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学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2013-12-12黄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4期
关键词:课文情感语文

黄莉

一、语文情感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一)语文情感教育的概念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而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由于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因此,语文情感教育是指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考虑认知因素外,还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们老师不仅要教学生语法、词句,还要帮助学生领会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形成更加全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程改革语文教育提出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课程目标,可见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另外,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情感手段把枯燥的知识重点加以情感强化,将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得知识。

(二)语文情感教育的内涵

1.注重社会生活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文应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注意联系当代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联系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可见,语文教育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育中,老师一味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只有考试重点,所有的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一个认识的误区:认为语文和现实生活毫无关系,在生活中也起不了作用,从而轻视语文。

由此,我们应将教材紧紧同实际生活相连,在教学中切入社会热点,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发表对生活的感受,指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这样课堂将不再枯燥,学生也能真正去关注社会。

2.展现人文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而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这就说明语文教材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将教材僵化地分解为知识点,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领悟其中的情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习了其中的思想内容,了解了作者的情感,同时还感悟到母语当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3.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

在家长、社会的双重压力下,学生只关心自己的成绩,漠视身边的一切。因此,我们教师在关心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语文课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心的平台。我们老师要在课文中给学生一定的情感暗示,将其引导向积极的情感,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快乐地学习。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本选取的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叙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情感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以积极的情感去品读课文。学生往往会更有兴趣去学习,而不只是单单地记住知识要点。例如在讲解《幼时记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趣事,在此情感氛围下,学生和作者产生了心灵的契合,他们往往也会更加积极地去学习这篇课文。在情感的渲染下,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课文,也更能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所谓文学鉴赏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想象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既然需要感受、体验,那必然少不了情感的参与。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将自己置于作者所处的位置,不断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在更好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学生也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例如在讲解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身体状况,鼓励学生将自己代入到文章中去,感受一下如果是自己残疾了,母亲是怎样用自己的爱默默地关心自己、照顾自己。然后再试试让学生回想一下,平时的生活中,母亲是怎样爱护自己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到伟大的母爱,而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来让学生体会。我认为,这种情感共鸣更能唤起学生珍惜母亲对自己的爱。同时,学生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三)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记忆

语文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外,还需要记忆一些名篇、名句和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记忆这些,在没有任何情感的理解下,那么这些记忆都只是暂时性的,很快就会忘记。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性地理解的话,那么学生接下来的记忆就会有一个情感的支撑,学生能够形象地掌握知识点,也就不会很快忘记。例如,老师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亲自体验词人和爱人的分别,不能相见时的悲伤、痛苦。通过景物的烘托、渲染,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离别的画面。那么学生在背诵这首词的时候就不是空洞的记背,而是通过脑中的画面深情地叙述。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记忆,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三、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途径

(一)教师带有感情地进入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文章本就是作者心灵的感悟以及编写者的情感体验,因此如果我们老师只是干巴巴地讲解课文而不带有一丝情感的话,那么学生在老师的讲解和引导下也只能是毫无感情地接受,自然也就体现不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语文老师在讲解每一篇课文前应该阅读大量的文学评论、美学以及历史方面的书籍,让自己对文章有一个深刻的体会。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带入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有感情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老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情境,利用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蕴蓄的情感,给学生以平等的姿态和老师对话,这样不仅有助于实施情感教育,也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体验情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教学手段不再只是通过一面黑板去向学生传授知识。随之而来的各种教学手段诸如视频、声音、道具等,它们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多元化、丰富化。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眼中的荷塘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向学生展示一些作者笔下荷塘的图片;接着再让学生静静聆听带有配乐的课文录音,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作者笔下的荷塘,真正地使其融入到这片荷塘中。这种直观的感受也许比空泛的讲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更有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

(三)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解那些情节性比较强的小说时,如《孔乙己》、《项链》等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一些词语的语气加强来体会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这样学生会更有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也能深刻了解人物的性格。

其次,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就一个问题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就不会局限学生的思维,通过这种头脑风暴的方式可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在讲解《项链》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认为马蒂尔德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可怜女人,她用她的青春为虚荣心买单;又有的学生认为马蒂尔德是一位信守承诺的女人,她虽然虚荣,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她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主人公有了全面的认识,而不会偏执地只看片面,同时也给自己如何为人处事上了生动的一课。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刘晓伟.情感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黄潮兴.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猜你喜欢

课文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
情感移植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