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的诵读教学
2013-12-12康志红
康志红
在《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课程教学目标里要求“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其中基础模块中的“阅读与欣赏”中也要求“诵读教材中的古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承载着民族文化向前发展壮大的文学实为文化中的瑰宝,在中华民族的书面语言即汉语言文学的体系中,文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典籍数量浩如烟海,其内容也是博大精深,如何来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呢?荀子《劝学》篇曰:“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又曰:“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1]南宋教育家朱熹更具体地提出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2]特级教师余映潮说:“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3]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诵读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具体来说,文学(特别是幼儿文学)的诵读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反复诵读,博闻强记
《史记》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屈原“博闻强记”;诗人臧克家在诗文背诵小丛书《绝句一百首》的序文中就曾这样说过:“我觉得叫孩子们读点古典诗歌,优秀的古文是大有好处的……我个人学习写作已经十六七年了,不论所写的诗、散文还是评论性质的文章,都可以从中看到古诗文给我的有益影响。”[4]可见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大儒大贤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是以勤奋的诵读积累了大量的古代典籍,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见闻,加之有些经典必然久诵成背,熟记于心,为后来的文化理论奠定深厚的根基。朱熹曰:“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2]其中的“口到”指的就是诵读。可见诵读是背诵古诗文必不可少的一环节。
二、披文入情,感悟其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学中,师生通过诵读,能更为深入地体味作品,体会其中的人、事、物、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使之绘声绘色地溢于言表,从而铭记于心。诵读足可以使读者体会到隐藏于字里行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趣。《将进酒》是李白一首古风,辞气豪壮,慷慨潇洒,感情奔放,大气磅礴,洋溢着诗人虽悲愤但不沉沦的人生豪情。诗歌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引出了人生短暂的感伤之情。而在这感伤之中,诗人也充满豪情与壮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因此诗人频频举杯劝饮,在这“举杯消愁愁更愁”中,尽情宣泄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歌中充满了诗人的愤激之情。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使诗人淋漓尽致展示着其狂放之情:“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些情绪上的一悲一欢、一愤一狂,都要靠诵读方可抒发出来,唯有诵读,才能把握诗人那千变万化的情感。
三、诵读吟咏,健全人格
在古诗文的诵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仁人志士饱满丰厚的人格写照。读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们可以体验到志行高洁、悲天悯人的崇高人格;读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可以被他的大义凛然和从容不迫所感染。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所遗留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必备的精神写照吗?每当遇到一些无法排遣的苦闷,我们的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浮现这些名言警句,可见这些也是诵读赠予我们十分丰厚的回报啊。
四、特殊专业、特殊要求
职专生与普高生是不同的,他们除了要加深自己本身的文化底蕴,同时又要面向自己的专业,学好适合自己专业的本领。笔者是一名幼师班的老师,发现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讲,诵读更是必不可少,她们作为今日的学生、明日的幼儿园老师,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起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她们的学生是幼儿,而幼儿是靠听觉来接受文学的。他们是文学的“听众”,而不是“读者”,“‘听赏’是幼儿接受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他们需要老师来为他们唤醒文字,复活语言”。(《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如此就对幼师班的学生在诵读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然古诗文的诵读有着这么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又有哪些方法可供指导呢?
