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构造控矿模式
2013-12-08冯晓曦
冯晓曦,王 旭,段 明
(1.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17;2.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3.黑龙江省第六地质勘察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处于小兴安岭成矿带北部,是黑龙江省地勘局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现并勘查的[1]。目前系黑龙江省最大的铁多属矿床,综合经济价值仅次于多宝山铜矿。由于其特定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几十年来对其开发研究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近年来,随着开采技术条件的发展,资源勘查的深入和国家发展对资源需求程度的增加,大规模开发翠宏山铁矿已正式启动,研究翠宏山铁多金属矿的控矿模式对于该矿床的资源开发及外围重要成矿带找矿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1 成矿地质背景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处于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的东部,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的北段。区域结晶基底为下元古界东风山群含电气石的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岩群[2-3]。下寒武统西林群铅山组(∈1q)海相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是早期盖层,其上零星覆盖中泥盆统宏川组(D2hg)滨海-浅海相陆源杂色粗碎屑岩建造和上二叠统五道岭组(P2w)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红山组(P2hn)细碎屑岩。受加里东中期和印支晚期岩浆活动作用,与成矿有关的寒武系下统铅山组地层多呈小的残块,出露面积很小,区域总面积不足10 km2(图1)。
在区域构造,翠宏山铁多金属矿正处于松嫩凹陷与伊春延寿造山带的交汇部位,这与大多大型矽卡岩型铁矿的区域构造位置一致[4]。古伊春地块与小兴安岭-松嫩地块联接带的逊克-铁力-尚志岩石圈断裂从矿区西侧南北向通过。断裂形成于中元古代,加里东中期复活,成为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边缘断裂,晚印支期进一步改造。燕山、喜马拉雅期曾分段复活。受其影响,区域次级构造主要为一系列平行且等间距展布的北东向复式褶皱,并为区域性南北向、北东向断裂所交切[3]。
北北东向复式褶皱构造,分布于翠宏山-翠北,出露的中泥盆统宏川组和下寒武统铅山组地层。背斜轴大体上位于红旗山-对青和宏川-新风林场间,宽约10 km。寒武纪晚期褶皱运动后期,发育北北东向及北北西向断裂构造,并控制了加里东中期花岗岩类的侵入以及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的形成。
区域岩浆活动强烈,规模大,侵入岩分布面积占全区的70%,其中加里东中期侵入活动(翠宠山岩体)与铁多金属矿的形成有成因联系。侵入活动从加里东中期延续至燕山早期,具有多期、多阶段特点。加里东中期和印支期岩浆活动规模较大,侵入岩多呈岩基状产出,少部分呈岩株状。燕山中期侵入岩规模小,多呈岩枝状产出。
图1 翠宏山矿区区域地质简图(引自何财等)Fig.1 Regional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cuihongshan Fe-polymetallic deposit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地层少而简单,只有寒武系下统铅山组(∈1q)(图2),主要出露在翠宏山北段,在南段零星出露,呈北北西向断续分布。其下部以含白云质结晶灰岩为主,向上相变为结晶灰岩或与角岩化粉砂岩互层产出,后者沿走向或倾向常常迅速尖灭。该段的上部夹有白色块状结晶白云岩透镜体。岩性主要为白云质结晶灰岩、结晶灰岩、砂板岩和泥质板岩,厚度>1151 m,是形成矽卡岩及矿化的主要层位和围岩。碎裂状白岗岩(O2ɣz)侵入到铅山组(∈1q)地层,并捕虏了白云质结晶灰岩及角岩化砂岩,在接触带处形成矿体。后期花岗正长岩(J2γξ)侵入碎裂白岗岩体中,在接触处形成厚2~4 m的花岗正长斑岩(J2γξπ)相变带(边缘相)(图2)。
