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改善母乳喂养方法的尝试

2013-12-09张昱佳

中外医疗 2013年30期
关键词:哺乳乳头母乳喂养

张昱佳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抚顺 113006

为改善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2012年初,统计分析了在该院实施剖宫产术的100例产妇的开放式问卷。并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归纳出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有:①疼痛;②术后体位活动受限;③担心术后所使用的药物妨碍婴儿的健康等,为了探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实施护理,提高产妇舒适度,促进乳汁分泌,改善母乳喂养的效果,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行剖宫和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例在该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00例。每组的年龄、孕周、胎产次无明显差异。均排除严重妊娠并发症者。对观察组加强了适时尽早活动、新生儿抚触、哺乳体位的示范和指导。以图改善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泌乳量、婴儿吸吮的有效性和满意度。

1.2 方法

1.2.1 产前健康教育 术前对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指出母乳是新生儿的天然食品,利于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并传授其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有关技巧,为实施母乳喂养做好准备[1]。用生动的事例让产妇深刻认识到:哺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和义务;任何一种代乳品都无法取代母乳滋养新生儿的功效。实施母乳喂养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产妇的康复[2]。

1.3 适时尽早活动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入病室须去枕平卧6 h。6 h 内以被动活动为主,6 h后以主动锻炼为主。具体做法如下:第1步:术后2 h,操作者先用单手掌沿小腿自下而上环行按摩,再用双手的四指和掌跟循序、反复轻捏小腿肌肉,持续2 min.;第2步:术后3~4 h 产妇肢体活动功能逐渐恢复时,操作者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轻握产妇四趾做足趾的屈伸运动,连做10次。并鼓励产妇主动参与足背屈伸及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协助产妇做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连续做5~10次。两侧肢体活动交替进行;第3步:术后6 h,产妇垫枕,根据产妇意愿选择半侧卧位、侧卧位等体位,增加翻身次数。翻身时应先用腹带将腹部切口包扎好,以免活动时切口疼痛。

1.2.3 新生儿抚触 就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新生儿皮肤各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抚摩[3]。剖宫产术后产妇回到病室,皆行母婴肌肤早接触、早吸吮达30 min 以上。实行24 h 母婴同室,按需哺乳。观察组实施新生儿抚触。示范并指导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抚触。具体要求:在安静、舒适(室温28~30℃、温馨的环境裸露新生儿全身,按操作标准从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足、背部抚触,力量由轻到重,并揉搓大肌肉群。对新生儿有稳定情绪、促进肠胃蠕动、刺激听觉视觉、改善睡眠品质的效果。同时会增进亲子情谊。

1.2.4 坐位环抱式哺乳法 具体做法:产妇取半卧位或坐位,身后垫棉被或枕头支撑。产妇一侧大腿上用小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的高度,再用同侧手抱住婴儿。将婴儿臀部放于垫高处,其下肢伸向产妇的身后,其胸部紧贴母亲胸部。产妇另一只手的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用四指托住乳房,用乳头刺激婴儿的口唇,使其张大嘴巴含住同侧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并吸吮。术后24 h 对观察组产妇施行坐位环抱式哺乳法。对照组产妇按常规、分时段进行护理。体位不限。

1.2.5 疼痛干预 剖宫产术后由于切口疼痛而不敢活动,因舒适改变使产妇拒绝哺乳。有学者报道[4],镇痛泵(PCEA)治疗后,产妇能得到较好的休息睡眠,并且能有效抵制疼痛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使产妇催产素分泌增加。

2 观察指标和结果

2.1 泌乳量

泌乳量依满足新生儿需要而定。良好:奶量多且能满足新生儿喂哺需求;不良:奶量不足,未能满足新生儿喂哺需求。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表1 两组产妇泌乳量差异的比较

根据χ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较对照组产妇泌乳量增多。

2.2 婴儿吸吮的有效性和满意度

表2 两组婴儿吸吮的有效性和满意度的比较

根据表2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说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喂奶体位更能使婴儿达到有效的吸吮。

3 讨论

在每位待产妇在入院之初,做好母乳喂养宣教指导。使其了解:母乳喂养方便、无污染、营养好、易消化吸收、温度适中、含有丰富的抗体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新生儿有效吸吮可以促进产妇子宫收缩,利于子宫复旧,日后可大大降低乳腺和卵巢发病机率,使每位产妇树立对母乳喂养的信心,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

术后切口的疼痛、对新生儿的牵挂和缺乏母乳喂养经验等,使产妇容易产生忧郁情绪。加上长时间处于同一个体位,使产妇腰酸背痛而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以致拒绝医生的检查和护士的护理。护士要主动抚慰产妇,反复强调产妇适时尽早活动的必要性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认真示范讲解具体操作方法,使产妇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与体贴。使她们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激发其母乳喂养的欲望。早期为产妇按摩双下肢、被动与主动活动有利于改善产妇的下肢血液循环和肢体的活动能力,防止血栓形成,缓解忧郁情绪。

新生儿抚触可以增强新生儿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加促进食物吸收的激素如胃液素、胰岛素等的分泌,使婴儿摄奶量[5]。由于新生儿吸吮的频率及强度相应增加,从而增加了对产妇乳头和乳晕上的感觉神经末梢的刺激。由此传入神经反射弧引起产妇下丘脑分泌和释放催乳素,下丘脑还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PIF)的分泌,使腺垂体释放催乳素[6]。因而乳汁分泌增多。并增进母婴情感交流,将产妇的注意力转移到婴儿身上,减轻自身疼痛感。

新生儿有效含接母亲乳头与母亲哺乳自身体位有关。临床观察发现:乳母仰身平卧位时,乳房扁平、乳晕乳头不凸起,新生儿不易含接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且新生儿口鼻向下,会感到呼吸憋闷;乳母侧卧哺乳,由于躯干会不时晃动,亦不 利于新生儿有效含接,甚至发生乳头被新生儿咬痛的现象;半坐位是哺乳的最佳体位,既能使新生儿有效含接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又能让新生儿呼吸自如。同时,还会减轻产妇腹部切口的疼痛,相对平稳舒适。

新生儿有效含接还与乳母抱持新生儿的方式有关。采取坐位横抱式哺乳法时,乳母腹部切口因承受新生儿体重,容易导致乳母的紧张疲劳甚至疼痛。影响新生儿有效含接乳头。因此,我们推荐坐位环抱式哺乳法,使新生儿尽可能地贴近乳母的乳房含接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呼吸自如吸吮有效。

新生儿有效吸吮与母乳喂养呈现正相关。临床观察表明:新生儿每一次有效吸吮都有利于乳汁排空和乳汁再分泌;新生儿的饱腹感使乳母获得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了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临床中还发现:乳头扁平的产妇使用自制吸乳器后,行坐位环抱式哺乳法也取得了有效吸吮的效果,坐位环抱式哺乳法有利于产妇腹部切口的愈合,产妇及家属都很满意。

上述护理实践表明:实施适时尽早活动、配以新生儿抚触和正确哺乳体位等护理措施有利于母乳喂养,有益于母婴的健康。

[1]张自珍,于小华,胡小平.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29-30

[2]余利红,吴梅娟.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32-33.

[3]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8-109.

[4]胡伟青,刘捷,杨永珍.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 (3):27-28.

[5]庄依亮.现代产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20.

[6]叶朝.抚触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J].天津护理,2003,11(2):110.

猜你喜欢

哺乳乳头母乳喂养
会哺乳的树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