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旅游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2013-12-07周莉蓉
施 娟,周莉蓉,康 宁
(成都市气象台,四川 成都 610041)
成都市旅游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施 娟,周莉蓉,康 宁
(成都市气象台,四川 成都 610041)
成都市旅游资源丰富,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公众对旅游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成都现有旅游资源和旅游气象服务系统的普查分析,提出增加监测点,建立有效全覆盖气象监测网;通过需求调查和现有旅游气象服务现状对比,提出进一步加强旅游服务产品的开发研究,增加传播渠道,建立完善的旅游应急气象服务机制,为提升成都旅游气象服务能力,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气象服务;服务对象;气象条件;旅游景区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的第一大产业,又是极具潜力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成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为此成都市政府提出把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重要中心旅游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需在成都市旅游气象服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实现与旅游行业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开展有特色的旅游气象服务;加强旅游气象服务精细化产品的开发建设,研发对安全旅游和兴致旅游有影响的气象条件;拓宽旅游行业气象服务产品发布渠道;加强旅游气象服务人员的人才队伍建设.
1 成都主要旅游景区普查分析
成都历史悠久,总面积1.24万km2,分布高山、平原和丘陵,最高海拔5 364 m(大邑西岭雪山风景苗基岭),最低海拔387 m(金堂云台乡),地势差异显著,气候差异很大,故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名胜众多.现普查了成都主要旅游风景区58个,包括西部高山的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12处,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地1处, AAAA级旅游景区2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还有人文景观、娱乐场所,以及川剧、蜀绣、蜀锦织造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都旅游风景区分:第一类西部沿龙门山和邛崃山地的自然风景区(见表1);特点:海拔大多3 000 m以上,相对高差大,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高海拔地面结冰的时段长,森林应注意防火工作;敏感气象要素和敏感天气高低排序是降雨、最低温度、降雪、相对湿度、风、最高温度和暴雨、闪电雷暴、冰雹、大风、雾.第二类是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景区、娱乐场所、古城镇等人文风景区(见表2);特点是:海拔多1 000 m以下,相对高差小,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冰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无霜期长,秋雨和夜雨多,风速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敏感气象要素和敏感天气高低排序是降雨、降雪、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风、相对湿度和暴雨、雾、冰雹、大风、闪电雷暴.
表1 成都西部高山旅游景区概况
表2 成都旅游景区概况
2 成都主要旅游景区气象监测站点情况普查分析
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气象服务自动监测系统是建立旅游气象服务的前提[1-2],成都58个主要旅游景区中有常规资料自动气象观测站39个,负氧离子监测站7个; 58个主要旅游景区中有19处旅游景区无自动气象观测站;西部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区高度差大,景区内景点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
以西岭雪山景区自动站分布为例,西岭雪山是立体气温带,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景观多变,整个景区海拔高度跨度大,从山门海拔1 700 m到最高峰庙基岭海拔5 364 m,之间相差接近4 000 m.现有的气象监测站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3 200 m之间,分别是海拔1 098 m的西岭镇、滑雪场2 400 m、日月坪3 207 m,从立体分布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到海拔1 100~2 100 m之间的高度缺少观测点,另外这5个站点只有花水湾镇一个是6要素站.建议在无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景区增建6要素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在西部高山景区的主要景点建设立体的气象自动观测站,在主要道路建立地面结冰警示牌,在主要休闲避暑风景区建立负氧离子监测站,在主要高速路和主要旅游通道建立能见度自动观测站.
3 旅游气象服务产品需求调查分析
旅游气象服务对象分三类:旅游管理部门、景区运营管理部门、旅游中介和旅游个体;他们职能和目的不同对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也不同,下面分不同服务对象对旅游气象服务产品项目、内容、服务时间和方式进行调查分析[3].
3.1 旅游管理部门需求调查分析
旅游管理部门是各级旅游局,其工作涉及本地旅游资源普查、规划,协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全区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宣传和重大文博活动,负责各旅行社、景区等部门的管理,协调旅游安全重大事项.
