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本小说与潮州歌册
——简论说唱文学对话本小说的因革

2013-12-10··

明清小说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潮州小说

··

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二拍”(《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明末至清代最著名的话本小说集,因其既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又蕴含着深厚的时代特色,出版后即得以迅速传播,对后代的小说、戏曲等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程国赋先生统计,“三言”、“二拍”的清代选本达14种之多,而改编方面,共有86篇小说在后世被改编,占全部小说的43%,共出现126篇改编作品,其中杂剧32篇,传奇76篇,两者共108篇,占改编作品总数的85.7%。还有一些与“三言”、“二拍”题材相关,但尚未能确定的作品没有统计在内。而且,程著的统计尚不包括木鱼书、潮州歌册等说唱文学。本文将要讨论的是从清代开始在潮汕地区广泛流传的说唱文学潮州歌册对话本小说的改编情况。

一、与话本同题材的潮州歌册

潮州歌册改编的话本皆来自“三言”、“二拍”,更明确地说是来自“三言”、“二拍”的选本《今古奇观》。目前所知,与话本小说同题材的歌册共十种,其题材来源关系如下:

潮州歌册话本小说所载话本集双生贵子刘元普双生贵子《拍案惊奇》卷二十(题目作:李克让竟达空函,刘元普双生贵子)、《今古奇观》卷十八竹箭误女秀才移花接木《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题目作: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今古奇观》卷十八行乐图滕大尹鬼断家私《喻世明言》卷十、《今古奇观》卷三再合鸳鸯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喻世明言》卷十七、《今古奇观》卷三十四珍珠衫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喻世明言》卷一、《今古奇观》卷二十三卖油郎卖油郎独占花魁《醒世恒言》卷三、《今古奇观》卷七三合奇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醒世恒言》卷八、《今古奇观》卷二十八白扇记张廷秀逃生救父《醒世恒言》卷二十琼花图隋炀帝逸游召谴《醒世恒言》卷十四玉沙赫大卿遗恨鸳鸯绦《醒世恒言》卷十五

其他七种歌册从内容与结构来看,皆改编自话本小说,而且这七篇话本皆来自于“三言”、“二拍”,这与“三言”、“二拍”在话本小说史上的地位有关。“三言”、“二拍”由宋元话本、明代话本以及编纂者个人所创作的拟话本组成,冯梦龙、凌濛初在编纂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润色,现存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话本小说多集中于此二书。另外,歌册所改编的七种话本,皆同时收录于《今古奇观》,从上面十篇作品的情况来看,歌册应是据《今古奇观》所选话本改编,这种现象与“三言”、“二拍”的出版与传播有密切关系。

“三言”及《二刻拍案惊奇》的刊印主要集中于明末,而《拍案惊奇》在清代的刻本比较多,因此清代所列焚毁小说书目,只提到《拍案惊奇》及“三言”、“二拍”的选本《今古奇观》,而未提及“三言”及《二刻拍案惊奇》。直到20世纪初,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时,仍未见《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可见清代“三言”、“二拍”的流传并不广泛,其原因有二:一是清朝的禁书政策,从中央至地方对所谓的“淫词小说”皆严加禁止,“三言”、“二拍”中存在一些色情描写,故被禁止传播;二是出现了“三言”、“二拍”的选本《今古奇观》,因其所选篇目大多现实性较强,且文字经过修饰、润色,故其刊刻后,即迅速流行,取代了“三言”、“二拍”的地位。

从“三言”、“二拍”的传播过程来看,潮州歌册据以改编的直接底本应来自《今古奇观》。《今古奇观》,原名《古今奇观》,一名《喻世明言二刻》,为明末拟话本选集,共40卷,每卷一回,题抱瓮老人编,皆选自“三言”、“二拍”。《今古奇观》影响深远,有清一代,几乎取代了“三言”、“二拍”的地位和影响,这从清代禁书目录中也可见一斑。《今古奇观》在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浙江湖州、清代苏州及清同治七年(1868)丁日昌等的查禁书目中,以“淫词小说”之名被抽禁。抽禁的具体篇目并无明确记载,但据佛山书坊翻刻本《绣像今古奇观》(天宝楼刻本)一书可略知端倪。该翻刻本在目录末题“奉宪抽禁:卖油郎独占花魁、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唐解元玩世出奇、女秀才移花接木、王娇鸾百年长恨、赵县君乔送黄柑子、夸妙术丹客提金”。有意思的是,此八篇被抽禁的作品中,有四篇被改编为潮州歌册,可见当时受民众欢迎的作品面对法令的禁止,也会变换形式继续传播。

