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长大体量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2013-12-05李兵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2期
关键词:浇筑底板混凝土

李兵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结构不断的涌现,与此同时结构的跨度和复杂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的高层建筑底板施工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施工组织与管理措施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超长大体量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技术要点,旨在为日后同类型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底板;浇筑

近些年来,伴随着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能用土地资源也在不断的减少,各种高层建筑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断的出现,其结构体积不断增大、工程施工规模也变得越来越繁琐。尤其是在近年来的工程施工建设中,随着人们对高质、安全、环保工程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工程施工进度、施工精度也提出了新要求。由于超长大体量基础底板混凝土本身存在着体积大、施工量大、水泥水化释放集中以及内外温差过大的影响,这就容易在工程施工中产生质量隐患。为此,在工程施工建设中我们需要对超长大体量基础底板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进行严格组织、合理管理,从而保证施工的正常开展。

0.工程概况

随着高层建筑结构的不断增多,混凝土结构体积不断增大,时至今日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极为广泛,已成为工程项目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尤其是在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以高层、超高层、地下建筑物为主的施工理念逐渐落实,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工程建设带来了发展新理念。

某建筑工程在施工中采用了筏基基础结构,基础底板的长度为225.9m,宽度为111.6m,在建筑工程领域这一基础底板是超长、大体量的底板结构。在施工中其厚度为1.5m,底板总体面积为2.5万m2。工程在施工中是与后半年开始的直至第二年的春节前完成。在工程施工中,基础底板全部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的,共计浇筑混凝土3.3万m3,是以冬季混凝土浇筑施工为主进行的。

1.施工难点和重点

(1)在本工程施工建设中,因为建筑物基础底板的结构大、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工序繁杂的特点,使得整个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着巨大的难题,同时局部结构的承载面尺寸和荷载要求都极大,有些地区更是高达18m左右,混凝土厚度最高达到了4米,这也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

(2)在本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因为处于冬季施工,为此在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极为严格,无论是混凝土质量还是施工技术上,都有着极为严格的施工技术要求。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对于浇筑技术、材料级配以及机械的选用上更是有着严格要求。在施工中,为了保证冬季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合理性,在材料的选择上都会以低温要求的施工材料为主,同时采用分层浇筑和养护的方法来进行工程施工控制。

(3)在本工程施工建设中,因为工程项目处于市区且南侧施工场地较为狭窄的特点,这就给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技术选用上提出了特殊要求。在施工的同时,我们必须要结合施工技术特点和场地现状选择出合理的施工策略,以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4)施工建设中,因为工期紧张的原因使得各环节在施工中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都较为严格,同时为了保证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在施工中对于施工结构的质量、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都提出了新要求,这也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进行总结和控制,以保证施工的正常开展。

2.施工组织管理

在当今工程施工建设中,做好施工组织管理工作越来越关键,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关键所在。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开展包含了材料管理、流水段划分、混凝土搅拌、劳工组织等。

2.1材料组织

在底板工程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材料主要包含有钢筋、混凝土以及模板等原材料。在这些材料的选择中,钢筋主要是选用Φ22、Φ25(三级钢)。而混凝土则是以商品混凝土为主,其强度为C35。至于模板,在施工中大多都是以钢模板为主进行的。

2.2流水段划分

在工程施工中,我们需要结合施工总体规划和施工环境进行部署,从而将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归纳。在流水段划分中,本工程施工区域主要可以划分为东西2个施工区,其中东区又划分为7个流水施工段,西区划分为8个施工段。

2.3混凝土搅拌站选择

如何选择搅拌站是衡量当今工程施工进度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施工效益、减少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损耗的主要方法,同时它选择是否科学更是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现代化工程建设中,搅拌站的选择通常都是根据以下标准进行的:

(1)生产工艺符合国家标准,有国家二级企业以上资质,质量体系健全,日产在3000m3以上。

(2)运距在20km以内,能保证车次充足供应;出站后须在2h内到达浇筑现场。

(3)混凝土质量保证稳定、选用的供应商须在材料选用上保持一致,混凝土的主要参数须相同。同时要求搅拌站根据试验室配合比以及当日砂石含水率测定结果确定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

2.4劳动力组织

施工前,项目部与混凝土公司召开协调会,组建材料组、技术组、生产组、设备组、施工组;项目部与施工班组召开交底会,每台输送泵各成立2个混凝土组轮流作业,每个混凝土组下设振捣班、泵管装拆班、抹平班、养护班。明确落实各班组责任,做到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各道工序顺利进行。

3.施工质量措施

3.1混凝土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整体性要求高,每个流水段须连续浇筑。施工时必须分层浇筑、分层振实,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

(1)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分层厚度不大于400mm,0.7m厚混凝土分为2层施工,1.40~1.90m厚混凝土分为5层施工。3.60,4.60m厚混凝土分为8~12层施工。

(2)为避免混凝土向一侧流动导致钢筋水平推力过大而产生位移,混凝土浇筑时下料部位应距已浇筑混凝土6m以上,使新浇筑的混凝土有向两侧流动的空间。

3.2浇筑过程中要求

承台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输送泵的泵管末端设置长度约3m软管,用人工向泵管两侧拖动。独立承台混凝土先分层浇筑到板底设计标高,适当间歇,在混凝土初凝前继续分层浇筑上部混凝土。振捣采用直径70mm和50mm振动棒,插入式振动器作用半径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即小于500mm;各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不再有气泡产生为准,振捣时应避免碰触钢筋。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以上,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

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每次底板混凝土施工安排4人的抽水小组。,必要时采用2台小型吸水高压泵将基坑内积水和混凝土中的浮浆等抽入现场排水系统。

3.3后浇带部位施工

基础底板后浇带采用双层快易收口网作为侧模,并用扎丝绑于同水平钢筋。因底板厚度较大,在后浇带两侧壁支设竖向附加短钢筋支挡快易收口网,附加支撑钢筋为Φ14,布设间距为400mm/n。底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因采用快易收口网作为后浇带侧模,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需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动棒距快易收口网的距离。

4.结语

施工前掌握好人、机、料的组织和安排。施工中严格按施工措施执行,各流水段分层、连续浇筑,且随浇筑随振捣,振动棒插入深度必须到位,养护、测温工作按规定时间间隔认真执行,各环节均不能马虎大意,只有所有人员和工序相互配合合理、恰当。才能保证整个生产施工的正常运转,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猜你喜欢

浇筑底板混凝土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板上叠球
板上叠球
混凝土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控制与分析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探讨
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