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设立思路的探讨

2013-12-04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商业会计 2013年12期
关键词:政策性农村金融民营企业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一、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的现状

目前,民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力军,成为各大中小城市发展的支柱性企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民营中小企业以其方便、快捷、多职位需求等特点,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就业做出重要贡献。特别是沿海一带新兴城市,存在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他们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的经济主体。2006年,党中央发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号文件,标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后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这就要求民营企业敢于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奋力投入新农村建设中,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多仍是由城市的民营中小企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因此,对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局限性。其实在新农村有很多由农民自主设立的小型企业,比如,大米加工点、茶油压榨点、农村商店等等。这些小企业由于资金、管理、技术和制度等各方面原因,很难形成规范化的中小企业,有的甚至经常停工停产或者加入到城市民营企业中谋生。因此,设立和发展立足于农村本土的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势在必行,对农村经济建设将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二、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设立思路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设立更贴近农村和农民的农村民营企业。现行的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规模、发展情况和失败案例等可以为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的设立提供参考。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设立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加大设立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的宣传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干部等农村资源纷纷涌入大中城市建设,在农民工取得较大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并得到当地管理部门和群众的认可。因此,有很多的农民工和知识青年不断涌入大城市里拼搏。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和新农村建设机构应该在农村或城市加大宣传,鼓励农村资源回到农村,引导他们在农村设立民营企业,吸引城市资金投入到农村。

(二)政府政策性支持设立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

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的设立和发展离不开资金和管理,国家、地方政府或村委可以拿出一部分财力或者由他们担保银行贷款投资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村建设规划和投入比例,保障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在农村能够立足。出台政策支持几个重点产业的农村民营中小企业,鼓励和动员农民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营建农民自主、政府支持、社会资源帮扶的新农村建设健康形象。

(三)加强农村民营企业培训指导

新农村乡镇、村委会等集体组织对农村民营企业的运行管理、文化建设、法律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提高新农村干部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之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做公益性服务。设立灵活机动、服务农村、有创新、有成效的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

(四)规划好农村产业结构

根据不同的农村产业结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农村民营中小企业,比如农产品、木材等加工企业。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多做有特色农业。

(五)积极引导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回乡创业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有很多优越性,再加上有一定的知识技术水平。通过地方政府搭建平台,积极引进农村大学生,建立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发展新农村。

(六)疏通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产品和技术与外界的沟通渠道

通过各种渠道,保障农村建设有事可做。通过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与城市民营中小企业进行帮扶结对,创造更好的价值。通过与城市民营中小企业的沟通,争取城市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和配合,打通农村民营中小企业产品销售和推广问题。

(七)促进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所需原材料的生产

农村很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土地,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可以调动农民发展所需原材料的积极性,减少企业成本。有条件的企业还可参与到原材料的生产中,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八)建立完善的新农村金融政策制度

农村金融系统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通过政府的政策为农村金融系统提供保障,解决金融系统和企业的后顾之忧。农村金融系统应当按照其功能或环境和结构等,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功能的需求,完善政策性农村民营企业的金融系统。

(九)发展农村民营企业小额信贷机构和政策性制度

目前,小额信贷的主要功能是为小型企业提供服务,对农村民营企业的帮助较小,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信贷服务更少。因此,农村民营企业小额信贷机构和政策性制度是当前农村民营企业发展的必要支持。发展农村民营企业小额信贷机构和政策性制度,必须确定对小额信贷的支持政策性制度,创造条件将其融入到农村民营企业之中,有助于弥补现有农村民营企业金融体系的功能缺陷。

三、建议

农村民营企业的基础薄弱、位置分散,使得针对城市民营中小企业的很多模式并不适合农村中小企业,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具有农村特色的民营中小企业。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应该吸取城市民营企业及其他企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扎根农村、推向城市的民营中小企业模式。首先,应建立以中心城镇为中心的农村民营企业集聚区,这是发展农村民营企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其次,应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拓宽农村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再次,针对农村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业务人员技术水平低,管理人员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农村民营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鼓励职工自我提高;另一方面应积极吸纳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然后,农村民营企业应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最后,为了保证农村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农村民营企业的发展应走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道路,即发展低碳经济。总之,国家、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应该积极主动规划好新农村建设,支持农村民营中小企业的设立和发展,充分调动农村一切资源,动员和鼓励全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农村民营中小企业的设立,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政策性农村金融民营企业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政策性担保助力普惠金融发展的策略分析
政策性小微担保业务创新案例分析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政策性银行合规管理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根源与法制化破解方案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