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老年人与重疾患者对保单贴现的需求分析

2013-12-14

社会保障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保单寿险金额

毛 娜

(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无法回避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及重大疾病发病率的年年上升,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导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严重挑战。政府无力承担全部的养老责任,更加不能解决老年人和重疾患者没钱看病的难题。社保基金缺口越来越大,使人们不得不寻求其他的办法来缓解养老与看病贵的压力。此时,老年人或重疾患者就有将手中的寿险保单变现的需求,即对保单变现的需求。

一、保单贴现的发展与研究

(一)历史发展

保单贴现最早产生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艾滋病开始在这个国家迅速扩散,威胁了许多美国人民的生命。面对着昂贵的医疗费用和收入中断的巨大压力,这些患者没法得到好的治疗,任由病魔夺走自己的生命。虽然当时美国的保险业已发展的相当成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保险单,但是,一旦被保险人患病后收入中断而无法续交保险费时,这些保障也都将失去。面对失效的保单,就有保单持有人希望将未来的保险金转为现金,以获得高于退保金的现金来支付现在的医疗费用或用来安度晚年。因此,将重症患者的保单转售给投资者的交易便应运而生,这就是最初的保单贴现(Viatical Settlements)业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重症患者的预期寿命得到有效延长,这给保单贴现业务带来较大的冲击,因为无法准确预估剩余寿命,一旦保单贴现患者的寿命延长,就会降低投资者的预期回报。20世纪90年代,保单贴现公司开始寻求新的业务点,将健康的老人列入保单贴现的经营对象,这种业务被称之为“Life Settlements”。然而,与传统的保单贴现不同,Life Settlements保单涉及的被保险人并不是重症患者,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预期剩余寿命在2年和10年之间。两种贴现业务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 两种保单贴现业务的区别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美国保单贴现市场已相当成熟,尤其是从1993年美国保险监管协会颁布保单贴现示范法以来,发展迅速。1999年的保单贴现收入就超过了10亿美元(James L.Dam,2000)。据估计,美国保单贴现市场规模已从2002年的20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120亿美元,并且未来10年内增长速度将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到2012年市场规模会达到约210亿美元,增长潜力巨大。[1]

(二)我国相关研究

保单贴现业务开始于美国,并于2000年之后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我国也开始了对保单贴现的研究。近年来,国内有关保单贴现的研究文章:陈文国(2001)、陈迪红,周丽娟(2002)、邬润龙,钟毅(2003)、倪莎(2008)、陈凯(2008)、韩亮(2009)论述重点在于介绍保单贴现在美国的起源、实施、发展以及对引入我国的可行性探讨;卓俊雄(2005)、林郁雯(2006)、黄美菱(2008)、张君帆(2009)主要论述保单贴现的现行法律规范问题,讨论保单贴现的管理权归属于证券业还是保险业;林裕峰(2003)主要论述保单贴现的商品结构与投资风险;陈昭名(2004)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重症患者及其家庭对保单贴现的需求;尧金仁(2009)主要论述在上海进行保单贴现业务试点的可行性及建议;庞宝玺,林义正(2010)主要从消费者观点角度研究其对保单贴现商品的真实态度和需求。

这些关于保单贴现的研究,大多以保单贴现的业务内容及操作流程的介绍为主,对于我国引入保单贴现的相关分析也只是进行文字性论述,缺乏实证的分析。若要建立保单贴现市场,首先得明确我国对于保单贴现的潜在需求到底有多大,之前的研究都未给出这个规模的确切数字。因此,本文拟通过建立统计模型从老年人口和重大疾病医药费用支出两个方面来预测我国对保单贴现的潜在需要,模型的预测结果以退保金额来替代反映保单贴现的市场规模。

二、保单贴现的需求分析

据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透露,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并且老年化进程会越来越高。据联合国人口数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开始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将超过30%,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伴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退休问题、医疗费用问题也日显突出。目前,我国人均重疾医疗费用支出约在10万元左右(例如恶性肿瘤的平均治疗费用至少要15万),且以每年20%的幅度快速增长,而其中社保医疗报销范围非常有限。昂贵的医疗费用使普通家庭背上沉重的负担,这种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人们迫切希望变现手中的寿险保单来支付眼前的费用。庞大的老年人口及“巨额”的医疗费用使社会和居民对保单贴现产生了较大的需求。

虽然目前我国没有正式的保单贴现业务开展,但在最近几年,我国部分保险公司在业务中出现了类似的产品,如“平安附加鑫利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平安生命尊严提前给付特别利益条款”、“泰康附加生命关怀提前给付”。这些就是在寿险保单上通过附加给付条款的方式来实现的,可以说是我国保单贴现业务的萌芽。

