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角色及作用
2013-12-12张君辉
张君辉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全体师生员工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狭义而言,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要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的综合反映,[1]是一个学校内在的精神取向,对学生“三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个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一、学风情况概述
(一)学习目标欠明确,学习主动性欠佳
据多个相关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动机是出于毕业找一个好工作,有的同学为了实现家人的期待,只有少数人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与获取新知识。对于学习动机,现状是多数依赖客观的、外在的因素给予刺激,内在因素所占的比例很小。很多学生从高中的高强度学习中走出来,进大学反面把时间浪费在了与学习无关的娱乐方面,此外,无故逃课的现象在大学校园中也是十分普遍的。外在性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动力的支撑有短期的、暂时性的,而且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二)学习态度欠严谨,学习纪律涣散,学习自控能力差
当前,大学校园中学习态度欠严谨、学习纪律涣散是不争的事实,个别学生有上课迟到、上课看小说、玩手机甚至无故逃课、上课迟到和抄袭作业等情况的存在。生活条件富裕了,家长给孩子买了电脑上学,但据相关统计,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是用于看电影和聊天的,只有少数同学是用于查找学习资料。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在电脑面前往往无法安心学习,总会时不时地去摸摸鼠标键盘,总静不下心来学习。
(三)专业认同度不高,专业思想薄弱
大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特别是一些文科专业的学生,有许多学生有过更换专业的想法。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去考一些社会性的考试,如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考司法考试等,把原本应该放到专业知识学习上的时间、精力不适当地进行了分配。从根本上讲,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和家长对大学所开设的专业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知,进校时只凭着自己主观上对专业的理想化了解,当现实与自己的理想出现差距时,面对自己无兴趣的专业与专业知识时,进而出现了一系列学习上的问题。
二、学风问题的溯源
(一)社会客观因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以巨大的勇气果断地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国家发展路线。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1992年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经济模式毕竟有其内在缺陷。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以“理性经济人”的姿态活动,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市场经济的趋利原则竞争机制同经济人利益至上相结合,使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有所兴盛。当代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已经是“90后”一代,可以说,他们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全程经历者。市场经济所引起的一系列经济乃至思想层面的变化,无一不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由于在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大部“90后”新一代大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往往倾向于工程技术类等实用性强的专业,但事实上并非每一个学生都适应于这一类专业,正确“三观”的缺失和学习困难的显现,为学校学风欠佳埋下了伏笔。
(二)学校因素
高校是极具人文情怀的高等学府,作为学校的教师,理应抱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给予极大的人文关怀,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塑自我。但包容与迁就毕竟不是一码事,对学生的包容不等于要对学生一味地迁就。尽管高校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与规范的教育与管理制度,但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对教育与管理的不同理解和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情况不同,在处理学习纪律涣散方面的做法往往是宽大处理。“宽大处理”体现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部分学生有恃无恐,却因此养成不良习惯,给优良学风的形成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学生内在因素
如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已经是“90后”新一代年轻人,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他们都是最具活力的人群。毛泽东同志曾说“年轻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讲的就是年轻人的活跃性与朝气蓬勃。当前,加入各类社团在大一学生中非常普遍,有的学生还加入了多个社团,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讲,他们在那里寻找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热衷于接受新的思维、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行为方式,如今学校里流行的 “日风”、“韩潮”便是最强有力的证明。这种活跃性无疑是年轻最大的优势,但从反面来论,又成了他们最易犯错的诱导因素。由于年轻大学生们的自控能力较弱,在变动不居的行为和思维的变换中,大学生活与学习的重心有所偏离,学风势必会受到影响。
三、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与对策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从事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正确学习观形成的引领者;是大学生学习资源的协调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辅导员应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起到引领和促进的作用。
(一)辅导员是高校学风的建设者、主力军
学风之所以被称为学校的灵魂,是因为它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学生成长成才和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处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来讲,学风建设是他们工作的首要内容与责任。尽管当前社会上流行提“全员育人”的理念,但由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部分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务、科研工作压力偏大,客观上限制了这一理念的实施。辅导员可以发挥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加大学风建设的宣传力度,深化校园文化的渗透,开发各种激励措施,组织各种研讨等活动,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加强班风建设,以点带面,以班风带动学风建设,对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特殊问题(网瘾、旷课、补考),形成结对子帮扶机制,组织专业知识竞赛、专业知识经验交流等活动,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辅导员是高校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者