旅游管理部门所需旅游气象服务产品项目包括本地区或重点旅游区气象资料服务和天气预报服务,气象资料服务内容包括气候资源开发的研究,气象气候特色景观出现季节和条件的分析,旅游区气候类型的研究,这部分气象资料服务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气象监测站,该产品服务时间多为一次性的.天气预报服务内容包括景区建设项目和旅游安全管理需要的不定期专题天气预报;暴雨、大风、大雾、地质灾害、道路结冰等对其建设项目和安全有影响的重要天气、次生灾害天气预报以及对应的预警信号,该产品的服务时间为不定期发布;月、旬、周时效的天气趋势预报,该产品的服务时间为定期发布.产品可通过书面提交、传真、邮件和网络方式进行服务.
3.2 景区运营管理部门需求调查分析
景区运营管理部门负责景区植物的养护,观赏期(花叶观赏等)预报,旅游区的文物保护,景区、山体和道路安全等工作.
据调查分析,景区运营管理部门所需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项目包括景区气象实况资料服务和天气预报服务.气象实况资料服务需要景区主要景点温度、湿度、降水量和风向风速气象要素每小时的实时显示的服务.天气预报服务包括景区植物养护、景观观赏期(花叶观赏等)预报、文物保护和景区旅游安全等方面.景区植物养护方面需要的天气预报产品:①降水预报——包括降水的量级、持续时间和降水性质(雨或雪);空气湿度预报;最高最低温度预报;服务产品为每日定时发布.②冰雹、暴雨、高温、大风(大于等于5级及≥8 m/s风速预报)等极端天气预报;连晴天气预报,连阴雨天气预报;服务产品为不定时发布.③旬、月、季的中长期趋势天气预报,服务产品为旬、月、季末定时发布.景区运营管理部门可根据气象条件科学合理的安排植物病虫防治、植物栽培灌溉、肥水管理、植物修剪等工作.景观观赏方面需要的天气预报产品:①提前15~20 d开展景观观赏(如花叶最佳观赏期)的气象条件预报;②对景观观赏有影响的暴雨、冰雹、大风和高温极端天气预报;③观赏期间需要3 d短期天气和3 h短时天气的日常滚动天气预报.服务产品是在需要时段定时和不定时发布.
任何文物都有它合适的温湿度环境,打破了这个平衡,文物就会产生问题.据调查对于有机材质文物来讲,湿度过低,有些文物就会因干燥而出现翘曲、干裂等问题,湿度过高,虫、霉会出现;对于无机材质文物来讲,湿度过高,金石文物就会引发锈蚀,陶瓷文物易于酥裂剥落等问题.一般而言,温度在5℃~35℃、湿度在35%~55%为宜,但有些无机材质文物,需要相对干燥的环境,有些有机材质文物,如竹、木、牙、漆等文物,需相对增加湿度.在文物保护方面需要温度、湿度、 大风预报;这类预报产品需要定时和不定时提供.文物管理部门可根据预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保护文物.
景区、山体和道路安全方面需要瞬时大风(4级以上)、短时强降水(15 mm/h以上)和暴雨、大雾、雷电、冰雹预报,地面结冰和地质灾害等级预报;这类预报产品需要不定时提供.针对景区运营管理部门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可通过电脑终端、显示屏终端、网络、传真、邮件等方式服务.
3.3 旅游中介和旅游个体需求调查分析
据调查分析,旅游中介和旅游个体所需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项目也包括景区气象实况资料服务和天气预报服务.气象实况资料服务产品包括景区主要景点和主要交通干线温度、湿度、降水量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显示;天空状况、紫外线实况显示;大雾情况实时显示;道路结冰情况实时显示.
在天气预报方面:旅游中介和旅游个体主要关心旅游安全、旅游效果、旅游日程安排.旅游日程要求天气预报具备较长时间的提前性——需要定时提供的周、旬、月天气趋势预报;交通安全——需要不定时提供的大雾、高温、大风、暴雨或强降水、路面结冰和地质灾害等级预报;旅游效果——需要定时提供的天空状况、风向风速、空气湿度、最高最低温度、强降温、人体舒适度、紫外线强度预报;不定是提供一些影响景观观赏的气象条件预报,对旅游客流量有影响的气象条件预报;旅游日程安排也需要旅游地和景点气候背景和旅游特色资料.针对景旅游中介和旅游个体流动性大的特点,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可通过手机终端方式提供服务.
