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

2013-12-05曲伟杰

博览群书 2013年2期
关键词:卢梭著作康德

○曲伟杰

《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韩毓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39.00元。

作为“千年思想家”排名第一的卡尔·马克思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的顶尖级思想巨人。但是,与中西方历史上的其他思想大家——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康德、尼采——相比,马克思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的思想不但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走向和社会实践。这是其他思想家所不能比拟的。

对于这样一位伟人,每个时代都会有学者去复述他的个人经历,去重新反思他的价值。因此,从马克思去世之日算起,有关他的生平和思想的研究论文与专著不胜枚举,每位研究者都试图给出自己的理解,并且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应对良策。在浩如烟海的著作中,某一篇论文或某一本著作想要脱颖而出实非易事。诚然,不同的作品可能给人以不同的感悟,而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也可能进行不同的理解。但无论如何,每一部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著作必须结合当下时代的最新特点和问题,才能给读者呈现出富有新意的成果。

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所著的《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是国内学界出版的一本从比较新的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新作,读来让人耳目一新。说它耳目一新,并不是指该书提出了多少崭新的观点,纵观全书,作者论述的基本依据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一般著作不同的是,作者注重发掘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来龙去脉,引用和评点了很多近现代学者的观点,让读者懂得马克思的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

仅举一例。马克思有一句名言: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令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他在建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书中引用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一段话,并指出最初把“蜜蜂建筑蜂巢”与人类的劳动加以比较的是康德。

诸如此类的分析,在书中还有很多。此外,作者还非常注重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相关历史背景,并且针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给予针砭与评论,因此使该书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

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批判旧世界”和“创造新世界”。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人的重要思想,通过介绍这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观点,意在让人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该书的前半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与之前的两位重要思想家——卢梭与康德——之间的关系。卢梭和康德都是启蒙时代的重要思想家,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而德国古典哲学是公认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三大来源之一。卢梭在近代法国既以文学家而知名,又因倡导人民主权原则而成为法国大革命时期诸多革命者所信奉的精神导师。作者在论述马克思与卢梭、康德的思想关系之时并没有全面展开,试图向读者展示康德所建构的庞大的哲学体系,或者向读者详细说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精妙义理,而是选其要者加以阐述。众所周知,卢梭最为重要的代表性著作是《社会契约论》(政治哲学)和《爱弥儿》(教育哲学),但作者主要选取的是卢梭的成名作《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卢梭在这两部著作中对早期资本主义所展现出来的商业气息和对金钱的过分追逐现象进行了批判,并启发了马克思的后续的、更为重要和经典的研究。如此的章节安排,可以避免内容上的枝蔓与冗长,便于读者了解作者论述的主旨。

总之,这本书固然涉及到了许多思想家和革命家,但是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地介绍他们的所有重要思想,而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这个问题将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联系在了一起。所以说,贯穿整部著作前后两个部分的实际上是一个主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批判,以及无产阶级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进程中的作用。因此,主题突出构成了这本书的又一大特色。

猜你喜欢

卢梭著作康德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艺术百家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