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神话角度的中西行为方式差异探究
2013-12-12张春蕾杨永春
张春蕾 杨永春
一、引言
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它是由远古时代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其中包括神的故事和神化的英雄传说,其产生表现了古代人民与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洪水神话作为原始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理解,从中可以透视出远古初民的原始思维方式和艰苦的生活状态。本文将从中西洪水神话出发,以中国古代神话及古希腊神话对比为例,通过研究其不同的洪水文化、洪水成因、人民对待洪水的态度以及洪水过后人类重生等方面得出中西文明在行为模式上的差异。
二、洪水灭世——中西神话的共同基础
和西方的诺亚方舟一样,中国上古和古希腊也都有大洪水的神话。中西方洪水神话不管情节多么曲折,细节有何不同,关于洪水的成因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即因人性的贪婪、作恶多端触怒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神遂降下大洪水以清洗地面肮脏的人类。
中国上古神话中记载,尧帝在位期间,社会风气腐化糜烂,道德败坏。人间的堕落令天帝震怒不已,他命令水神共工发起滔天洪水,意欲惩警人类、灭世重生。于是,瞬间大暴雨从天而降,山洪暴发,滚滚洪水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德国作家施瓦布(2011)所著的《希腊神话故事》中也有着类似的情节:青铜时代的人类犯下了很多罪行,他们傲慢无礼,不服从神的意志。宙斯因此极为气恼,而国王吕卡翁却蔑视宙斯,于是宙斯召集奥林匹斯的神族会议,考虑用洪水根除人类。宙斯将其他七风锁在埃俄罗斯山洞之中,只留南风制雨,加之海神波塞冬推波助澜,于是大雨降临世间,淹没了地面上的一切。人类蔑神的做法最终招致全人类的灭顶之灾。
从这些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发现洪水的共同起因:即天神对人类恶行不满,或者人类得罪了天神,于是天神降祸于人类,以洪水泛滥为惩罚。中西方洪水神话反映了在人类文明之前的洪荒年代,原始居民对自然规律了解甚少,在面对自然灾害尤其是大洪水时,只能无奈将其归结为神对人的惩罚,反应出了当时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无奈。那么在面临这个人类大灾祸的时候,古人们又做何反应呢?
三、抗争与避难——改造与规避
面对洪水,中国的洪水神话突出反映了古代人们的主动抗争的精神,而以神为本和以英雄为本的西方洪水神话以避难为主。
在中国上古神话中,大禹治水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他们认为洪水就是一种自然灾害,在对抗这种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有英雄人物带领大家一起想尽各种方法,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再苦再难也要重建家园,重塑社会秩序,表达了当时的人民向往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金麦田(2006)编著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全集典籍》中记载,大禹之前有天帝之孙鲧采取“堵”的方法,治水九年未能成功,后到天庭盗取息壤,治水虽有奇效,但终未能逃脱火神祝融的追杀,黄河特大的决提和鲧的死亡标志着其治水的彻底失败。鲧死后三年尸身不腐,以身为孕,用全部神力和精血聚化了继承人——大禹。大禹命里注定要继承父亲鲧的神力与遗志,因此他生下来就似乎一个身强体健的成年人。大禹明白了“堵不如疏”的道理,采用疏导的方法,再加上得到了河伯的水情图,大禹治水异常成功。共工战败逃跑和九天河里的孽龙、九妖十八怪的最终被屠杀成为大禹治水成功的标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流传了千年。
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因有父亲普罗米修斯(神)的提醒,丢卡利翁携妻皮拉登上早已准备好的船驶向帕尔纳索斯山成为世上仅存的人类。夫妇两人虔诚祈祷,信仰神灵,因此宙斯熄灭怒火召唤北风撤走乌云,天气放晴,洪水退却。
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远古时期,在人们还不充分了解大自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弱的情况下,中西方人们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改造生存环境:崇尚安居固守的中国古代先人不舍得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更倾向于原地改造;而本着流动民族特色的西方人在面临大灾时会根据实际情况规避恶劣环境、放弃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在迁徙中寻求新的出路。
四、人类“再生”——求稳与求变
