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从读者反应角度解读威廉·福克纳小说《曾经有一位女王》
2013-12-12
威廉·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20世纪美国最有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很多小说被认为是复杂难懂、晦涩艰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福克纳大量使用了多视角叙事,时间穿越或倒错,意识流技巧或隐喻意象等文学创作手法。《曾经有一位女王》也是引起大家关注的一部短篇小说,纵观对该小说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女性主义的角度。该篇小说的语言看起来虽朴素平实,但故事同样迂回曲折,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所以,读者如何在阅读小说过程中从读者反应的角度理解文中三位主要女性角色各自的鲜明特征及她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笔者解读这篇小说的重点所在。
读者反应理论最初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并深受接受美学与现象学理论的影响。它没有严密的共同理论,只具有一些基本普遍的特征。我们将注意力从作品的本身逐渐转移到读者和其反应上,关注对阅读本身的研究,强调读者的阅读接受对文本意义产生的重要性。读者反应理论经常用于依据读者阅读感受对英美小说和诗歌进行分析。它认为文本在创作之初就存在空白空间,这为读者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提供可能。所以,一部艺术作品就需要一个外在于它的动因,这就是一位观赏者。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
我们所谓的“作品”并不等于印好的书,一部文学作品在未经读者阅读之前,只能是一个成品或文本。因此,只有具有能动的主体意识的读者参与到阅读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时,这个成品才有可能成为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是离不开思考的,读者的阅读本身就是不断地向作品提问,同时作品则不断地以自身世界的丰富性回答读者的问题。在这个相互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阅读的审美感知会发生次序性,进而形成不同的阶段。正是这种阅读阶段的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不断引起读者追根穷源的内在心理动力,形成强烈的阅读愿望,使作品在读者的意识中不断得到转化,从而推动着阅读的行进。读者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思考、认识、再思考、再认识。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曾经有一位女王》首先从标题上就让读者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到底谁是这一位女王?伊丽莎白?斯图亚特?读者心中首先勾勒出的肯定是那些万千江山在手、生杀予夺大权在握的女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停地对“女王”形象做出猜测,结果,福克纳给了大家意想之外的女王形象。小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正是以艾尔诺拉为中心,让读者了解了她对詹妮姑婆——沙多里斯家族剩下的元老级女性的尊崇态度,以及对另一位嫁进沙多里斯家族,也就是詹妮姑婆的侄孙媳妇娜茜萨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在前两部分中,读者从作者对艾尔诺拉的描述中对娜茜萨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到底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艾尔诺拉对她有着这样讨厌甚至憎恶的态度,这是因为艾尔诺拉的内心还是保有着对过去的女王时代的尊崇,维护着她代表南方黑人的形象,还在刻画着属于她自己的“女王梦”。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进入到第三部分,作者更换了叙事的角度,进入了詹妮姑婆的意识,她回忆起自己与沉默寡言的娜茜萨的相识,以及在跟她的侄孙结婚前娜茜萨给她看了一封匿名信的事情。当时,对于如何处理这封信两人有不同的观点,其后,娜茜萨经历了结婚、怀孕、丧父、生子的过程,而回到娜茜萨带儿子去小河玩耍的细节之后,娜茜萨来到詹妮姑婆的房间,向她坦白了关于那封匿名信的细节和最终的下落,她不能忍受那封信可能会被联邦探员——那位犹太人作为证据上交而流落在外,竟然以去孟菲斯跟他睡觉作为交换条件,这也正是她为何出门待了两晚的原因。至此,读者恍然大悟,原来,娜茜萨内心那强大的恪守传统、眷念传统的情结竟然促使她做出了有悖于她内心这种传统妇道的举动——为了不让别人写给她的信流落在外而牺牲自己的尊严,以自己的身体作交换条件。她保护了名义上的贞洁而失去了实质上的贞洁,而这也正是对南方传统女性价值观的最沉着反叛。她对于自己这样的举动,没有加以掩饰,而是态度坚定,毫不心虚地告诉了詹妮姑婆。在故事的结尾,以詹妮姑婆的死去宣告了这一时代制度的终结,而留下来的艾尔诺拉和娜茜萨也是这个时代社会制度的受害者,但她们却分别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着过去时代,特别是娜茜萨,尽管她的行为看似背叛了南方传统的淑女观,她还是想尽力保持自己的纯洁。读者在小说进行的过程中,打破了作者和读者本身原设的“期待”,对“女王”这一身份的归属做着不停的猜测和推翻,是詹妮姑婆、艾尔诺拉还是娜茜萨?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解读,而这些对人物角色的不同定性和解读增加了阅读过程的趣味性,增加了阅读的享受,也使得小说成为更加丰富、完整的作品。
威廉·福克纳在创作这篇小说时,以沙多里斯家族剩下的三位主要女性詹妮姑婆、艾尔诺拉和娜茜萨为主角,深刻地表现了旧家族的没落、新旧思想的矛盾冲突;在南北战争的大时代背景下,南方贵族的衰落以及他们对旧时代错误社会制度的眷念,以及传统南方女性恪守传统的观念。
福克纳的小说 《曾经有一位女王》结构并不复杂,语言也较为平实,但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各种的疑问,自己给出答案,却又不地推翻,重新给出,对作品进行思考、认识、再思考、再认识,从而实现了对作品意义的不同构建与再创造。更重要的是,随着阅读的进行和步步推进,读者的情感也被文中的人物所吸引,对她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同的解读,从而为增加作品的不同层面意义提供了舞台,因为只有当作品可以把读者的情感直接卷入到文本中,才能真正开始影响读者,才能被称之为一部真正的作品。很显然,《曾经有一位女王》做到了,威廉·福克纳做到了。
[1]英伽登.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J].美学杂志,1964(7):199-200.
[2]姚斯.走向接受美学[A]//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3]张中载,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56-257.
[4]Iser,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M].Baltimore:Johns HopkinsUniversity Press,1978:87.
[5]Seldon,Roman&widdowson,Peter.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M].New York,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