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长期卧床患者的陪护人员褥疮预防认知的调查分析

2013-12-04何晶晶吴莹嘉邵红岩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21期
关键词:褥疮专职卧床

何晶晶 吴莹嘉 邵红岩

褥疮是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住院患者的褥疮发生率为5.1%~32.1%,且容易感染,一旦恶化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导致死亡[1]。美国Miehan统计过褥疮的流行率在148家急诊护理机构中达9.2%;其发生率在专科医院和福利性医院达23%~27.5%[2]。预防褥疮的发生是护理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为了解长期卧床患者的陪护人员对褥疮预防的认知程度,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以便于医护人员为其提供相应程度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也有利于医院管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计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1月以来本科长期卧床患者(卧床≥10 d)的陪护人员50名。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基础上编制而成。内容包括陪护人员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曾接触褥疮患者、是否为专业陪护;褥疮的预防、护理知识:原因、好发部位、减轻压力、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保护皮肤、加强饮食和运动6方面;知识的获取途径等。6方面共13个题目,每题10分,共130分,知识的获取途径中列出5项来源供选择,可另外写出其他来源。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50名陪护人员男18人,女32人;年龄:≥35岁的中老年人37名,<35岁的青年人13名;文化程度:小学7名,初中16名,高中、中专15名,大专9名,本科3名;曾经接触过褥疮患者的27名,未接触过的23名。专职陪护(接受过一定程度上的专业培训,目前以照顾患者为职业的人)21名,非专职陪护(患者的家属、朋友等)29名。

2.2 陪护人员褥疮预防知识的分类 陪护人员对各类褥疮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见表1。正确率=x/n×100%,n指就每个方面包含的各小题应得分数之和,x指每个方面的实际得分。

表1 陪护人员褥疮预防知识的得分及正确率情况

2.3 与陪护人员褥疮预防知识相关的因素 由表2可见,文化程度、职业、是否曾接触过褥疮患者这3个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这两个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与陪护人员褥疮预防知识相关的因素

2.4 专职陪护与非专职陪护人员褥疮预防认知情况 由表3可见,总分、好发部位、减轻压力3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褥疮发生原因、摩擦力与剪切力、皮肤 、营养与运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褥疮预防知识的获取途径 被选择的次数排列:医生、护士讲解(25次),与其他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24次),以前曾照顾过类似患者,有一定的经验(19次),看书、报纸、杂志、电视(13次),参加过相关知识的讲座(12次)。其他获取途径如:专业课学习、培训、网络查询等。

表3 专职陪护与非专职陪护褥疮预防知识的比较(±s) 分

表3 专职陪护与非专职陪护褥疮预防知识的比较(±s) 分

类别 总分 褥疮发生原因 好发部位 减轻压力 摩擦力与剪切力 保护皮肤 加强营养与运动专职陪护 77.03±15.84 5.84±1.99 4.52±1.26 21.76±5.84 11.00±5.91 23.27±7.16 10.64±2.84非专职陪护 66.71±19.22 4.88±2.31 3.20±1.85 17.12±6.83 10.30±5.51 20.73±7.93 10.48±3.88 t值 2.072 1.571 2.949 2.581 0.433 1.188 0.16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3.1 加强陪护人员对长期卧床患者褥疮风险的认知 长期卧床患者一般病情严重或因病情需要采取一定的强迫体位,常伴意识障碍、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是褥疮发生的高危人群[3],褥疮的发生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消耗巨大的医药资源,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4]。充分了解陪护人员褥疮的认知程度,可针对认知不足加强宣教,使其积极有效的参与自我护理,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陪护人员的褥疮预防知识相当缺乏,表1中显示陪护人员总的答题正确率仅为55.28%。尤其在避免摩擦力与剪切力、营养与运动、褥疮好发部位这3个方面认识较少,护理人员可有针对性的加强宣教,例如对分段移动患者的正确方法了解欠缺,可进行多次示范操作或指导;在食物的选择上可以通过讲解、海报、宣传栏以及病友会相互交流学习等加强学习。保护皮肤方面,对长期卧床患者施行全背部按摩和受压处局部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但因受压而出现反应性充血的皮肤组织则不主张按摩[5],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皮肤的保护性反应,按摩无助于防止褥疮[6],要及时对陪护人员做好纠正指导。

3.2 提高陪护人员褥疮预防认知水平的干预措施

3.2.1 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加强对专职陪护的管理 资料显示,褥疮多在护士未予采取措施的患者中发生,83%的院内褥疮发生在疾病的早期[7],护士积极评估和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有效预防褥疮发生的关键[8]。医护人员作为健康教育者和健康咨询者,首先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因此要加强学习褥疮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及护理知识。同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从各方面为患者着想,做好健康教育,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知识,加强护患沟通[9]。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加、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工作繁忙的现代人很难做到工作和照顾患者两不误,因此专职陪护的需求在日益扩大,他们在照顾患者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社会、医院应加强对专职陪护的专业培训,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丰富的学习资料,并制定定期考核制度检查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

3.2.2 加强宣教力度,提高宣教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积极主动地向患者和陪护人员介绍预防褥疮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其共同参与到褥疮的预防和护理中,可减少褥疮的发生[10]。陪护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其他各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对于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理解力差的,必须加强宣教力度才能达到有效效果。如定期做宣教,定期考查掌握情况,仔细解答并提供宣传资料,操作过程中反复提醒等。在宣教内容上要全面地从褥疮发生的原因、部位、患者卫生、床单位整洁到如何翻身、减压用具的使用、减压动作、按摩方法、加强营养等。根据陪护人员的接受能力选择健康教育的深度,对于接受能力强的,讲解相对较复杂的知识如减轻压力的动作、正确的搬运挪动患者的方法等;对于接受能力低的,从简单的细节如翻身时间、如何做好患者个人卫生等做起,循序渐进,逐渐提高。

3.2.3 增加陪护人员知识的获取途径 陪护人员知识来源主要为医院陪护患者期间的学习、交流,而在院外主动学习热情不高。在医院,精美的照片、幽默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漫画、有趣的故事、医护人员的讲解、宣教录像的播放、有效方法和动作的示范、宣传手册的制订、经验的介绍、知识讲座的组织、家属之间的交流等都是陪护人员有效的知识获取途径,同时也要提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封志英.褥疮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护理研究,2004,18(12):2084.

[2]陆梅.50例Ⅲ、Ⅳ度褥疮治愈的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2005,4(2):65.

[3]丁华.长期卧床病人褥疮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0,12(2):24.

[4]徐阳,谢浩.褥疮的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研究概况[J].当代医学,2010,16(9):26.

[5]申校燕,刘惠方,李漓.多种方法在褥疮防治中的作用原理及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2):23-25.

[6]张本园.老年患者褥疮发生的预防护理及治疗[J].护理实践与究,2010,7(17):102-104.

[7]刘哲军,龚孝淑,江基尧.脑创伤及亚低温对大鼠肠道吸收功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262.

[8]陈碧贤,陈雪红,郭奕文.褥疮的预防护理[J].北方药学,2010,7(5):41-43.

[9]杨桂华,杨海新.护理人员对预防病人难免性褥疮的真实体验[J].中国护理管理,2008,8(8):68-70.

[10]徐喆阳,谢浩.褥疮的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研究概况[J].当代医学,2010,16(9):26.

猜你喜欢

褥疮专职卧床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卧床老年人使用防褥疮气床垫预防压疮的护理
选用褥疮垫,视病情而定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