地层走向330°倾向北东,局部向南西倾斜,但角度较陡,一般在60°~80°之间,形成向南倾伏的单斜构造。
白云质结晶灰岩出露在翠宏山矿区北段,Ⅰ号铁矿体东部,岩石以富含镁质为特征,岩石组合由白色块状结晶灰岩、白云岩、镁质结晶白云岩、浅灰色条带状结晶白云岩组成,以白云质结晶灰岩为主,被交代成镁质矽卡岩,矿化以铁、铜、铅、锌等为主。
2.2 构造
图2 翠宏山矿区地质简图(引自何财等,2008[2])Fig.2 Geological sketch of the Cuihongshan deposit
翠宏山矿区是北北东复式褶皱-宏川复背斜的组成部分,其宽达5 km。成矿前,铅山组地层已区域变形褶皱,构成一规模巨大的宏川复背斜,中奥陶世褶皱形态因被大范围花岗岩体的侵入而遭到严重破坏,经各种地质演化,地层呈单斜产出,走向330°倾角60°~80°,倾向略有变化,在翠宏山北段向北东倾,中段倾向接近直立,到南段时变为向南西倾斜,构造形态为倾向变化较大的单斜构造。
矿床处于白岗岩与下寒武系铅山组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的,并受北北东与北西西向两组共轭断裂影响。
2.2.1 侵入接触带构造体系
侵入岩体的接触带构造是一种独特的复杂构造类型。在构造-岩浆热动力作用下,岩石变形、变质而形成的各种构造要素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在时间上有一定生成顺序,空间上呈有规律地排列(分带性),在生成机制上是一个互有联系的整体,是构造-岩浆热动力与围岩之间的热力、机械和化学作用的产物。因此,接触带构造不仅指一个接触面或一个狭长的地带,而是由上述多种要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构造体系[5]。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接触带构造有利于揭示构造与成矿的内在联系和整体关系,使矿田构造研究从研究单个构造要素与成矿的关系转变到把接触带构造作为一个整体与岩浆系列、矿床系列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6]。
侵入接触构造体系的构造形迹主要由以下3部分组成:岩浆侵位之前区域构造形迹,岩体侵位构造和岩浆期后热液成矿阶段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形迹[5]。
(1)岩浆侵位前构造形迹及其控岩作用
南北向逊克岩石圈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持续活动是含矿岩浆上侵的主要动力,而加里东中期含矿岩浆是沿着铅山组地层的薄弱地带向上侵入,因此,从伊春-延寿岩浆带分析,逊克岩石圈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是岩浆侵位和接触构造带形成、发展的基础。
(2)侵位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岩体边部内接触带形成北西向的糜棱岩化带,中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化带,外接触带形成层间破碎带。中接触带的矽卡岩化带为矿床主要赋矿构造,大多蚀变矿化体赋存其中或近侧(图2)。
糜棱岩化带:沿反“L”字形内接触带分布,断续出露在白岗岩体内,影响宽度可达150 m左右,深度大于800 m,糜棱岩化带厚度、延长、延深、破碎程度、矿化强度,一般在北西西向的规模大一些,北东向的相对较小。糜棱岩化带是本矿区赋存花岗岩型钼钨矿体的主要构造。成矿后断裂多被岩株或岩脉状花岗岩类充填,分北东和近南北向两组对矿体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接触带:是本矿区最主要类型,接触带在平面上呈连续的反“L”字形,全长4 km。按接触面产状、形态、与围岩关系、矿化强弱等程度,还可细分九个类型,见表1。
在翠宏山北段Ⅱ—Ⅱ/剖面位置可见接触带的情况,厚度很小,一般在5~20 m不等,中接触带产状近于直立,0 m~400 m标高接触带呈阶梯状变化(图3)。