从题材内容来看,潮州歌册所选择改编的作品,皆为情爱婚姻和公案题材。情爱婚姻题材讲述青年男女情爱婚姻的悲欢离合与奇特曲折的经历,公案题材描述耸人听闻的犯罪事件,着力展现充满离奇色彩的办案过程,两者皆具有深厚的市井味,一直是通俗小说、传统戏曲、说唱艺术等各种俗文学体裁最为偏爱的题材类型。

从潮州歌册版本行款来看,《行乐图》、《三合奇》、《双生贵子》、《再合鸳鸯》四种皆为半页七行,《卖油郎》、《竹箭误》两种为半页八行,《珍珠衫》为半页十行,绝大多数字距较宽,字体端正,字迹清晰,应该是早期刻版较为严谨认真的本子。从藏板的落款来看,除《竹箭误》已被挖空外,《卖油郎》题为“府前街吴家瑞文堂藏板”、《珍珠衫》题为“潮安城府前街老万利藏板”,其他四种皆题“潮城大街四进士亭脚李家万利号藏板”,李万利书坊于1922年前后从潮城大街迁至府前街,由此可见,歌册改编话本并刻版印制主要集中在1920年代之前。

二、话本小说对潮州歌册的影响

话本小说对潮州歌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话本小说为潮州歌册提供了完整的叙事框架

潮州歌册的情节展开顺序完全以话本小说为依据,甚至有些文词直接袭用话本。以《滕大尹鬼断家私》与《行乐图》中的相关片段为例:

话本

①每年十月间,倪太守亲往庄上收租,整月的住下。庄户人家,肥鸡美酒,尽他受用。那一年又去住了几日。偶然一日,午后无事,绕庄闲步,观看野景,忽然见一个女子,同着一个白发婆婆,向溪边石上捣衣。那女子虽然村庄打扮,颇有几分姿色:

②发同漆黑,眼若波明。纤纤十指似栽葱,曲曲双眉如抹黛。随常布帛,俏身躯赛着绫罗;点景野花,美丰仪不须钗钿。五短身材偏有趣,二八年纪正当时。

③倪太守老兴勃发,看得呆了。④那女子捣衣已毕,随着老婆婆而走。那老儿留心观看,只见他走过数家,进一个小小白篱笆门内去了。倪太守连忙转身,唤管庄的来对他说,⑤如此如此,⑥教他访那女子跟脚,曾否许人:“若是没有人家时,我要娶他为妾,未知他肯否?”⑦管庄的巴不得奉承家主,领命便去。原来那女子姓梅,父亲也是个府学秀才,因幼年父母双亡,在外婆身边居住,年一十七岁,尚未许人。

⑧管庄的访得的实了,就与那老婆婆说:“我家老爷见你孙女儿生得齐整,意欲聘为偏房。虽说是做小,老奶奶去世已久,上面并无人拘管,嫁得成时,丰衣足食,自不须提;连你老人家年常衣服茶米,都是我家照顾,临终还得个好断送。只怕你老人家没福。”(话本《滕大尹鬼断家私》)

歌册

①每年在只十月间,倪爷亲自往庄中,去共庄户收租粟,庄户刣鸡待伊人,肥鸡美酒敬奉伊,太守在庄住数天。偶然一日身无事,出庄闲行一片时,观看野景望山头,青山叠叠水长流。忽然见有一女子,同一妈妈年岁高,两鬓头发白如丝,二人在许长江墘,坐在石中洗衫裤。倪爷见那少女儿,村庄打扮美无双:

②毛与黑漆一般同,面如桃花免染淡,柘榴嘴齿珠唇红,十指尖尖如姜芽,眼若波明似春星,双眉又如初旬月。身穿粗衣箔人家,富女虽穿绫罗丝,谁可比及此女儿,五短身材观不厌,二八年纪正当时。