中国远古神话中,女娲抟黄土造人,显示出了中国古代先民对土地的肯定和崇拜。应劭著的《风俗通》中有关女娲的一则短文:“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造人神话中就已经体现了阶级的差别。那些仿照神的模样捏出来的人为富贵者,而用树枝飞溅出来的泥浆变成的人为贫贱者。女娲没有赋予这些人神气,因此中国的真正的人类时代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虽经历了大洪水,但人类没有毁灭,继续繁衍。
古希腊神话记载,洪水暴发之前的人类是由普罗米修斯抟黄土所造。可是这些被爱神赋予精神、爱神赋予灵魂的留有 “神灵气息”(邹明,李方军,2011:228)的青铜时代的人类却在一夕之间全部被洪水吞噬,只留下被父亲警示的丢卡利翁夫妇。洪水第九天,大地苍凉一片,丢卡利翁夫妇难以生存,人类也可能绝种。于是二人听从女神忒弥斯的指示,把他们“母亲的骸骨扔到身后去”。二人明了大地是母亲,石头是骸骨,于是将石头向身后扔去。神奇的是,扔出去的石头开始变化,渐渐变化而成人形。丢卡利翁扔出的石头都变成了男人,皮拉扔出的石头都变成了女人。青铜时代结束,英雄时代,即真正的人类时代产生。
在中国,由女娲用泥土造人时所具有的“土性“和所产生的阶级差别在洪水之后到近代史之前基本没有什么改变,而国人也一直固守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求稳、即使有变化也强调稳中求变;而反观希腊,古希腊神话中造人——人类重生的记载体现出了古希腊人民的求变态度。希腊人经历了质的变化过程:由带有神灵气息接触天空的半人半神转变为带有自然气息的真正人类,由土质变为石质,西方人类就是在求变中发展。
五、农耕文明与航海文明——守旧与创新
一个国家文明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其自然条件。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古代尤其如此。中国的农耕文明与希腊的航海文明创造出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性格。多数人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会产生文化,而文化又反过来指导或改造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中国一面临海,三面与他国接壤,内陆开阔,这是典型的封闭式的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这种与外界半隔绝的状态容易养成中国人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的民族习性。黄河流域作为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远古人类的主要聚居地,黄河岸边正是女娲黄土造人传说的地点,黄河流域的肥沃土壤则是中华农业文化的根本,围绕着农耕经济,其上层的政治中心自然也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而产生。因此,中国人世代固守着这片肥沃的土地,过着相对安定的生活。而秦始皇修建长城抵御外敌,明朝重修长城甚至清代的闭关锁国等历史也再次证明了中国人尚传承、重内省、轻开拓的内向性行为模式。
整个西方文化发展源头古希腊则是处于地中海的一个岛国,炎热干燥的气候和贫瘠的土地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由于海通便利,陆上无法谋生的人便转而从事航海。对这个群体而言,商业、畜牧、航海成为了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在充满变数的大海上的求生与谋生养成了西方人崇尚流动、冒险和创新的思维。因此,重商的西方人崇尚开拓、掠夺、战争,逐渐形成了重汲取、求变化、广扩展和以殖民扩张和创新精神为主体的开放性行为模式。
六、结论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的洪水神话植根于不同的土壤。自然环境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会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文化特点,最终体现在洪水神话的不同上。中国近代以前,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洪水神话反映出了近代史前的中国人求稳、故步自守、重传承、轻开拓的内向型行为模式,而以航海文明为基础的古希腊洪水神话则反映出了西方人求变、冒险、重创新、求扩张的开放型行为模式。
[1]金麦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全集[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
[2](德)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宿晶.中西洪水神话的文化差异[J].山东大学,2009(02).
[4]邹明,李方军.中西洪水神话比较刍议[J].安徽文学,2011(2):227-229.
[5]应劭.风俗通[M].
[6]http://baike.soso.com/v156005.htm?ch=ch.bk.inner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