表1 接触带类型及其特征一览表Table 1 Contact-zon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图3 翠宏山矿区Ⅱ-Ⅱ′勘探线剖面图Fig.3 The horizontal cross section of 0m level in cuihongshan deposit district
层间破碎带:主要指发育在地层围岩的层间剥离构造。如铅锌矿脉,受一系列层间破碎带控制,其次是部分铁多金属矿体内的破裂带,矿液充填或交代。破碎带中的矿体,规模不大,呈似脉状,矿化类型也较单一。
在侵位构造形成过程中,热动力促使围岩中部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而提供部分成矿物质,侵位构造为矿液流动、矿质沉淀提供必要的通道空间,从而控制矿体形态和矿化强度。
(3)热液阶段成生的构造形迹及其控矿作用
热液阶段成生的构造形迹与前期构造形迹多相互叠加,外接触带花岗斑岩脉侵入白岗岩碎裂岩化,中接触带北东向及北西向控矿断裂,碳酸盐地层中燕山期花岗斑岩侵入均为矿区内热液阶段成生的构造形迹。内接触带岩体碎裂岩化是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
2.2.2 叠加断裂构造体系
接触面和断裂构造重合时,常能形成较大规模的似层状和透镜状矿体[7]。北偏西走向的叠加断裂构造体系形成于岩体侵入、捕获铅山组地层之后,发育于接触带及其附近,在内接触带形成糜棱岩化带及碎裂岩化带,主要矿体展布、规模、形态、产状和富集规律,受其明显控制。钼钨矿化多赋存于糜棱岩化带。叠加断裂构造体系由两组断裂构成,一组呈北北西330°走向,倾角陡,属压扭性质,长1~2.5 km,延深近1 km,波状弯曲,断裂带中的岩石,糜棱岩化和碎裂现象较普遍,赋存其中矿体呈似脉状、透镜状、串珠状及尖灭再现特征。当该组断裂与北东向张扭性断裂交汇时,形成厚大透镜状矿体带。另一组呈北东60°走向,向南东倾,倾角较缓,局部陡直,属张扭性质,长0.2~1 km,张裂面较规正,断层角砾岩、平移小断层、断层擦痕及镜面多处可见。由于北东向断裂往往与围岩层间破裂带沟通,因此矿体常呈板状,脉状伸入沉积岩围岩中。
上述近直交的两组断裂,发生较早,经多次活动,形成周边侵入接触带,是矿液运移和沉淀的有利通道和空间,形成本矿区成矿构造的基本轮廓。
2.3 侵入岩
矿区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呈大面积分布,分布面积达80%,主要有加里东中期(中奥陶世)碎裂白岗岩(Ο2γz)和燕山早期(早侏罗世)花岗岩,其中前者侵入活动与铁多金属矿床有密不可分的成因联系。岩石类型以白岗岩为主,相变为斜长花岗岩、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或正长花岗岩。其边部有不连续的细晶质或斑岩相。岩石的碎裂现象普遍,岩体的构造破碎带和糜棱岩化带比较发育,当与铅山组地层岩石接触时,可形成多种类型的矽卡岩和铁多金属矿床或矿化现象。
关于白岗岩成岩时代,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一队(1981)1/20万白桦林场幅测新林岩体K-Ar同位素年龄为322 Ma,时代为晚泥盆世。黑龙江省地矿局第三地质队(1984)测得的碱长花岗岩(应为白岗岩)铷-锶年龄为324±15 Ma,认为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碱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有关,成矿年龄为324±15 Ma,成矿时代为华力西早期[5]。《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报道翠宏山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190±40 Ma,K-Ar年龄为203.0 Ma、196.3 Ma。韩振新等(2001)研究认为翠宏山侵入岩为二长花岗岩,侵入时代为407 Ma,与小西林铅锌矿侵入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451±22 Ma)为同一期不同阶段的岩体,成矿时代定为加里东中期,本文综合分析,采用此数据。
新近采用锆石U-Pb方法确定了地表和深部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92.8±2.5 Ma和194.1±1.6 Ma,认为成矿作用发生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190~199 Ma)[8]。笔者认为该数据和前人成果相差甚远,尚需进一步研究,成岩时代仍定为中奥陶世。
