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研究的地理学视角:福利地理分析
2013-12-10张仁开
张仁开
近10年来,民生问题日益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和核心,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就是对社会福利的追求。从地理学角度来考察和研究社会福利问题,即为福利地理分析。福利地理分析最早产生于1960~197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国家特别是诸如美国、英国等高福利国家的福利地理研究已相当深入,[1-8]而在我国却刚刚起步,除李小建在其主编的《经济地理学》一书中提到“福利地理学(Welfare Geography)研究”一词并作相关介绍外,[9]国内地理学界对福利地理分析的专门论述还比较少。[10]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福利地理研究将成为我国地理学一个崭新的领域,因而对福利地理学进行探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基于此,本文拟就福利地理学的产生背景、学科基础、理论分析工具和主要研究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论述。
一、福利地理分析产生的背景
1950年代,针对地理学研究忽视“人”这个主体的倾向,一些西方地理学家受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加强了对人和社会的考察,以人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及其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因素,出现了地理学研究的人文化趋势。[11-14]在这种趋势下,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工作者开始关注诸如饥饿、贫困、种族歧视、财富分配不均、犯罪等人类社会福利问题,并认为这些问题是社会制度等非地理因素和地域差异性等地理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冲突和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的不平衡问题的加剧,人们开始反思社会发展的传统模式,一些经济地理工作者也将社会平等观念与效率最佳原则等福利经济学理念引入经济地理学研究之中,这些都促使经济地理研究关注社会福利问题。在此背景下,伴随着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化趋势以及福利经济学对地域空间系统不平衡问题的关注,福利地理分析的方法和理念开始为学术界所重视。
二、福利地理分析产生的学科基础
福利是经济学和社会学传统研究领域。西方福利经济学奠基者皮古(A.C.Pigou)认为福利(Welfare)是指特定福利主体所获得的效用水平或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福利”一词包涵着极广泛的内容,如自由、公平、安全、友谊、家庭幸福等。美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经济学的性质和任务应当包括对人类社会成员的经济福利的考察。[14-16]经济学对人类社会平等与财富公平分配等社会福利问题的关注直接促成了福利经济学的产生。福利经济学强调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经济地理学将这一思想引入地域空间系统研究之中,力求地域空间系统福利最大化,于是形成了福利地理分析理念。因此,福利地理学是地理学引入福利经济学理念分析福利主体(包括个人或社会群体以及地理区域,如城市、居民点、工业区位等)在地域空间系统中达到最佳福利水平而形成的,是经济地理学社会化和福利经济学人性化的结果,其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和区域科学等多种学科,是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见图1)。
图1 福利地理分析的学科基础
三、福利地理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工具
福利地理研究借用福利经济学若干理论如经济外部性和社会福利函数分析福利主体在地域空间系统中的福利水平,并且强调效率是福利分析的惟一目标,而效率大小或福利水平高低与经济外部性和社会福利函数密切相关。
(一)理论基础——经济外部性
经济外部性(economics externalities)指经济活动产生的而价格机制并不包含的利润或成本,又叫经济的外部效应和邻舍效应(neighbourhood effects),它是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影响称为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cs),消极的影响叫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ics)。[13]经济外部性会导致福利分配与成本承担的不公平性,如空气污染和噪音应该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但却并没有在产品的市场价格中反映出来,[9]这样,便使得某些福利主体比另外一些福利主体承担了更多的外部成本,即一些福利主体将应当由自己承担的成本转嫁于他人,这与福利经济学的公平理念不相符。按照福利经济学观点,经济外部性特别是外部不经济会妨碍社会福利达到最佳。而地域空间的经济外部性根源于地理区域的整体性、差异性和普遍联系性,因此,福利地理研究就是力图在地域空间系统内消除外部不经济以实现人类社会福利最佳。
(二)理论工具——社会福利函数
为了度量福利主体(可以是个人或社会群体,也可以是地理区域,如城市、居民区、工业区位等)所达到的社会福利水平,福利地理分析引入了福利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函数。该函数将社会福利水平量化为不同类型的福利客体的函数关系,用福利主体所体验或感受到的正效用和负效用的加权算术和表示其获得的总福利。社会福利函数[9,13,14]一般的述为方程方式(1),其中W表示福利主体所获得的总福利,n表示福利主体个数,k表示福利客体个数,Un表示第n个福利主体所获得的福利水平,uk表示第k个福利客体给予福利主体的正效用或负效用,在实际应用中,正效用习惯上用“+”表示,负效用一般地用“-”表示,不同效用水平赋予不同权重。
四、福利地理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经济地理活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活动的普遍联系性以及地理区域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任何经济地理活动都会产生经济外部性,即任何经济地理活动都会对社会福利产生影响,因此如何消除不良经济外部性(外部不经济),即如何进行诸如地理选址、城市和区域规划、产业布局等经济地理活动以达到地域空间系统福利最佳就成为福利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下面以工业区位为例对此加以说明。[7-9]