③太守虽然年纪高,看此女子起兴头,不知他是谁家女,跕〔站〕定看到不开交。不怕人笑不正经,不怕人笑老不仁,不怕人笑无廉耻,痴痴呆呆不起身。④看到娘子洗衫完,妈孙二人同回还,倪爷随后兑去看,看伊行到厝仔中,看伊妈孙进入门,倪爷彼时正回庄,就唤庄丁前来问,老爷欲问尔短长。⑤方才我到长江边,见一洗衫少女儿,同一白发老头妇,伊返我跟他返员〔圆〕,离此不远第五家,见他进内我心青。⑥岂知他是谁家女,不知岂有领人茶,若有配亲言勿持,若未许配人为妻,我欲娶他来继后,他亦不嫌我老年,聘金加减我愿听。⑦庄丁一言禀老爷,此女详细我知道,父是秀才梅成名,无男单生此女儿,名字叫做梅月枝,今年亦有十七岁。父母双亡无依棲,来在外妈个家中,外妈姓周孤身人,妈孙二人用针指,度日全在用手工,知伊未有配人亲。老爷若欲娶伊身,待我小人来去说,包管亲事随即成。倪爷听说喜心中,尔共老爷做媒人,事成自然重赏尔。⑧庄丁阿正从命言,一直就到周家来,入内呾乞周妈知,是尔老人福分到。周妈听着心疑猜,开言回答阿正兄,福从何来呾我听。今日年老又无子,只有待死稳心情,有子有孙会发财,可享老福情可知,只存一个外孙女,问尔好从何处来。

⑨庄丁赖阿正,言说周妈听,好尔外孙女,花容月貌佳。城内倪太守,是我田主爹,家资又巨富,为人好心情,奶奶早去世,讨租到只行,见尔令孙女,一貌无人赢,欲娶去继后。尔若肯相听,嫁伊做奶奶,岂不是香名,丰衣共足食,连尔好名声,做了外老太,终身靠倪爷。衣服共钱米,照顾尔免惊,尔亦百年后,送尔上山行,岂不老福到。尔若将我听,我对老爷说,送聘定亲情。(潮州歌册《行乐图》)

①④⑥部分话本与歌册的叙事内容与方式基本一致,甚至在用词方面,歌册也多袭用话本,只是歌册将话本的散文形式转为韵文;②话本中描写外貌的骈体文,歌册将其改为整齐的七言韵文,融入整个叙述过程中;③话本的描写相对简单很多,歌册的描写更加详细,并且融入了改编者的感想;⑤话本在重述前文相关内容时常用“如此如此”等文词一笔带过,这说明“三言”、“二拍”等话本作品虽保持着某些说书活动的痕迹,但其编撰已尽量避免简单的重复,比较案头化、规范化和文人化,歌册则仍然以口头传播为主,为便于听众的接受和理解,常有重复的内容出现,只是变换一下句式,如用五五句式,或三三四句式等。⑦叙述者发生了变化,话本以模仿说书人的语气来展开,而歌册则由故事中人物庄丁来叙述。变换叙述者的方法在歌册中大量运用,此歌册在描述滕大尹断通奸案时,作案过程话本也以说书人的语气陈述,歌册则转用作案者成大自述。⑧话本中从“领命便去”就直接过渡到“访得的实了”,叙事方式跳跃,这是话本走向案头化的体现,追求简明扼要的效果,留下空白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加以串联;歌册则因以口头为主要传播方式,注意叙事的完整性、连贯性,故常将话本所省略的过程加以补充。⑨歌册将话本的散文形式改成“五五句式”,歌册为了突显某些重要的对话段落,如一些重要的对话、陈述等,常使用改变句式的方式。从以上比较可见,话本改编为歌册后,情节依然保持话本的展开模式,但将散文体改为韵文体,在文词方面也有调整。

(二)话本小说丰富了歌册人物情感描写技巧

相对于宋元话本将叙事的重点放在故事情节上,明代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更注重故事、人物、主题的紧密结合,为突显故事的人物与主题,明代话本的“场景化描绘更加细腻精致、细节描写大量增加,注意对人物行动过程的详尽展示和人物心理情感细致入微的刻画”。歌册撰写者在改编话本小说时,也将这些描写技巧直接移用过来。如话本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描写王三巧错认陈商为蒋兴哥的场面:

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话,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直到二月初旬,椿树发芽,不见些动静。三巧儿思想丈夫临行之约,愈加心慌,一日几遍,向外探望。也是合当有事,遇着这个后生。……三巧儿远远瞧见,只道是他丈夫回了,揭开帘子,定睛而看。陈大郎抬头,望见楼上一个年少的美妇人,目不转睛的。只道心上喜欢了他,也对着楼上丢个眼色。谁知两个都错认了。三巧儿见不是丈夫,羞得两颊通红,忙忙把窗儿拽转,跑在后楼,靠着床沿上坐着,兀自心头突突的跳一个不住。谁知陈大郎的一片精魂,早被妇人眼光摄上去了,回到下处,心心念念的放他不下。肚里想道:“家中妻子虽有些颜色,怎比得妇人一半?欲得通个情款,争奈无门可入。若得谋他一宿,就消花这些本钱,也不枉为人在世!”叹了几口气,忽然想起大市街东巷有个卖珠子的薛婆,曾与他做过交易。“这婆子能言快语;况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认得。须是与他商议,定有道理。”

此段场景主要描写王三巧和陈商(陈大郎)的外在言行和内在思想情感的波动,且将描写的重点放在人物内心活动上。歌册在改编时,以韵文体的形式完全借用了此种写法,甚至有所拓展:

王氏闻言喜心机,送还先生卦金钱,自己上楼心欢喜,信他之卦心意痴,想君早晚必回身,日日仰望君信音,所为望梅龙〔能〕止渴,画饼充饥枉费心。一日望过一日间,月尽不见君形田〔藏〕,至于月初还未返,去开楼窗望官人,意欲望君归返员〔圆〕,望出个祸大如天。遇一少年风流客……王氏在楼望君身,看见一人面前来,恰似吾夫个形骸,离远看来无差错,忽然之间到楼前,揭开帘子细看君,手托香腮笑吧呅。大郎行来到楼下,抬头一望失三云〔魂〕,吾观楼上美佳人,无非仙女离月宫,看他有意忆着吾,对吾观望眼传情,住步不行有主张,丢个眼色去看娘。谁知两人俱错认,王氏误君回家乡,正有揭帘看官人,认着不是面红红,真正羞耻令人笑,快快关窗话不言。谁知楼下陈大郎,见他放帘闭窗门,不见美人的容貌,云〔魂〕消魄散心头酸。他定有意在吾身,将眼传情吾知因,亦无佳音赐吾闻,男女授受不相亲,兀探无聊归返员〔圆〕,回到馆中费心机。楼中美女颜如玉,吾家妻子难比伊,比伊一半差不多,这般姿色世间无,况伊有心忆着吾,无门可入是如何。若得谋他来成双,钱艮〔银〕费尽心亦甘,左思右想无一计,再得此女来仝房。未知此楼谁人个,美妇谁家之女孩,忽然想有一条计,待吾速速来安排。有个找珠婆子身,人叫薛婆吾知因,这个珠婆实能干,口如刈纸大才能,伊身又是本处人,每日卖珠街巷中。值家值处尽知道,共伊商议只形藏,谅他必然有计施,就只一计来张迟。

在一些篇章中,歌册对人物的思想流动和情感状态的描绘甚至比话本小说更加细腻、深入。如《滕大尹鬼断家私》中述至倪太守往庄园收租时,看中一梅姓女子,欲纳其为妾,即派管庄园的至其家中说合,女子的外婆对此事的反应话本描写仅有一句话:“老婆婆听得花锦似一片说话,即时依允。”片言未及女子的回应。歌册《行乐图》则有一段落描写两者的对话及思想活动,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丰满:

周妈听着只话言,虽然欢喜在心中,犹想孙女年十七,欲将伊来嫁老翁,只恐甥女不喜欢,暗共月枝说千般。今日有个倪太守,当初做过知府官,欲来求亲我孙儿,将尔娶去为继妻,又有照顾尔妈妈,尔妈想来合心机。只恐奴尔不合心,伊人年老尔年轻,我正不敢自主意,只遭亦与尔同寅,妈就快快应承依,故此正问我孙儿,奴尔若不嫌他老,妈就敢收他聘仪。月枝是个贤孝人,况伊父亲在日间,乃是黌门个秀士,亦有教训向女言,三从四德伊尽知,亦晓纲常无乱来,又晓廉耻识贵贱,对亲亦欲好门眉〔楣〕。他虽是个老年人,黄堂知府名声香,过门就是做阿奶,况伊富盖一县中,若是命好生男儿,好分家业享晚年。月枝应妈有一句,孙女自细尔扶持,定亲由在妈一人。周妈见孙肯听言,欢喜就共正兄呾,我的孙女喜心中,叫伊择日送聘仪,正兄快快就返员〔圆〕。