燕山早期(早侏罗世)花岗岩的规模较小,一般呈岩株、岩脉状,沿北东、北东东向断裂侵入于加里东中期碎裂白岗岩中,截穿铁多金属矿化带,使矿体在倾向上或走向上具尖灭现象。岩体出露面积约0.2~0.3 km2,在岩体边部接触部位形成一层宽2~12 m的边缘相花岗正长斑岩(J2γξπ)。
3 矿体特征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属矽卡岩矿床,其中铁矿、钼矿为中型,钨矿为大型、铅锌矿属中型,铜矿属小型。在空间上侵入接触带呈反“L”型。分为三个矿段,即翠宏山地段,翠南地段及翠岗地段,翠宏山地段为主矿带,延伸2200 m,北宽达400 m,南窄至50 m。三个地段相连接,形成反“L”型蚀变矿化带。
矿体均沿白岗岩侵入接触带分布,共圈出109条矿体,其中主矿体10条(翠宏山地段有6条、翠南地段及翠岗地段有4条),分枝矿体4条,从属矿体95条(翠宏山地段有50条、翠南地段及翠岗地段有45条)。翠宏山地段(探矿权范围)有60条矿体,其中主矿体6条,分枝矿体4条,从属矿体50条。
主要矿体类型有:磁铁矿体、铁钼钨矿体、铁锌矿体和铅锌矿体、钼钨矿体等。其中Ⅰ号矿体位于翠宏山北段侵入接触带,是矿床内规模最大的铁矿体,长度为400 m,矿体呈复杂的透镜状,向南倾伏,矿体走向339°,倾向69°,倾角86°。矿体厚度变化大,最厚达200 m左右,厚度变化系数119%。向上分支成脉状或楔状尖灭,向下呈钝形急剧尖灭,向东呈层状分支尖灭。矿体埋深从50~550 m,矿体厚大部位埋深200~450 m。
Ⅱ号矿体受侵入接触面形态控制,呈似层状,矿体倾向60°,倾角20°~30°。矿体为中等规模,以铁锌矿石为主,矿化连续性好。
4 矿石质量
各主要矿体矿石结构和构造类型复杂多样,矿石结构以它形-半自形晶粒状为主,半自形-自形晶粒状次之;矿石构造以致密块状、浸染状、团块状为主,角砾状、交错状、网脉状次之。
矿床有近四十种矿物,其生成位置、时代和组合关系不同,构成的矿体及矿石类型也不同。
主要金属矿物(矿石矿物)有:磁铁矿、辉钼矿、白钨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锡石、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等。
主要非金属矿物(脉石矿物)有:透辉石、石榴石、金云母、斜硅镁石、黑柱石、符山石、阳起石、绿帘石、透闪石、绿泥石、萤石、蛇纹石、石英、斜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等。
5 矿化蚀变分带性
矿区蚀变分带明显,自岩体、矽卡岩至围岩,可分四个不同类型矿石带:
(1)钨锡钼-萤石绿帘石阳起石化带
沿矽卡岩带近内带一侧和碎裂白岗岩中的糜棱岩化带分布。由叠加在矽卡岩化碎裂白岗岩、透辉石斜长石岩、透辉石柘榴石矽卡岩之上的阳起石化、绿帘石化、萤石化组成。宽达200 m,在走向上阳起石化北部强南部弱,而绿帘石化则北部弱南部强;近接触带蚀变强,向白岗岩体内逐渐减弱,其中辉钼矿与阳起石化、绿帘石化密切伴生;白钨矿、锡石与萤石化密切伴生。
(2)磁铁矿-透闪石阳起石化带
主要由磁铁矿、阳起石、透闪石交代金云母透辉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透辉石柘榴石矽卡岩而成。呈透镜状或脉状,最宽达200 m,沿反“L”形接触带发育在磁铁矿体及其周围,西侧与钨锡钼-萤石绿帘石阳起石化带重叠,构成铁钼钨矿石类型。
(3)磁铁矿-蛇纹石化带
沿平行磁铁矿体上盘白云质结晶灰岩中产出,走向上随矿体向南倾伏,由北向南蚀变强度逐渐减弱,构成宽1 cm到20 cm的蛇纹石化带,并伴生细脉浸染状磁铁矿化。
(4)铜铅锌-阳起石绿泥石化带
沿铜铅锌矿体及其围岩均有断续出露,规模不大,呈透镜状或似脉状,叠加在白云质结晶灰岩中的透辉石柘榴石矽卡岩和透辉石石榴石黑柱石矽卡岩之上。主要矿化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黄铁矿。
6 成矿期次
综合研究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特征,将矿物生成时期划分两个成矿期和4个成矿阶段,即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铅锌硫化物阶段。
6.1 早期矽卡岩阶段
