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水教育的高校育人体系创新研究
2013-12-04朱琳
朱 琳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杭州310018)
一、特色教育
关于特色教育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明确的说法。一般来说,特色教育是指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优势与特点逐步形成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教育模式。特色教育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传统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方面。成熟的特色教育是学校通过长期探索,形成符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和深度挖掘,用长时间累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育人宗旨、价值取向、整体风格和校园文化等,最终使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精、气、神的有机统一。发展特色教育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长期艰苦的努力,而非一蹴而就。
实施特色教育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特色的教育往往更能使学校在师资、生源方面富有吸引力,并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二是特色教育有利于优化教育手段,改革教学思路,有利于教育形式多样化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升;三是特色教育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四是特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综合实力,扩大学校的对外联系和交往,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
二、特色水教育
1.特色水教育的提出
1988年,时任淮河水利委员会宣传教育处长的李宗新首次提出了“水文化”的概念,成为了水文化研究的首倡者。2009年,水利部部长陈雷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加强水文化建设,是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开展水文化教育,加强水文化建设,是试图把水文化作为构建人水和谐社会的结合点和支撑点,将水作为出发点来研究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从而提高人们对水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同时,又以文化为立足点,探索水文化、认识水问题、发扬水精神、树立水形象,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维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10年)指出,“把水文化教育列入水利院校教育课程体系,并作为水利系统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水文化教育。”“在水利院校加强水文化教育,开设水文化选修课或必修课,并争取开设‘水文化’专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水文化特色,营造水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因此,水文化教育的提出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
特色水教育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并长期积累的具有独特性的一种教育,是长期坚持和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的结果,也是作为水利院校历史文化的积淀。水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被赋予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内容与含义。特色水教育体系由水历史、水文化、水资源、水警示、水法规、节水知识、水利科技、社会实践等构成,并以教化、存史、熏陶、怡情、传播等功能演绎特色水教育。从2005年创办特色水教育课程以来,学校通过多年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以特色水教育为创新点,不断完善高校育人体系。
2.实施特色水教育的现实意义
特色水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水利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培养现代水利人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基本条件。同时,实施特色水教育也是水利行业的重要任务,需要从行业到社会全面展开。通过实施特色水教育、创新高校育人体系,提高学生的水文化素养、培育学生的水文化精神、完善学生的水利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
实施特色水教育,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摆正人与水的正确关系,普及水的节约、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水资源、水环境的关爱意识,提高水环境治理和水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治水管水的文化品位,引导人们对水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增强全民社会与水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水和谐。
三、实施特色水教育,创新高校育人体系
1.营造具有水文化理念的校园建筑
校园建筑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最基础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依托现有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科学构思,精心设计,努力提高校园环境质量,把学校传统、学校精神、学校文化渗透到校园环境建设中,突出学校特色,在校园建设上精心设计、整体布局,多角度、全方位诠释出独有特色的校园。校园内,水文化附着在校门、图书馆、体育场、教学楼、宿舍楼、走廊等各类建筑及装饰上,从各类小细节到大型建筑群,无不让人深切感受到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水利今昔”巨幅壁画勾勒了大禹治水、钱王射潮,贺循凿西兴运河,白居易、苏轼筑白堤、苏堤,茅以升设计建设钱塘江大桥及新安江水库建设等画面;“上善若水”的巨型雕塑利用中国篆刻印章阴刻手法组合成一幅运动的画面;“融会贯通”艺术性地体现了大地、星云、流水和周围环境互动共生的意境。
2.创新具有水文化特色的CDIO 工程教育模式
CDIO 工程教育模式在2000年提出,是英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缩写,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综合培养工程技术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CDIO 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中国自2006年开始这项工作以来,已有近百所大学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开展了CDIO 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和实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本土化模式发展。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积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秉承依托水利、面向水利、服务水利的办学特色,在引进CDIO 工程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创建了SWH-CDIO 人才培养模式,即把“以水育人”(S)和“以文化人”(W)相结合(H),并与CDIO 教育模式相衔接,设计出以“实现(I)”为导向、将“水利精神、水的品质”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与CDIO 四大能力相结合的SWHCDIO 人才培养方案。该教育模式传承了水文化特色,实现水文化对专业的渗透与交融。SWH-CDIO工程教育模式通过工程实践和项目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构建出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的教学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弹性的自主学习制度,不断完善学分制,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学生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培养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提升学生的软能力和硬能力。
3.将特色水教育以多种形式引入教学课堂
水文化博大精深,谱写了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璀璨的一页。要将其成为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培养高尚情操的迫切需要,不仅仅是靠教师在课堂内简单地进行传授、讲解、传播,而更应以亲历实践和认识实习为主,采取体验式、实践式、网络学习式等进行开放式、多样化教育方式来实现教学目的。
基于水利行业的艰苦性和特殊性,我校坚持理论实践结合、课堂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教育与研究结合,通过文化传承、环境熏陶、专业渗透、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水文化和水利职业精神的教育。学校组建了“浙江特色水教育”教学团队;建立了水文化网站和水文化论坛;结合专业教育开展系列“水工程、水资源、水生态、水管理、水文化”调研活动;每年组织参加纪念“世界水日”等大量的水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水世界、感受水文化、内化水品质。
4.重视水文化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水文化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内容广泛,体系庞大。在研究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研究,需要从内涵、精神、物质、制度等各个层面创新重点突破。同时,开展水文化研究,需要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学术研究队伍,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形成一个稳定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方向,从而达到研究水文化的目的,即将水文化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治水实践中,在实践中增强人们的水文化自觉意识,共同建设人水和谐的社会氛围。
弘扬水文化,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的育人理念。从2004年开始,学校就开始了特色水教育的研究与社会实践,设立了水文化研究所、水文化创意工作室、学生水资源社团等,建立“浙江水文化”专题网站,与中国水利博物馆在水文化研究、教育和推广方面资源互享,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水文化教学与研究团队。把“弘扬水文化,培育水利人”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有效载体,坚持将水文化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成才。
[1] 马燕燕.闫彦.特色水教育体系的建构[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2,(2):1-4.
[2] 闫彦.浙江特色水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1,(8):164-166.
[3] 郑大俊.水文化研究与水文化教育须双轮驱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1-3.
[4] 王义加,傅梅烂.流淌的传承——高校水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略论[J].经济研究导刊,2011,(15):292-293.
[5] 秦素粉.水利高职院校水文化教育的创新和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