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文保区的门联文化
2013-12-05蒋伟涛
文/蒋伟涛
古人说“诗言志”,对联亦如是也。胡同里的对联,其内容或修身齐家之道,或憧憬美好生活,或讴歌四时风光,反映了老北京居民修身、齐家、治国的情怀,衬托出北京古都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发展而来的。远在周代,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以驱鬼压邪的习俗,这是对联的萌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祖先又把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联雕刻在门上,以期可以长久保存,激励后人保持祖辈的风尚,成为一种独特的宣传教育、感化后人的方式,这就是我国北方四合院宅门上篆刻的门联。旧时雕刻在街门上的门联书法是很讲究的,有不少是名人字迹,而且雕刻工艺精湛,一般是采用粘附麻线,刮抹腻子,多次油漆,反反复复十几道手工后,才在长方形的门框上精心雕刻而成,堪称雕刻艺术品。
近年来,随着城市拆迁改造,北京胡同里的旧门联越来越少了。虽然这些旧门联经过日月风霜的侵蚀再加上人为的破坏,有的已斑斑驳驳,但仍不失其“本色”,是胡同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也是胡同文化的一个重要历史实物。目前在前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还保存着很多这样的门联。
夏日周末,斜阳西下,我漫步前门文保区,追寻这一见证前门沧桑历史的门联文化。走在深深胡同之中,红漆或黑漆的古色古香的大门上,门联扑入眼帘,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夹杂着对胡同的热爱愈加浓厚。一个个很小的门脸上,左右门扉各有一副浅浮深雕的门联,方正规矩的楷书或者端庄秀丽的隶书抑或洒脱飘逸的草书,表达了先人对后辈的寄托,透露出旧时读书人家的学养与人生理想。前门文保区中的门联,从内容上看,有激励子孙、期望后世发达、拓展光大门庭的,有清新雅致、淡泊明志的,有品位理想、寄托精神的,有立身持家、提倡忠义礼智信理念的。
这里最具特色的要数长巷上四条胡同里的门联。一条古朴的胡同里,景象和相邻的其他胡同明显不同,街貌不再是灰蒙蒙的冷色调,四合院的院墙全部用漆装饰成土红色,好像小家碧玉一样,一所所宅院的大门均漆成黑色,门板上的斑驳划痕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在这条胡同里最突出的特色是家家大门上用油漆书写的门联。有的在门联上面专门留出一个四方形的板块,上面雕刻具有深刻哲理的大字,从北到南依次是繁体的“仁、和、德、贤、长乐”,门上面写有“如意吉祥、欢乐祥和、诸事顺心”等四个字的门联,很有特色。胡同内整对工整的门联是最多的,如长巷四条3号的“闻鸡起舞,秉烛夜读”,长巷四条9号的“菩提寿百岁,幽兰香四时”,长巷四条18号的“马到功成,前程锦绣”,还有“楼高好望月,室雅宜读书”,“泽流九有,一脉相承”等。
前门地区除了长巷四条这一门联集中地之外,在纵横交错的百余条大大小小的胡同里面,还有许多格式对仗工整的门联,这些门联大多出自先贤经典著作,作为传统文化的积淀,将教诲庭训融汇于建筑之中,默默地为居住在四合院中的人们传递着祖辈的期望和梦想。西打磨厂45号的门联“居安享太平,家吉辉祥瑞”表达了主人对世事、对家人美好的祝愿。草厂横胡同33号的门联“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令人不免赞叹当年置业造屋主人的平常心。得丰东巷29号的“德心绵世泽,合志振家声”,表达了院主人修德、家庭和睦、教育后辈振兴家庭的愿望。群智巷胡同53号的门联是“圣代即今多雨露,人文从此会风云”,能够触摸得到当初主人的心底与胸怀,讲究忠孝仁义、德业和平的儒家传统。南芦草园胡同12号“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和草厂三条5号门联“诗书修德业,麟凤振家声”以及很多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门联,表达了对后人勤于学习、以学立志、以学兴家、以学继世的美好向往。也许这些院落里走出了达官贵人、文豪、学者、富商或者文字工作者,也不枉祖辈的深刻教诲和美好愿望。
要说最有意思的门联要数南芦草园胡同17号的“聿修厥德,长发其祥”,出自佛家著作《印光法师文钞》之复蔡章慎居士书,其原文是“俾各各聿修厥德,并笃修净业。庶可长发其祥,百世其昌”。同时也是福建石圳李氏字辈谱和福建漳州蓝姓的宗祠通用联。李氏字辈谱全文是:“各敬尔仪,聿修厥德;长发其祥,子孙千亿。”福建省漳浦县赤岭乡石椅燕山蓝氏种玉堂宗祠联是“种义耕礼,念祖宗聿修厥德;玉笋兰芽,愿子孙长发其祥。”可见此门联的影响之深远。奋章胡同17号门联“松柏有本性,瑾瑜发奇光”,对仗工整,借“松柏”和“瑾瑜”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显示出先辈追求和勉励后人追求高贵的品质。草厂三条13号门联“林花经雨香犹在,芳草留人意自闲”,显示出主人对世事的乐观态度和“手捧鲜花,留有余香”的豁达胸怀。
前门文保区作为明清时期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其经商的理念也反映在门联之中,亦很有特色。东八角胡同12号据说原来住的是一位纸厂老板,其门联是“生财从大道,经营守中和”,虽直言不讳为的是经商发财,但是也不忘经营的根本、做人的中和,颇有君子之美。西打磨厂50号的门联“锦绣多财原善贾,章图集液便成裘”,看得出主人经商济世的情怀。长巷头条58号门联是“经营昭世界,事业振寰球”,表达了此位老板的勃勃雄心。西打磨厂同仁堂药店门前写有“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表达了先人们对经商诚信之道的谆谆教诲。类似这样的门联在前门文保区还有很多。这些充满商业气息的门联见证了前门历史商业区曾经辉煌的历史和代代商人为此付出的大量心血,更多的是对古人经商严守道德的一种心灵体验。
从以上对联的内容看,北京四合院的对联文化可谓深厚,是北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继承流传下来很是难得。对联系中国固有的文学形式,不仅对仗工整,言简意赅,且平仄和谐,音韵铿锵。古人说“诗言志”,对联亦如是也。胡同里的对联,其内容或修身齐家之道,或憧憬美好生活,或讴歌四时风光,反映了老北京居民修身、齐家、治国的情怀,衬托出北京古都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合院的门联既是给别人看的,也是主人品位和理想的体现和精神的寄托。在这样一个充满现代化的都市里,走过修缮一新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在红漆门窗的大门上看到田园诗一般的门联,或者在这样的四合院里面生活、学习或者工作,都会给人以焕然一新、清风拂面的感觉,犹如在荒漠里看到一斛涌泉,一种或是小家碧玉、或是大家闺秀的红袖添香的意境袭袭拂来。
漫步长巷前门文保区胡同街巷之中,感受门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感慨万千,在前门地区能集中如此多的门联,并且保存相当完好,代表一种颇具感染力的历史文化氛围,代表一种特色鲜明的北京传统文化,代表着世世代代前门人一种遵循传统、礼拜传统的文化气息。
如今,前门地区已经被北京市划为文物保护区,东城区也在加快前门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建设步伐,我想作为几百年传统文化积淀的门联也应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在新的时代,一座院落,一条胡同,加上三两条门联也就有了寄托,像是脚踩在了实地上,有了结实的依托,给居住在此的居民和游客带来新的启迪和新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