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树铮的教育思想
2013-12-12曹振强
曹振强
徐树铮出生于安徽萧县,①他父亲徐忠清 (字葵南)在1873年拔贡,②1一生以教书为业。葵南先生是当时徐州有名的老师。“当时相传,只要跟他读书,保证可以中举,所以学生非常之多……徐属八县里这一代的巨人,十有八九,都是他的学生”。②1由于他父亲的原因,徐树铮受到了很好的早期教育,三岁开始识字,加之聪慧过人,五六岁就被夸为“灵通”②213岁的时候徐树铮考中秀才,②4徐树铮少年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对于后来他的文化取向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国时期徐树铮在文化上与新文化相比显得“旧”,文化取向相对保守。徐树铮的儿子徐道邻在《视昔轩遗稿》序中说道:“他反对白话文,反对女子解放,他提倡读经,相信中国文化至上,他信仰中国的伦理观念,他喜欢做诗词古文,推崇遗老式的文人。”③这与徐树铮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不能说没有联系。
此外他还受到了桐城派文化的深刻影响。刘声木撰写的《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辑录的桐城派人物多达一千两百多人,而人物的编排方法则是按照师承关系,还有的是按照学术取向或者文学趋向的相同来编写。书中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中《桐城文学渊源考》的第四卷是以姚鼐为始,其中整卷多为姚氏弟子,徐树铮位列其中,归属于姚鼐一脉。可见徐树铮与姚鼐和桐城派之间在师承上、学术取向或者文学取向上有联系。
徐树铮与当时桐城派著名的文人、学者交往很多,如姚永概、马其昶、林纾、张謇等人,徐树铮与他们亦师亦友。徐树铮在北京时期经常与林纾、姚永概等人相聚,年谱记载:“先生和他所尊敬的几位老先生常常见面。他们每星期三晚上在一起吃馆子。参加的有林琴南纾,姚叔节永概……”④
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育理念上他提倡“尊经训”重“史籍”。徐树铮提倡“尊经训”,除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目的之外,认为经训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认为“经训”教育还有一定的社会功用,能够弥补法律的缺陷。他说:“稍明国情者,当有同见,盖吾国立政之始,创基于徳礼,与东西各国立政之创于法律者,迥不相同。立于徳礼者,以劝善为旨,起于先天,立于法律者以防恶为归,起于后天,人以法律为戒,耳目所及证据所指,自亦不敢为恶,若耳目所不及,证据所难指,则防不胜防矣。徳礼之政,则影衾屋漏,十目十手随之,慎独之严,恶念且不敢生,遑敢见之行事乎。又法律有对抵之义,恶施而恶报者不为罪,有罪亦以灭等论。徳礼之政则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尤而效之,罪且甚焉,故人皆兢兢自守,耻于为非,此吾国五千年政治至精至粹之诣,总寄诸经训之中。 ”⑤41
除上述原因外,徐树铮认为提倡经训教育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他说:“欧美不用我之经训,何以各臻强盛,彼自以科学哲学为教养。”⑤41这虽然也能使国家获得强盛,但是他认为:“吾国人口,括而略之曰四万万,读书识字者百分之一耳,此百分之一中。号新学,慕新化,能以新智新德及人者,度又不过其百分之一耳。守旧之顽夫,及不识字之村野,其所父传之子兄诏之弟,入门以孝弟为先,接物以和让为主者,皆经训之余膏剩馥所沾溉也。欲以万分一且未告成之力,强此服而习之安焉若素者万分万之力,屈而就我,其势顺乎?否乎?难乎?易乎?有成乎,无成乎,又可知矣。”⑤41
因此他把经训的教育放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认为社会清明和繁荣和经训教育密不可分。他说:“古昔圣王治世,庶政损益,代有因革,大经大法,则万世不敝。经训所垂,昭若日星,吾中国今日衰敝之极,舍尊尚经训外,别无返魂之药,足绩垂绝之气。”⑤40这是因为中国的经训教育能够使人与人交往更加和谐:“吾国经训之旨,恒求人心所同然,酌其中而剂其平,以定人与人交接之道。”⑤41而若是不注重经训教育,那么就会“大重大效,小重小效,及其衰也又无不以行悖经训,民德日漓,为因若秦若南北若五季若辽金元,不知尊经,则倾覆之骤离乱之惨,至今谈者犹不能不为之扼腕叹息也。其间五胡十六国,纷然并起,朝篡立而夕被弑,报施转瞬,争夺频仍,吾民流离贫苦,更不能忍闻问”。⑤40
徐树铮一开始对史学教育是不太重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认为经学教育已经涵盖了史学教育;二是,西方各国除单独的历史学专业外,对历史教育也不是很重视。他认为:“吾国史乘体裁,或编年,或断代,或纪事,凡事局成败之原,人物臧否之微,记载至详,无不原本经训,示人以法戒,于外邦史体,仅述既往之迹,告人以废兴代嬗大略者,大有死活之分,东西各邦学校非专攻史学者,大率以历史一门列为次要之课,吾国不假思索,人云亦云,亦即列之次要课中,吾始创正志中学时,未见其深,历史亦置次要。”⑤42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他的想法开始转变并且重视历史教育。他说:“商量旧学,默察世变,始觉吾人知向古贤中求师友,以规东一已之身心,能略言治乱存亡之故,洞天下之症结,实以前史之所饷遗为多,盖史以证经,经训得史而愈有徽,故不可不列为至要之课,课本尤不可改用外史体例。”⑤42总体而言徐树铮的历史学教学是对经学的辅正。
徐树铮作为桐城派后期的人物,他学问好又聪明好学。在民国时期,他虽然没有开风气之先的思想,但是他却是一位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他一直关注教育,重视并热衷教育事业并且付诸实践,民国四年(1905年),36岁的徐树铮刚刚升任陆军部次长就在北京创办了正志中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在这二十年间的时间,中国的知识分子正好划分两代。前代受传统影响,深而不能遽然摆脱;后代受西式教育,已不再为传统范围。⑥徐树铮自小受到传统的家庭教育,加之成人之后,又受到桐城文化的深刻影响,毫无疑问,徐树铮在文化上属于前一代人,但同时又受到西式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教育思想上即保守又独具特色。
注释
①民国时期萧县属于江苏徐州.
② 王云五.民国徐又铮先生树铮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1.
③ 徐道邻.民国徐树铮先生文集年谱合刊[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9:52.
④ 王云五.民国徐又铮先生树铮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1:33.
⑤ 徐树铮.建国诠真[M].1921.
⑥ 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