白岗岩沿构造薄弱地段侵入已褶皱的铅山组地层,地层围岩形成热力变质晕圈,一般几米至几十米,变质程度较弱,如碳酸盐岩转变形成透辉石钙质角岩或大理岩化灰岩,细碎屑岩转变形成黑云母长英角岩或角岩化粉砂岩等。在接触带及其附近形成符山石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金云母透辉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等矽卡岩矿物带。由于区域性断裂的持续活动和岩浆侵位的热力作用,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形成一系列脆韧性变形带,白岗岩体的边部形成一条北西向的糜棱岩化带,碳酸盐岩地层中形成层间剥离断层等。在侵位构造形成过程中,岩浆热动力促使围岩中部分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而提供部分成矿物质,同时侵位构造为矿液流动、矿质沉淀提供必要的通道空间,从而控制矿体形态和矿化强度。
6.2 晚期矽卡岩阶段
早期矽卡岩的晚期,沉淀浸染状或细脉状白钨矿和锡石的同时,萤石化在矽卡岩中晶出并沉淀。这一时期为白钨矿的主要成矿期。
早期矽卡岩和白钨矿化后,富含铁组分的气水热液沿活动的构造接触带上升,并在矽卡岩破碎带及孔隙和围岩的层间破裂构造内充填交代形成不同类型的磁铁矿体,约90%的磁铁矿在此期形成,常见的角砾状磁铁矿石,有大量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角砾和白钨矿角砾,并且有磁铁矿切割交代锡石、白钨矿的现象。在磁铁矿生成同时,有透辉石、钙铁辉石等被阳起石交代。此外,蛇纹石常呈网球状或团块状交代白云质结晶灰岩,常伴随星点状或细脉状磁铁矿化现象。
6.3 铁铜硫化物阶段
磁铁矿生成后,热液蚀变矿物与辉钼矿及少量黄铜矿、白钨矿金属硫化物开始沉淀。接触交代变质期后,沿着构造接触带继续活动的含矿热液显酸性,对早期矽卡岩和围岩进行强烈的渗滤交代作用。阳起石化、绿帘石化很发育,同时大量析出沉淀辉钼矿、磁黄铁矿、毒砂和少量黄铜矿、白钨矿等,常呈细脉状、团块状、浸染状穿插交代磁铁矿或矽卡岩。在白岗岩和变质石英砂岩中,有阳起石、绿帘石和辉钼矿共生,包围交代早期粗粒白钨矿,或呈细脉状切割早期阳起石和磁铁矿。此阶段有微量细粒白钨矿呈浸染状或细脉状与长英矿物伴生,穿插交代磁铁矿和围岩。
6.4 铅锌硫化物阶段
交代反应过程中,沿构造继续活动的富含铜、铅、锌、硫等组分的热液使围岩发生阳起石化、绿泥石化,同时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金属矿物相继沉淀下来。随成矿后残余热液温度降低,蚀变规模变小,如碳酸盐化,绿泥石化,有时可见黄铁矿化与碳酸盐化伴生,呈细脉状,网脉状穿插在各类矿物之中。该期矿化规模较小。
7 构造控矿模式
岩体中多见铅山组地层捕虏体,形成圈闭型的接触带,形成强矽卡岩型铁矿、钼钨矿,矿体可以远离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深入到岩体内部达数百米,初步认为岩体是在被动就位机制的构造背景下侵入[9]。根据矿床地质特征与矿体赋存特征,初步总结翠宏山铁多金属矿构造控矿模式(图4),认为矿床受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及后期叠加断裂控制,侵入接触面、矽卡岩化带、层间破碎带是控矿的三个主要因素。自岩体内接触带至矽卡岩化中接触带、碳酸盐地层外接触带控矿组合特征不一致,形成不同的矿种。钼钨矿主要赋存于内接触带,且受糜棱岩化带控制,近中接触带叠加矽卡岩化,与铁组成铁钼钨矿、铁钼矿。中接触带基本上为矽卡岩带,主要赋存铁,形成厚大的Ⅰ号铁矿体,叠加钼钨铅锌,靠近内接触带,铁与钼钨叠加,靠近外接触带,铁与铅锌铜叠加。外接触带主要赋存铅锌铜矿、其次叠加铁矿。
内接触带控矿:岩石碎裂岩化规模较大,几乎分布于整个岩体中。近中接触带发育北西向糜棱岩化带,宽150 m左右,延深800 m,走向与侵入接触面基本一致。糜棱岩化带常是成矿流体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带,对成矿作用十分有利。糜棱岩带产有钼矿、钨矿、钼钨矿,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沿走向和倾向均有分支复合现象。矿体走向340°,倾向250°,倾角较陡,75°~89°。
图4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构造控矿模式图Fig.4 Structure ore-control model of the Cuihongshan deposit
