16唐光斌

健身气功 2013年5期
关键词:本原精气伏羲

唐光斌

生死问题,是最大的哲学问题。溯望古今,生命现象层出不穷,诠释学说,各抒己见,有的甚至探究到了大本大原。德国著名哲学家维廉海姆·狄尔泰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生命,只有生命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于是,狄尔泰最先提出了生命哲学。关于世界的本原,生命的起源,生命哲学,在中国哲学领域里同样可谓是根深叶茂。从古至今,各种学派持之探索,从而演绎了丰富多彩的东方文明和多元文化。

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多以导引、吐纳、行气、服气、坐忘、守神、炼丹、坐禅等表达。如《庄子·刻意》论养生就明确写道:“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而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理论文物资料《行气玉佩铭》所载“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仅45字,却记录着战国初期(约公元前380年)古人练功要旨。司马迁在《史记·日者列传》载“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西汉末杨雄在《法言·问神篇》中所说“《易》始八卦而文王六十四,其盖可知也”,东汉末王充在《论衡·对作篇》中记载“《易》伏羲作八卦,是尚未有卦,伏羲造之故曰作也。文王图八,白演为六十四,故日衍”。又有《慧命经》说“庖牺(即伏羲)上圣画八卦以示人,使万世之下皆有养生之道”(《大道说》)。因此有学者探研,伏羲才是中华气功的鼻祖,八卦则是作为最古老的养生之道模式被推崇。这些探研固然存在进一步考究的空间,但其所论中华气功源远流长却一语中的。尽管气功一词古已有之,晋许逊著的《宗教明净录》已有记载,但真正得以普遍认同并流行于社会则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刘贵珍先生的倡导,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政策,使几乎中断的气功事业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如雨后的春笋,蓬勃发展。

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惠及当下民生,仍然意蕴深厚,气功养生与哲学更是关系甚密,它既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体生命哲学的重要内容。

气,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均曾赋予了其化生万物的哲学意蕴。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约公约前585-525)就曾提出气是万物的本原。他认为,气包围着整个世界,一切都由气形成,人的灵魂也是气形成的。

气,在中国哲学里,也曾被认为是化生万物的本原性存在。《老子》就曾提出“道”是万物的本原。老子《道德经》第42章明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管子》则认为《老子》所谓的“道”,“恍兮忽兮”,是无定形的东西,故将“道”也称之为“精”。至于精是什么的问题,《管子》《业内》篇诠释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也就是说,“精”,其实也就是“气”,是一种“精气”。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研究室著《中国哲学史》指出,在《管子》看来,“道”也是一种物质,只不过是一种精细的物质——“精气”。这种“精气”与一种较粗糙的气——“形气”合二为一,从而化生为人,即《业内》所谓的“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而且在《管子》那里,人的精神、智慧也被认为是由“道”或“精气”构成。“道”或“精气”居住到人的形体中(“心”中),就产生人的精神、智慧,即所谓的“气道(通)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也就是说,这种“精气”一旦与人的形体通达了,就会产生旺盛的生命力,从而产生人的思想、知识、智慧,有智慧的人,才堪称人生境界的顶峰。如此看来,在《管子》那里,气,是万物的本原。这在《管子》《业内》篇里也有明确说明,即《业内》所谓的“凡物之精,比(合)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也就是说,天下五谷万物,天上日月星辰,无一不是由精微物质——气所化生而来。至于气如何化生万物的问题,《业内》则进一步指出:“和乃生,不和不生。”

有意思的是,《老子》之“道”无定形,那是在东方古老的中国。而在西方,继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约公元前624-547)提出“水是万物形成的本原”之后,其学生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546)也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形”,认为“无定形”是一种比水稀薄比气浓厚的物质的东西。而阿那克西美尼又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在万物本原“无定形”论之后,又提出了气是万物的本原。可见,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文化上是同源相通的。

气功之气,不能简单理解为呼吸之气。在中国古人看来,气是物质之精华或人体之真气。如《管子》说“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名气”,而《黄帝·内径·灵枢》则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显然,前者所论之气太宽泛,后者所论之气又太狭窄。这里,中国道家为便于区别理解,用“炁”代表“气”,因而将气功叫做炁功,这,对于开启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不能不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在笔者看来,气功之气是意识主导下的物质存在,往往表现为一定的场能。练功的过程,便是增加场强、凝聚能量的过程。人体生命通过练养气功,吸纳天地之精华,储蓄自身正能量,从而强身健体,抗病祛病,修行养性,延年益寿。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对气功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学界对气功的本质内涵及其界定也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加之一些歪理邪说掺和,致使当前的气功事业处于低谷,甚至有的人谈气色变,似乎是戳了蜂窝闯了禁区。但在笔者看来,大可不必这样。气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练气功,既可以强身祛病,又可以陶冶性情,对于华夏民族体魄的健全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它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气功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健身及临床上有很好的效果,与中国哲学,绘画,舞蹈等民族文化形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历经坎坷,非但不败,反而老树新枝,在20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吐芳争艳。事实上,从相关政策法规看,国家对待气功的肯定态度也是十分明确的。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气功界存在的问题,毕竟是发展中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发展中的问题只能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气功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本原精气伏羲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伏羲结网打鱼
汉字的由来——伏羲造字
交错群与旗传递点本原非对称2(v,k,4)-设计
伏羲画卦
回归教育本原的生物学教学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本原性问题驱动下的高等数学变式教学
挖掘课本原题潜能,焕发课本习题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