根据福利最佳原则,最优工业区位应为净福利最大区位,而最大净福利可以通过社会福利函数分析得出。假定某一工业区位对两个区域A1和A2的福利产生影响,则根据社会福利函数知其总福利应为:
式(2)中,A1、A2的福利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既可以是工业总产值、收入分布系数、失业水平和外部不经济的综合值,也可以是多种经济和社会条件数据指标的综合指标,这里假定为区域人均收入且将式(2)具体化为:
其中,a和m分别为A1与A2的权重且假设社会福利函数为线性的,则根据此公式可以绘出福利图式(见图2)。图中直线L1表示最大福利等值线,曲线L2表示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根据西方经济学均衡理论,净福利最大点是最大福利等值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相切点EO,该点对应的区位即为最优工业区位。
图2 社会福利图式
(二)对人类社会问题的关注
福利地理分析正是地理学对诸如犯罪、贫困、种族歧视、社会不公平、环境污染等人类社会福利问题关注而形成的,因此对这些问题持续深入研究,也成为福利地理分析的一个主要领域。本文仅以环境问题为例作人地系统的福利地理分析。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在地域空间上构成所谓的人地系统,从宏观层面看,该系统只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两个福利主体,因此其总福利完全取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各自所得福利。现假定:第一,人地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系统存在,除系统中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产生经济外部性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外在影响;第二,人类社会在利用自然环境为自己服务过程中所得到的福利为U人,自然环境因为人类社会的作用而反馈给人类社会的福利为U地;第三,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福利函数关系为线性相关的,即人地系统的总福利函数为一个线性函数;第四,人地系统的临界总福利为U0,所谓临界总福利是指环境问题还未产生但即将产生时人地系统的总福利,也就是不超过环境最大承受能力的最大福利水平。根据所作假设,从人类社会角度看,U人为正效用,记为(+U人),U地为负效用,记为(-U地),由此人地系统的总福利可以表示为:W=a(+U人)+b(-U地),并简化为:
根据式(4),对人地系统总福利作如下分析:
当W=aU人-bU地<U0时,说明人地系统总福利未达到最佳,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不充分,自然环境尚处于原生或次生状态,此时虽未产生环境问题,但由于福利未至最佳,因而是不可取的。
当W=aU人-bU地>U0时,说明人地系统总福利已超过临界总福利水平,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索取过度,自然环境对人类实施报复,产生了环境问题。
当W=aU人-bU地=U0时,此时人地系统总福利达到最佳,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维持着良性动态平衡,这种状态即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目前,国内学界对福利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少且零散,随着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推进,加强福利地理学研究,有助于重新思考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科学评价个人福利状况以及测评与调控区域福利差异等现实问题,为民生福利测评和调控提供理论基础,这必将受到学界的广泛讨论、探究以及国家政策的高度关注。[10]
[1]Smith D M.Human Geography:A Welfare Approach[M].London:Edward Arnold,1977.
[2]Nath S K.A Perspective of Welfare Economic[M].London:Macmillan,1973.
[3]Coates B E,Johnston R J,Knox P L.Geography and Inequality[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4]Smith D M.The Geography of Social Well-being in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McGraw-Hill,1973.
[5]Krishna M.Determinants of human well-being[M].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2003.
[6]Des Gasper,陆丽娜.人类福利:概念和概念化[J].世界经济文汇,2005,(3).
[7]Smith D M.Human geography:a welfare approach[M].London:Edward,1997.
[8]Smith D M.Industrial location:an economic geographical annlysis.2eden[M].New York:John wiley&Sons,1981.
[9]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王圣云,沈玉芳.从福利地理学到福祉地理学:研究范式重构[J].世界地理研究,2011.
[11]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陈国阶.论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地理科学,2003,23(2).
[13]葛全胜,吴绍洪,朱立平.21世纪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地理研究,2003,22(4).
[14]苗长虹,王兵.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J].经济地理,2003,23(5).
[15]丁冰.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6]何力武.新经济地理学福利分析进展回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