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4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2013-12-11刘先炎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1期
关键词:卡松丙酸变异性

刘先炎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属于一种哮喘的潜在形式,若没有得到有效处理,40%以上可进展为典型哮喘。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8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皆符合中华医学会中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08试行)》的诊断标准[1],男45例,女35例,年龄2~13岁,中位年龄为(6.4±1.2)岁,病程为1~18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给予口服氯雷他定与硫酸特布他林治疗,其用法用量如下:氯雷他定2~6岁患儿5 mg/d,6~14岁10 mg/d,1次/d;硫酸特布他林0.065 mg/(kg·次),每次总量不超过1.25 mg,3次/d,持续使用至咳嗽症状缓解后给予停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250 μg/d,分2次,至咳嗽症状缓解后常规治疗停止使用,继续使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维持治疗3个月,往后剂量减为125 μg/d,1次/d,总疗程12个月[2]。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中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08试行)》。显效:经治疗后咳嗽、咳痰的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显著缓解,运动后无加重,对正常工作、生活无影响。有效:经治疗2周咳嗽、咳痰的症状及体征有好转,偶见在清晨、夜间及运动后有加重,在剧烈运动后临床症状会加重。无效:经治疗超过2周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皆无改善甚至加重,运动受限,对正常工作与睡眠造成严重影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取t检验;本组疗效、远期复发率的数据经过卡方软件V 1.61版本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取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远期复发1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无不良反应出现,远期复发6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治疗效果、远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PEF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远期复发情况比较 例(%)

表2 两组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d

表2 两组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d

组别 咳嗽症状缓解时间 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n=40)3.9±1.46.2±1.8对照组(n=40)5.5±1.69.1±2.0 t值8.46129.0028 P值<0.05<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通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总有效率达92.5%,远期复发仅为2.5%,且经治疗后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及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常规治疗缩短,肺功能的指标明显得到改善,与常规治疗相比占有明显优势。主要是由于丙酸氟替卡松作为一种基于雄甾烷的三氟糖皮质类激素药物,有较高的治疗指数与非常强的抗炎活性,约为丁地去炎松(BUD)抗炎强度的两倍,约为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抗炎强度的四倍,因为能够显著地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疗效显著,同时由于其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吸入激素类药物,因此,其药物副反应方面明显对比传统皮质类激素要低,属于近年来临床上用于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3]。虽然小剂量使用皮质类激素吸入治疗,一般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会造成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存在导致儿童鹅口疮和声音嘶哑等局部不良反应出现,因此,治疗期间应指导儿童进行充分和及时有效的漱口,预防不良反应出现[4-5]。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远期复发,改善肺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较为安全可靠的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PEF比较(±s)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PEF比较(±s) %

*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FEV1PEF观察组(n=40) 治疗前83±885±7治疗后95±9*△99±10*△对照组(n=40) 治疗前83±885±8治疗后81±683±6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8,59(46):104-107.

[2] 毛丽赟.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5):157-158.

[3] 陈春兰.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2(11):40-42.

[4]陈美红.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66.

[5]关志东.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87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76-77.

猜你喜欢

卡松丙酸变异性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饲料中丙酸、丙酸盐的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从三焦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探讨
食醋固态发酵中丙酸含量变化及生成机理研究
异噻唑啉酮对土壤微生物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初探①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