另外,据有关报道,2011年末四大上市保险公司的保单质押贷款额累计高达525亿元,同比大增48%。可见,当客户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希望退保时,他们可以利用保单质押贷款获取资金纾困。但是,保单贷款者不仅贷到的资金有限而且还要对保险公司支付利息及一定的行政费用。而保单贴现可以为客户变现提供另一条途径,这条途径不仅使保单持有人获得多于退保和质押贷款的金额,而且保证了寿险公司业务的稳定,其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以下从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和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的增长这两个方面分析我国老年人口和重疾患者对于保单贴现的需求,并对我国保单贴现市场的规模作出简单的数值估计。

(一)数据选取

由于我国尚未开展保单贴现业务,没有贴现收入数据,但鉴于退保与保单贴现的替代关系,本文拟选用退保金额作为衡量对保单贴现的需求量,并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和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用为解释变量来说明我国老年人及重疾患者对保单贴现的需求。本文选取的数据见表2:

表2 模型的数据

(二)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本文设定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运用eviews软件进行OLS方法估计和检验各因素对退保金额的影响,并对我国保单贴现市场的需求量作出预测。

建立模型:Yt=β0+β1++Ut

其中:Yt—退保金额;—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

1.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

由于本文选取的数据是时间序列变量,为了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先对序列Yt、进行平稳性检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由表3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Yt、的原序列为非平稳的,但经过两次差分后,各序列的P值接近0,认为其二阶差分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即序列Yt、均为二阶单整~I(2)。

2.协整检验—EG两步法检验

由于 Yt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因此需要通过EG两步法来检验序列Yt与序列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首先,用OLS法对协整回归方程进行估计。

建立模型如下:Yt=β0+++εt

回归结果得到:Y^t=-262315.4+33.54045-0.105388

可知,本模型存在较强的自相关,可以考虑加入滞后项,再对各阶滞后项进行显著性检验,最终得到估计如下:

调整的R2=0.9588 WD=2.6904

可见,自相关问题基本消除,并将上式初步认定为Yt、X的长期稳定关系。

得到残差序列:et=Yt-^Yt

其次,检验et的平稳性。

由于残差序列的均值为0,所以选用无截距项、无趋势项的DF检验,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t值=-3.6032,小于相应的临界值-2.8167,可以拒绝原假设,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于是,可以认为 Y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最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把退保金额Yt的短期行为与长期变化联系起来。

建立模型如下:

回归结果得到:

调整的R2=0.7686 WD=1.6853

其中,误差修正项为:

上述估计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退保金额差额增加1%,会促使下一年退保金额差额减少0.1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差额增加1%会促使同年退保金额差额减少27.72%,但是将导致下一年退保金额差额增加107.60%;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用差额增加1%会导致同年退保金额差额增加0.11%,而将促使下一年退保金额差额减少0.26%。从长期来看,退保金额增加1%会使下一年退保金额减少1.0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1%将促使同年退保金额增加54.27%,而导致下一年退保金额减少54.71%;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用增加1%会导致同年退保金额减少0.08%,也会使下一年退保金额减少0.01%,但总的来说影响不大。该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定量分析,反映出我国退保金额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和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用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并且确定前一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和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用的变化,对后一年退保金额变化的影响。

(三)预测结果

根据误差修正模型中退保金额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和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用的关系,可以对未来5年我国退保金额进行预测。假设未来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的增速为3.66%,[2]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药费用的增速为19%,[3]得到我国未来5年退保金额的预测值(表4)。从预测值的趋势来看,我国退保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到2016年,预计达到3555.44亿元的规模。虽然,该预测是以退保金额为基础,但是作为保单贴现的替代品,可以认为此预测结果对于保单贴现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因此,我国对保单贴现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其市场潜力不可小觑。

表4 保单贴现额度预测值 单位:亿元

三、结论

通过以上需求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重疾医药费用增长飞速,寿险公司对于保单持有人提前给付的要求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为了满足老年人与重疾患者对寿险保单的变现需要,也是为了防止大规模退保而影响寿险公司稳定经营的情况出现。因此,保单贴现应该是我国需积极推动的一项金融业务,而且此项业务的市场规模较大。

但是,本文在预测出保单贴现的潜在需求后,只是指出我国应积极开展保单贴现业务,却没有具体提出引入保单贴现的方式:是建立全国寿险次级市场还是由寿险公司试点进行保单贴现业务。另外,本文只是从需求角度分析我国引入保单贴现业务的必要性,却没有从供给角度对引入保单贴现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有关研究有待日后进一步完善。

总之,目前考虑到社保基金无法完全满足养老和看病资金需求的背景下,要保证寿险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尽快引入保单贴现业务。

[1]Conning & Co.Research,Life Settlements:New Challenges to Growth 2008.(Hartford,Connecticut,2008).

[2]瑞银证券:《亚洲结构性主题——老龄化的亚洲》报告。

[3]重大疾病的市场分析和所需平均医疗费用,和讯博客,http://joey4587.blog.hexun.com.

猜你喜欢

保单寿险金额
人身险保单贴现制度本土化法律问题研究
消费者要的是保单贴现而不是保单转换
2001年-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情况表
Lévy模型下的最优寿险、消费和投资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
立案
一周资金净流出金额前20名个股
成交金额前10名营业部买入的前3只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