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脐部暴露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2013-12-06徐芳萍万凌玲王佳春江桂英唐文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35期
关键词:残端脐部纱布

徐芳萍 胡 萍 万凌玲 王佳春 江桂英 唐文燕 古 敏 唐 丽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南昌 330006

新生儿出生后,其脐带残端在未愈合脱落前为开放性创口,从而成为细菌侵入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加上局部血流、营养丰富,一旦潮湿或尿液污染,细菌极易滋生繁殖,如护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1-2],因此,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3-4],直接关系到婴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脐部残端早期暴露是近几年被证实能加速脐部残端干燥、脱落、愈合的另一个安全有效的措施[5]。本研究探讨新生儿脐部暴露的最佳时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在本院经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2000例为研究对象,产后Apgar评分>8分,体重>2500 g,排除宫内感染、羊水早破及胸腹壁裂畸形者。将 20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 A、B、C、D 4组,每组 500例,A、B、C、D 组分别在断脐即刻、12 h、24 h、48 h 暴露脐部残端,4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娩后脐带处理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娩出后1~2 min内按常规剪断脐带:胎儿娩出后,立即于距脐带根部10.0 cm及0.5 cm处分别上止血钳及一次性脐带夹(杨州市邗江头桥卫生材料厂生产)阻断脐带供血,0.5%的碘伏消毒脐带根部及周围,于脐带夹上方0.5 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血,新生儿脐带断面经0.5%的碘伏消毒后[6],A组暴露不覆盖纱布,B、C、D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1.3 脐部护理及暴露方法

A、B、C、D 组分别在断脐即刻、12 h、24 h、48 h 暴露脐部,出生及沐浴后每日予75%乙醇消毒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2次,无菌纱布覆盖包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若包扎纱布被尿液浸湿或污染时予更换,48 h后去除一次性脐带夹及包扎纱布,脐部残端暴露,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2次,待残端结痂自然脱落[7-8]。

1.4 出院后护理

出院后由家属在家进行脐部护理,出院前对产妇及家庭人员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健康教育,使其对脐部暴露、护理有正确的认识,教会其家庭人员掌握正确的脐部消毒和护理方法[9],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及潮湿,并由专职护理人员进行跟踪随访。

1.5 观察指标

观察4组新生儿10 d内脐部出血发生率、脐部感染发生率、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住院期间由专人观察并记录,出院后由同一人进行跟踪随访。

1.6 脐炎诊断标准

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或拌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和脐周皮肤明显红肿发硬,分泌物呈脓性,量多并带有臭味[1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新生儿10 d内脐部出血及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A组10 d内脐部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B、C、D组(P<0.05);A、B组脐部感染发生率为5.0%、6.8%,显著低于C、D 组(P<0.05)(表 1)。

表1 4组新生儿10天内脐部出血及感染发生率的比较[n(%)]

2.2 4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脐部愈合时间的比较

A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脐部愈合时间均短于B、C、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4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脐部愈合时间的比较(d,±s)

表2 4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脐部愈合时间的比较(d,±s)

与 B、C、D 组比较,*P<0.05

组别 n 脐带残端脱落时间 脐部愈合时间A组B组C组D组500 500 500 500 3.95±0.14*4.68±0.32 5.12±1.20 7.95±1.68 4.20±0.12*5.91±0.64 5.92±1.03 8.41±1.35

3 讨论

传统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将新生儿脐带残端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持敷料干燥,生后次日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脐部2次并继续用纱布无菌包扎及胶布固定,甚至用绷带或一次性无菌脐带包包扎固定,48 h后暴露脐部,残端任其结痂自然脱落[11]。这种方法不仅影响新生儿腹式呼吸,造成新生儿不适[12],而且脐部包裹后局部潮湿不易干燥,也不方便局部观察,包裹的纱布及绷带被汗及尿液污染浸湿或脱落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更换,从而容易导致脐部感染[13]。在进行脐部护理更换敷料时常发现脐部渗出物与无菌纱布粘连,甚至出现残端渗血、红肿[14],频繁更换敷料不仅增加护理工作量,也浪费医疗资源[15]。

通常情况下,脐带残端暴露后逐渐干枯僵化,1周左右脱落,创口10~14 d完全愈合[16]。但脐带残端被纱布包裹后,脐部不易干燥,残端脱落、愈合时间延长[17],而脐带在脱落过程中会分泌胶质,引起脐部分泌物增多,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新生儿脐炎甚至败血症[1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早期暴露脐部,过早暴露脐部是否容易导致脐部感染是多数学者担心的问题,但研究发现,与传统产后48 h暴露脐部相比,产后24 h暴露脐部能降低新生儿脐炎、脐出血的发生率,甚至比48 h后二次断脐脐炎及脐部出血发生率还要低[19]。脐部暴露后,残端处于干燥状态,干枯结痂快,不利于细菌生长,大大降低了感染的概率,而且便于护理和观察,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可明显节约敷料,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对减少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亦有积极作用,24 h后暴露脐部也让产妇及其家属在护理新生儿时感到轻松,方便出院后家庭护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断脐即刻是暴露脐部残端的最佳时期,可提高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促使脐部残端愈合,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及死亡率。

[1]董莉,卢敏,梁丽碧.新生儿脐部包扎法与24小时脐部暴露法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4):27-28.

[2]邵美仙,樊丽英,梁建红,等.75%酒精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182-183.

[3]代洪波,吴媛媛,乔福元,等.健婴宝-胎毒清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包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7):2446-2447.

[4]柴青松.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0,19(1):174-175.

[5]叶金艳,祝建军,杜玉梅.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析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1299-1301.

[6]范慧慧.开放式脐部护理二次脐带修剪法的疗效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840-2841.

[7]蓝院琴,廖新阳,谭月坚.新生儿脐部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J].海南医学,2010,21(7):143-144.

[8] 汤隽.新生儿 85例的脐部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735.

[9]苏丽东,唐鸿玉.两种脐带残端处理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5A):51-52.

[10]张丽英.3种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90-2691.

[11]周蓉,刘锐.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9(6):89.

[12]叶爱彬,罗淑媚,范杏娇.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方法及相应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0):112-113.

[13]张国英.不同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价值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14):3088-3089.

[14]朱鸿雁.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方法及相应效果[J].医学信息,2010,23(10):3699-3700.

[15]杨柳.二次断脐时机选择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120.

[16]陈慕刁,关惠慈,吴小麦.两种新生儿剪脐方法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48-49.

[17]王小飞.新生儿200例的脐部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94-6795

[18]李全梅.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8(4):6.

[19]周秀珠,周丽端.新生儿二次剪脐与脐部暴露法的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09,20(1):279-280.

猜你喜欢

残端脐部纱布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
不“怕”火的纱布
不漏水的纱布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防水的纱布
是雾,不是纱布
预防BillrothⅡ式胃部分切除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的体会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