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3-12-04陈华兴
陈华兴
恶性肿瘤患者约有31%~87%存在营养不足,其中尤以消化系统肿瘤患者最为常见[1]。营养不足常可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放化疗不良反应及抑郁症发生率的升高,严重时还可导致死亡率的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2]。因此,在化疗期间准确的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做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及早发现营养不良的风险,给予相关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3]。本文通过调查在本院化疗的51例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SGA营养评估、人体测量及血生化检查结果,比较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6月在本院接受胃肠肿瘤术后化疗的患者51例,其中男33例,女18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5.9±4.7)岁;病理类型包括:胃癌34例,结肠癌10例,直肠癌7例;化疗方案:奥沙利铂60~80 mg/m2联合氟尿嘧啶0.7~1.0 g/m2静滴,每周1次。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化疗前,使用人体测量法及血生化检查法和综合营养评价法调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使用问卷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
1.2.1 人体测量及血生化检查 比较SGA三组患者的体重(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检查结果。人体测量营养不良的评定标准分别为:TSF男<7.48 mm,女<13.78 mm;体质指数<18.5 kg/m2。生化检查营养不良的标准:前清蛋白<170 mg/L;血红蛋白男<137 g/L,女<116 g/L;TLC<1.5×109/L[4]。
1.2.2 生活质量状况 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来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子量表和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得分高表示功能或健康水平好,生活质量状况越好;症状子量表得分高表示症状和问题越严重,生活质量状况较差[5]。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GA客观评价指标表明,营养良好的患者的各项生化检查(前清蛋白、血红蛋白、TLC、TSF、BW)均较营养不良的患者要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SGA客观评价指标比较(±s)
表1 SGA客观评价指标比较(±s)
组别 前清蛋白(mg/L) 血红蛋白(g/L) TLC(×109/L) TSF(mm) BW(kg)营养良好(n=45) 225±71 125±19 1.6±0.5 11.9±4.7 55.74±7.8营养不良(n=6) 168±95 112±17 1.3±0.3 6.4±2.9 43.05±2.9 P值 <0.05 <0.05 <0.05 <0.01 <0.01
2.2 通过SGA营养评估法得出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发现,营养良好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得分为(67.1±18.6)分,营养不良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得分为(37.5±25.5)分。并且营养良好的患者的症状子量表的得分明显较营养不良的患者低,表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性。见表2。
3 讨论
肿瘤患者多数伴有营养不良,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患者的预后状况[6],只有通过在患者化疗时及早的发现和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以便及早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SGA营养评估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而得出的主观营养评估的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对患者的创伤小,评分通过多方面的资料的分析而得来,数据准确[7-10]。本组研究经过SGA营养评估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发现与人体测量及血浆蛋白水平等具有一致性,同时研究表明营养状况良好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营养不良患者的发生率明显要低,表明营养状况与不良反应之间呈正相关性。
表2 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s) 分
表2 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s) 分
项目 营养良好 营养不良功能量表 躯体功能 78.8±15.8 57.8±22.4角色功能 72.3±30.4 58.3±36.6情绪功能 87.8±17.5 89.6±11.9认知功能 83.1±22.0 81.9±20.7社会功能 71.5±29.3 52.8±36.8症状量表 疲乏 29.9±21.7 56.5±26.2失眠 22.1±28.4 30.6±36.1食欲丧失 14.8±25.0 58.3±35.2单项量表 恶心呕吐 3.1±13.5 16.7±17.4疼痛 15.9±19.4 30.6±29.2呼吸困难 12.3±22.5 30.6±26.4便秘 15.4±27.7 8.3±15.1腹泻 9.3±19.1 11.1±16.4经济困难 32.3±30.0 55.6±47.9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 67.1±18.6 37.5±25.5
研究表明,SGA营养评估法可以准确地评定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化疗期的营养状况,以便及早发现并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便于及早采取有效的改善治疗方法,使之对化疗患者的疾病的恢复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临床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1]阳世伟,殷磊.癌症病人的营养不良与预防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1,16(6):383.
[2]郑连雪,王清馨.晚期胃肠道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9,6(5):201-204.
[3]曹琳琳.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6):95.
[4]范青,蔡丽英,霍成,等.51例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3):1311-1313.
[5]袁玲,陈湘玉.肿瘤内科护理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9-51.
[6]陈金凤,李红,胡雪慧,等.癌症化疗病人的消化系统症状观察及饮食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43.
[7]赵明,李勇.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A):222-224.
[8]吴萍,卞大荣.微型营养评价法与主观全面评价法的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2009,12(3):126-128.
[9]马静,叶文峰,钟毓瑜,等.主观评价方法SGA在肿瘤病人营养状况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1996,4(4):176-177.
[10]李晓燕,王琼.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