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的运用

2013-12-04黄洁雯卫蓓文胡厚佳李擎天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包被免疫学综合性

黄洁雯,卫蓓文,宋 珍,胡厚佳,李擎天

(上海瑞金医院检验系,上海 200025)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其实验教学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十分重要的环节。实验教学其实就是通过师生们的携手,将亲手操作的过程与结果来验证并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通过系列的、系统的实验完善来达到自主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适应当今迅猛发展的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的要求[1]。

设计型实验要求利用基本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来解决或验证针对某一具体科学技术等相关问题为目的而进行实验的整个过程计划的制定与完成;综合型实验则是将若干具有相关的实验组合成一个系列的整体实验,通过完成综合型实验的整个过程以达到训练学生们的组织和具体实施能力[2]。本教研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通过在《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从初探到实践到完全融入实践教学大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免疫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

一、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实施的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医学检验系2006、2007、2008级164名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2006级学生55人,2007级56人,2008级53人。2006级开展传统型实验教学,2007、2008级开展综合与设计性实验教学。

(二)方法。

1.制定具体的实施教案。以临床检验免疫学相关的实验教学为参考依据,以往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教学是通过购买商品试剂盒,学生只是按照试剂说明书去逐一去操作而完成的。为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整个ELISA检测过程,对某一病原体抗体检测用ELISA法建立系统过程,包括抗原物质的初步纯化,免疫实验动物获得相应抗体,经过鉴定以及有效滴度测定后,进入ELISA法建立的基本程序,即对包被用抗体的工作浓度测定并包被,制备所测抗体含量的标准曲线,最后选择待检标本实施检测、分析,并进行ELISA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组织讨论后明确保障该实验方法稳定、特异及灵敏的诸多影响因素,将学生们的思维进一步引向纵深层面的教学实施教案,包括具体操作的几大步骤、具体操作的要领与操作时间的节、点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预测与解决设想。

2.实施综合设计型实验教案。在07和08级学生中开展综合性实验,要求同学自己完成包被、封闭、检测等ELISA的全过程,如何选择最佳ELISA检测的工作浓度是综合性试验引出的设计性实验。教师仅提供包被用的抗体原液、Na2CO3和Tris两种包被液缓冲液、酶标抗体原液、参考抗原原液,由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如运用棋盘滴定法原则,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先确定包被液的选择并选择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等。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将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抗血清的制备、动物的免疫以及血液的采集等等多项检验专业课程中的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串联成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引证论据后制定出具体技术路线与操作流程图示,各组汇报演讲设计的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初步确认其可行性后,由学生分组实施完成。

二、综合与设计性实验教学考核结果与分析

(一)成绩分析。

本次调查的2007-2008级本科学生的个体条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比较考试成绩发现,期末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试、临床出科考成绩在06级和07级,06级和08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字说明,以06级学生为对照,在07和08级学生的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效果显著,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技能、临床实践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见表1。

(二)学生能力分析。

在07和08级学生中开展调查显示,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开放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尝试性、探索性实验,构成完整的实验教学课程。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从中体验到了知识的协调性、联系性,使得基础知识掌握更扎实。同时本实验更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科研能力,为以后临床工作的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见表2。

表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2006、2007、2008级本科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表2 2007、2008级本科学生在综合性实验课后各项能力的效果比较

三、讨 论

长期以来,实验教学多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传统的实验教学从教学内容来看,多为演示、验证型实验,而综合型、设计型和创造型实验尚欠;教学方式多为“填鸭式”或“注入式”,指导教师只是根据安排的实验内容,将其目的、原理、方法、主要仪器及试剂、操作步骤等向学生交待毕,即由学生照葫芦画瓢。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实验内容选择方面,实验步聚的制定,仪器设备的组织、准备等均由教师完成,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免疫实验教学中加入综合性实验的环节,学生们不时遇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挖掘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在解决问题时,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正确的选择方法,又学会了严谨治学的态度。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亲身体会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全过程,深深感受到科研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检验医学培养的主要对象为能满足临床检验实验室需要且能达标的有用人才。其表现为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而且将其做得准确,已获得正确的检验结果从而有助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4]。同时,为适应医学免疫学检验快速发展且多领域互相渗透的现状,培养的学生还必须具备对实验设计的能力,要掌握系统性实验的构成与完成要求,并具备完成的实际能力。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开放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尝试性、探索性实验,构成完整的实验教学课程。使得学生通过系列的、系统的实验达到自主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适应当今迅猛发展的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的要求,彻底改革了以往的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

[1]代荣琴,侯振江.综合教学法在免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5):956-957.

[2]李剑平,吴秀珍,陶建华,等.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21,27.

[3]王胜军,仝 佳,苏兆亮,等.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的实验课程改革[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0):1004-1005.

[4]邓念华.免疫学检验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2):105-106.

猜你喜欢

包被免疫学综合性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ELISA两种包被方法在牛乳氯霉素测定中的比较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坐公交
跟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