(一)教师范读,激发兴趣
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当中,应该是具有影响力的群体,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能向学生传递强烈的爱憎喜恶信息,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勇于示范,则效果肯定出乎意料。笔者至今依然记得在高中读书时,语文老师朗读《孔雀东南飞》的情景。一开始,老师抑扬顿挫的声调让我们想笑,随着故事的发展,老师情绪的变化,我们也慢慢被感染,慢慢走进文章的感情世界,当老师朗读到“执手分道去 ,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时声音越来越低,我们也都“心有戚戚焉”;读到“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时老师的声音已经哽咽难言,低得近乎耳语,课堂上部分学生隐约之间眼里已噙满泪花。也就是在那时,我才发现,原来语文可以这么美,感伤得如此的凄美,能够让你哭,让你笑,让你不自觉就为它牵肠挂肚。是老师让我爱上语文,爱上老师这一职业的。
当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范读古诗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要求老师在课外要花大量时间再次理清全文的思路并不停地诵读回顾,而且还要求在句子停顿、节奏和语调的高低起伏上有自己的见解,这也最考究教师的功底。因此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外备课准备应该更为充足,做到胸有成竹,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二)课堂诵读,形式多样
课堂诵读是学生掌握文学作品诵读技巧的好场所、主阵地。通过诵读,诵读者就可以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就能让看似白纸黑字的单纯文稿,变成一幅画,变成一首歌…‥教师在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不能用“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唱读”,而是要尽量掌握作品的主题,读出文章的精美、意美和声美来,再现他人语言所创造的形象画面。
比如说在教授《幼儿文学实用教程》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
古诗《春晓》短短二十个字,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在诵读者吟诵中我们能感觉到春天是如此的活灵活现、生机勃勃。《乌鸦和狐狸》讲述了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展现了狐狸的狡猾;而在诗歌《我喜欢你,狐狸》一文中却从一个新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一只充满灵性、漂亮可爱的狐狸。这就需要指导学生真正了解作品,并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语文诵读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采用各种形式来引导。
(1)教师带读,学生跟读。这种方法适合在初次教较长的文章时使用,学生因为有教师的带领,不至于在篇幅较长的诗文中迷失方向而降低诵读兴趣。
(2)优生诵读,全班评判。由诵读功底较深的学生之间当场进行诵读比赛,让其他学生来做裁判,评判标准可包括:普通话30%、节奏语音高低30%、诵读情感20%、神态表情20%,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跃跃欲试的,积极参与的。最后再由老师来点评。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短小精悍的诗文,效率较高,易于评判,也不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3)形式多样,尽显精彩。诵读的形式当然不会只拘于一两种,“读”无定法,可以全班齐读,可以分小组读,我们还可以男女生分开诵读、分角色诵读。比如《孔雀东南飞》就可以分角色诵读,选两个女生当刘兰芝、焦母,再选两个男生当焦仲卿、刘兄,当然来个角色反串也不错,相信学生会很有兴趣的。
(三)配乐诵读,提升意境
大多数文学作品皆可配乐诵读,让学生课后利用时间去揣摩适合配乐诵读的篇章与音乐,并自选音乐到课堂来诵读。学生针对同一篇诗文可能会用不同的音乐来配诵,这非但不影响效果,反而会启发全班同学对作品意境的再创造、再感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还会收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效果。笔者在教授幼儿散文诗《春雨的色彩》时,选择的是钢琴曲《雨的印记》,曼妙的琴声传递给人们一个心中最美丽的世界,一个透着浓浓的春雨气息、蕴含着满满的自然生命力的世界。而笔者曾经观摩过漳州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从中也感受到配乐诗文诵读的气氛和感染力。《念奴娇·赤壁怀古》选用琵琶乐曲,显得大气磅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用古筝乐曲显得清雅脱俗;《醉翁亭记》选用洞箫乐曲显得悠闲自得……各种乐曲配合下的文学作品都别具一格,引人入胜,学生自然而然更乐意接受并愿意去尝试。
语文教师承担的历史使命较其他学科教师而言应该更厚重一些。在国学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并传播开来,已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而诵读是语文教苑中一朵常开不败的奇葩,永远值得我们去呵护关爱,因为这朵奇葩将带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慢慢走入中华经典文学的意境美、情感美、韵律美与音乐美之中。
[1]荀子.劝学篇[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篇·第一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朱熹的读书方法[A]//语文学习方法大全[M].北京文学出版社.
[3]余映潮老师课型创新艺术例谈[A]//语文教学通讯[M].《语文教学通讯》出版社,2002.
[4]绝句一百首·序文[M].新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