高校的扩招使升学的比率逐年提升,但真正进入高等优质学校的学生人数毕竟是有限的。高中时期的高度紧张与大学阶段的宽松教学管理模式所形成的较大反差,使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形成良好的学风,单单依靠几次班团活动、开几次班会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用制度对学生加强引导。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理有据,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让学生们清楚学校的主流价值是什么,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针对上课迟到、早退及上课睡觉、看小说,抄袭他人作业,考试舞弊,辅导员要与任课老师做好相应沟通,一经发现且查证属实者,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中,特别是在评奖评优、学生党建、学生干部选拔等方面,都要与学校规章制度相衔接,与学习风气相衔接,与学生的成绩相衔接,要让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使之成为学校学风建设的推进器、指挥棒。
(三)辅导员是学生能力展示平台的搭建者
学风主要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治学的精神,他们既是学风的建设者,也是学风建设的受益者。从哲学层面上讲,虽然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但外因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的内在求学欲望和学习动力必须要有相应的外在着力点,无论是校园环境还是外在的激励机制,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学校作为一所学生基础能力培养基地,应主动与校外的公司、企业进行相关的联系与合作,为学子能力展示平台的搭建提供方便,以弥纯理论学习的不足,为学生以后升学、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高校学风建设中,辅导员要以此为抓手,促进学风建设的良性循环,为学生能力的展示尽可能搭建更多的平台。
(四)辅导员是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的引导者
学习观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纪律等几个方面,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辅导员是学校思政工作的主力军,可以从思想的维度上,与专业教师通力合作,坚定学生对本专业的热衷度,明确学习方向。辅导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与不同内容,通过个别讨论、调查摸底、学术讲座、组织课外竞赛和兴趣小组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改善学风的建设。具体而言,大一阶段主要是适当地组织一些专业讲座,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并引导他们学习好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大二阶段是引导学生树立起对专业的忠诚度,以便更深入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强四、六级英语的重要性。大三阶段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公司的实习员的招聘,为大四找工作和实习打下良好基础。大四主要以就业、升学为核心做好学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在思想观念上把学生个人的前途与社会紧紧结合起来,在个人学习观的树立过程中具有延续性的特点,从而使学习动力有持久性。
(五)辅导中是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者、规范者
学风的建设与改善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良好的学风需要辅导员长时间的经营与细心培养。建设是一个长期工作,维护也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因此学习建设来不得丝毫马虎与懈怠。当学生出现学习懈怠、自控能力弱化等不良势头,辅导员可以通过进寝室、进课堂、记日志、制定考核体系等方式对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监管。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参考兄弟高校的一些做法,如对“四率四人数”的监测,即上课出勤率、自习率、考试不及格率、考研录取率四困生人数进行摸底调查,在关键时期给予必要的帮助。同时,树立先进典型,形成榜样示范作用,以实现同学内部相互引导的机制。
(六)辅导员是学习资源的协调者
自荷兰哲学家斯诺莎首次提出系统论以来,系统论在人类知识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建设良好学风的过程中,也应该贯彻系统论的方式方法。建设良好的学风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需要多方面、多环节相互配合与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一人、某一个因素能够完成的。学风建设的三大主体有学生、老师(辅导员)、家长应该相互配合,而辅导员应该善于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协调教学、科研、社会等各方面对大学生的学风建设做出努力,发挥教育的整体作用,贯彻全员育人的理念。
辅导员可以通过深入学生学习与生活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与习惯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而后反馈给专业任课教师;与相关专业教师做好沟通,组织师生开座谈会,做好相关信息反馈;对于个别问题学生(学习、心理、家庭、网瘾等问题),应及时与家长、任课教师取得联系,汇报学生表现情况与思想现状,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努力,组合各方力量,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确立学习目标,激励学习动力,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四、结语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也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是大学的灵魂,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宝贵的育人资源。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却在学风方面暴露了很多突出问题,学风与学生发展密切相连,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应针对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中要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供相应对策,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发挥桥梁作用和督导作用,最终让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视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1]王晓燕.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4(3):25-27.
[2]王平郊.高校辅导员与学风建设[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0(4).
[3]魏广东.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4).
[4]王巧玲.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1).
[5]蔡嶸.浅谈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社科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