歌册此段内容既点明周妈的内心意图,也叙述其对此门亲事的疑虑,同时描写到月枝的心理感受,因此在人物刻画方面更显细腻。

三、潮州歌册改编时对话本的改动

(一)歌册对话本结构的调整

话本小说一般包括篇首诗、入话、头回、正话、结语和篇尾诗六部分,歌册改编时,除保留其主干正话及篇尾诗外,其他部分皆删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头回朱买臣休妻故事,《女秀才移花接木》中头回书生孟沂遇薛涛鬼魂故事,等等,在话本中占较大篇幅的引导性故事,歌册皆已删除。此做法应是因两种艺术形式文体性质的差异而作出的调整。

韵文方面。话本小说的正话由散文和韵文(诗词、偶句、骈体文等)两部分构成,以散文形式来叙述故事,韵文即用来描写景物和场面,或者描写人物外貌与服饰。歌册以韵文为主体,偶尔夹有说白,其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皆用韵文。歌册在改编话本时,将其韵文部分绝大多数删除,余者一部分变化句式融入歌册中,一部分直接移用于歌册中,此类移用的韵文是歌册直接改编自话本的明证。潮州歌册对话本中韵文的处理见下表:

名称话本正话韵文歌册处理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诗3,偶句4,赋赞2留诗1、偶句2滕大尹鬼断家私诗6,词1,偶句3,赋赞1留诗2,赋赞改为七字句刘元普双生贵子诗7,偶句5,赋赞3留诗1、偶句1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诗8,词1,偶句14,赋赞2留诗3、偶句2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诗5,偶句2,赋赞1留诗1卖油郎独占花魁诗5,词5,偶句14,赋赞2全部删除女秀才移花接木诗2,词1,偶句1,赋赞1赋赞改为“三三四”句式,留诗1首

(二)歌册删除话本一些解释性、评论性或者介绍性的段落

话本小说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经常插入一些解释性、评论性、介绍性的段落,对其中的某些问题进一步阐释,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刘四妈关于从良不同之处的大段叙述、《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关于“团头”的解释,歌册将前者完全删除,后者将“团头”直接改为“丐首”,删去解释性文字。话本中一些以说书人口吻引入的评论性或介绍性文字,歌册也一并删除,如《女秀才移花接木》中,讲到闻俊卿女扮男装进京寻旧友救父,途中在客店歇息,见一女子于窗口观望:

歌册将“看官……那里放在心上”此段文字尽数删去,仅以“世间有此美佳人,可惜妾是妇人身,若是来生做男子,一定与伊细言陈”带过。话本中由“看官”、“说话的”、“看官有所不知”等引起的阐释评论性话语比比皆是,主要作用是解释作品中人物从他们的角度无法解释,而读者又需要了解的叙事因素和环节,但此类评论往往会影响情节的连贯性,故歌册删除了此类内容,以防止叙事出现中断,影响听者的接受。

(三)歌册对话本重要情节的删改

歌册在改编时,为突显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会对话本的情节进行一定的删改。以《滕大尹鬼断家私》和《行乐图》为例,话本中写到倪太守临终前将所有家产皆给大儿子善继,分给小儿子善述的财产仅能维持生存,善述之母梅氏与倪太守哭诉:

整个故事中,这是梅氏惟一的一次反抗,从中可见其爱子心切和对日后生活的担忧。歌册将此段内容全部删去,应是改编者认为这样的描写与梅氏温良贤淑的性格不协调。

(四)歌册在情节方面对话本也有所丰富

潮州歌册除对话本进行一定的删减外,在一些情节上也有所增添、丰富。先来看一下话本与歌册在篇幅上的比较(话本只计正话部分;篇名上者为话本,下者为歌册):

1357篇名字数(万字)乔太守乱点鸳鸯谱1.6三合奇2.3刘元普双生贵子1.4双生贵子2.2金玉奴棒打薄情郎0.5再合鸳鸯1.5女秀才移花接木1.7竹箭误3.5 246篇名字数(万字)滕大尹鬼断家私1.1行乐图1.5蒋兴哥重会珍珠衫2.1珍珠衫3.2卖油郎独占花魁2.4卖油郎2.5

从篇幅的比较可以看出,歌册在改编话本时,篇幅皆有所增加,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歌册有较多的重复性叙述