内接触带近中接触带处矽卡岩化明显,矿体为矽卡岩型钼钨矿体,向内逐渐演变为花岗岩型钼钨矿、钨矿、钼矿,矿化最强部位为糜棱岩化矽卡岩化碎裂白岗岩,且规模较大。由于含矿热液多期充填交代,在深部白岗岩体的构造裂隙中产有铁、钼、钨、铜矿脉,但规模较小。
中接触带控矿:受侵入接触面及北西、北东向同生断裂联合控制,矽卡岩化最强,为矿区铁矿主要富集部位。矿体呈不规则的透镜状,向南倾伏,矿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较陡,80°~85°。矿体厚度变化大,最厚达200 m,形态变化大,向上分支成脉状或楔状尖灭,向下呈钝形急剧尖灭,向东呈层状分支尖灭。
矿体沿剖面线分带明显,西侧形成矽卡岩型钼矿体,局部叠加形成铁钼钨矿体,中、东部为厚大磁铁矿体,磁铁矿体底部和东缘过渡为铁锌矿体。顶板以厚大的砂岩和白云质结晶灰岩为盖层,底板是白岗岩。
外接触带控矿:矿区赋存锌、铅、铜矿的主要场所,控矿因素为白云质结晶质岩和砂岩层间破碎带。矿体多呈隐伏状,局部出露地表。呈似脉状-扁豆状产出。规模小,矿体延长200~300 m不等,钻孔穿厚4 m~7 m。产状:倾向SW,倾角一般35°~70°,局部近直立。矿石以铅锌、铁锌为主,其次为铜锌,偶见铁钼钨等。
8 结论
在中奥陶世,在区域性深大断裂的影响下,岩基状的白岗岩沿其北西向次级断裂被动侵入寒武系铅山组海相碳酸盐地层,形成了复杂的接触带构造体系,北西向次级断裂的持续活动,在岩体中形成了糜棱岩带,为矽卡岩含矿热液的持续贯入成矿提供了较好的场所。矽卡岩阶段高温矿物白钨矿、少量磁铁矿首先在糜棱岩化带及其两侧成矿,主要磁铁矿选择矽卡岩带及围岩的裂隙带中成矿。石英硫化物阶段,铁质析出后的热液中的辉钼矿叠加白钨矿成矿,部分黄铜矿则选择围岩层间破碎带富集,成矿流体继续沿断裂带上侵,最晚成矿的铜铅锌几乎全部沉淀在层间破碎带。成矿阶段的演化形成接触带各部位成矿的差异,形成一系统的接触带构造控矿体系。内接触带形成碎裂岩化和北西向糜棱岩带,主要赋存钼钨矿;中接触带空间大,形成一规模较大的矽卡岩带,主要赋存铁矿,叠加钼钨矿;外接触带发育层间破碎带,赋存铅锌铜等,形成了翠宏山铁多金属大型矿床。
[1]于从新,董国田,韩之敏,等.黑龙江省逊克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普查-初勘地质报告[R],1984.
[2]何 财,文再弼,廉龙洙,等.黑龙江省逊克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Ⅰ号富磁铁矿体勘探报告[R],2008.
[3]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4]韩振新,徐衍强.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研究(K1.4-2-1)[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4]赵一鸣,吴良士.中国主要金属矿床成矿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5]韩振新,徐衍强,郑庆道.黑龙江省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成矿系列及其演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6]翟裕生,姚书振,周宗桂,吕新彪.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矿田构造[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7]赵一鸣,林文蔚,毕承恩,李大新,蒋祟俊.中国矽卡岩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1-354.
[8]李秀荣,杨宏智,邵 军.黑龙江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岩浆岩特征及成矿年龄[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1,35(2):114-118.
[9]郑建民,谢桂青,陈懋弘,等.岩体侵位机制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制约-以邯邢地区矽卡岩铁矿为例[J].矿床地质,2007,26(4):48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