4 旅游气象服务现状与需求对比分析
目前,成都市开展的旅游气象服务内容包括:成都6个景点的24 h天气预报,部分交通干线24h天气预报,节假日旅游天气预报,大型活动的专题天气预报,成都14个区县24 h常规天气预报和48到72 h天气趋势预报,成都市区的人体舒适度、紫外线强度等级等指数预报.根据旅游气象服务产品需求调查分析,将旅游气象服务产品按资料和天气预报服务分类:
气象资料服务产品有:①应用历史气象资料进行旅游区气候类型研究,气候资源开发研究,气象气候特色景观出现季节和条件分析;②成都市9区6县4市和主要景点气候背景分析;③成都市9区6县4市和主要景点自动气象观测资料(温度、湿度、降水量和风向风速气象要素)每小时的实时显示和天空状况实时显示.
天气预报服务产品按时间和性质分类有:①定期制作的周、旬、月、季的中长期天气预报;②每天滚动制作72 h内交通干线和景区的24 h短期天气预报;③定期制作的节假日逐日天气预报;④每天制作的景区3h精细化天气预报;⑤每天制作的紫外线指数和旅游舒适度预报;⑥不定期制作的高影响天气预报和警报—暴雨、大风、雷暴、高温、大雾、道路结冰等高影响天气的预报和预警;⑦不定期制作的景观预报—花叶观赏期概率预报,云海、冬雪(飞雪、积雪和雪松)、旭日、阴阳界等景观概率预报;⑧不定期制作的景区大型活动的专题天气预报.目前成都市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的传播途径有电视、广播和报纸;根据旅游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和成都市气象局现有的现代化建设系统,可通过旅游气象服务监测系统客户端软件和手机IOS和安卓客户端软件进行服务,也可通过专用QQ高级群、网站、微薄、微信、电子显示屏和大喇叭进行服务.
5 小结
通过对成都市旅游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分析,旅游气象服务对象(旅游管理部门、景区营运管理部门、旅游中介和旅游个体)对气象服务认可度很高,依赖度较大;但他们的旅游气象服务要求与实际服务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为了缩短这种差距,提供更好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建立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和提高成都市旅游气象服务能力.
1)根据成都主要旅游景区和主要旅游景区气象监测站点普查确定,增设气象监测站点,提出科学、合理的能见度、道路结冰、积雪、负氧离子、紫外线和常规气象要素的建设方案.
2)根据旅游气象服务产品需求调查分析使旅游服务产品多样化、特色化.依托现代化手段和成都市气象服务系统拓宽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发布渠道,增加公众接受信息的面积和速度,使用户能够及时趋利避害,做到安全旅游和兴致旅游.
3)大邑、都江堰重点风景区作为试点,与当地旅游部门沟通合作,摸索和总结合作经验,以点带面推进成都市旅游气象服务系统建设.
[1] 吴章文.旅游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2-3.
[2] 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264-265.
[3] 尤焕苓.北京市旅游气象服务需求分析[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2011.
[4] 郭洁.四川省旅游气候资源分析及区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5):121-125.
[5] 郭洁.峨眉山旅游气候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2(2):77-83.
[6] 胡毅.成都及附近地区旅游气候资源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4):112-120.
RequirementAnalysisonMeteorologicalServiceforTourisminChengdu
SHI Juan,ZHOU Li-rong,KANG Ning
(Chengdu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Chengdu 610071,China)
Chengdu is a city with rich tourism resources which bring a huge potenti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aises an increasing requiremen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rom the public. Suggestion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Chengdu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tourism were given in this paper after general investigation,which include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automatic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 stations to build a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 network for effective coverage;surveying the requirement of tourism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the current service to develop and research the tourism service products,increasing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and establishing a complete emergency mechanism of tourism meteorological servic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tourism; service object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scenic spots
2013-07-30.
成都市旅游气象服务系统项目.
施娟(1983- ),女,主要从事短期天气预报和公共气象服务的研究.
F592.7
A
1008-8423(2013)03-03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