歌册因以口头传唱为主,为加深特定情节在听者脑海里的印象,多作重复性的叙述是有必要的。歌册中人物常重复讲述其经历或转述相关内容。话本《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孙家养娘受孙寡妇之托至刘家探视刘璞病情回来后,向孙寡妇禀告相关情况,仅用“将上项事说与主母”带过,歌册《三合奇》即用“三三四”句式来说明探视过程:

以此种方式转述的内容,歌册中尚多,此处不赘。

(2)歌册增加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与话本相比较,歌册增加了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而且注重从不同人物的视角来描写事件的发展。歌册《行乐图》增加人物心理描写最多。如,在倪太守带梅氏回家,继善夫妇在背后诋毁梅氏时,加入一段述婢女对继善夫妻的看法:

从而突显出继善夫妇的不仁之举。倪太守临终前将家里的财产皆托于继善,话本描写继善的反应也仅有“满脸堆下笑来”几字,而歌册以较多篇幅叙述继善当时的心理活动:

此段心理描写中,继善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歌册在改编话本时,所增加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俯拾皆是。歌册《再合鸳鸯》比话本《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的篇幅增加三倍多,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改编者补充了大量多角度的心理描写,如莫稽中功名后,因妻子身份而苦恼不乐时,歌册增加了金玉奴心理活动的描写,再如莫稽将金玉奴投入江中时,歌册写了船夫们对莫稽暗地里的谴责。

(3)歌册增添或扩展话本的相关情节

话本在叙述的过程中常有跳跃性,省略事情发展中的某些过程,而歌册在改编时却将这些省略的情节一一补充。或因话本以案头阅读为主,如多作描述即有繁复累赘之感,而歌册以口头念诵为主,展开叙述可增强听者脑海中的画面感。以《竹箭误》为例,话本描写魏撰之与杜子中互通书信,讲叙先前事迹:“(魏撰之)写罢,将竹箭封了,一同送去。杜子中收了,与闻小姐拆开来看。”简明地描写了通信的过程,歌册将其敷衍开来:

详细地描写了送书的过程,杜子中的回信过程也有详细的描写。

对一些特定场景的描写,歌册比话本要详细很多。《女秀才移花接木》中对魏撰之、景小姐联婚的描写仅有“约定了回来,先教魏撰之纳币。拣个吉日迎娶回家,花烛之夕,见了模样,如获天人”二句,歌册用八百来字详细描述魏、景联婚的过程。

歌册改编话本时,有时也会略为增加一些情节,此应为改编者从故事发展的合理性角度所做的变动。《竹箭误》在杜子中怀疑闻俊卿为女身并揭露其身份之前,插述杜子中托关系至兵部上书让皇帝赦免闻俊卿之父闻确的情节,这使杜、闻的结合更具有可信性和合理性。《再合鸳鸯》中增加莫稽写信给其岳父金富,假言金玉奴失足落水身亡的片段,使情节更加合理。《卖油郎独占花魁》并没有交待拐卖莘瑶琴的卜乔及偷走朱老十财产的邢权、芝兰的结局,歌册结尾增加了这样的叙述:“卜乔邢权共芝兰,后来三个奸心人,邢权芝兰无好死,卜乔流碌惨难堪。”既交待了人物的结局,也加强劝善的道德目的。

四、小结

富于地方特色的民间说唱潮州歌册,在不断吸收弹词、木鱼书、小说等其他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和题材内容的基础上生长起来,并逐步走向成熟。通过潮州歌册与话本小说同题材作品的比较,可以看出话本对歌册有着重要影响,它既为歌册提供了完整的叙事结构,又丰富了歌册的人物情感描写技巧,这种影响体现了案头阅读文本与口头说唱文本间的密切关系。但潮州歌册在继承的同时,也有所新变,如删除一些评论性、解释性的段落,增删故事情节,这既是由两者的文体性质及其传播方式所决定,同时也反映了受众的不同审美情趣。

①② 关于“三言”、“二拍”的传播及改编情况的问题,参见程国赋《三言二拍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版。

③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121、149页。

④ 李绪柏《清代广东的书坊及其刻书》,《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一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生态视野下潮州歌册的生成与嬗变研究》(项目编号:11CZW05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潮州小说
潮州,有海有生活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寻找潮州
文学小说
古潮州府释道文化刍议
潮州文化与潮州文化精神
潮州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