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3-12-04徐金雷
徐金雷
(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南京 210046)
数字化学习社区不同于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描述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的变化;也不同于数字化社区,数字化社区所指的是一种信息化物业管理的社区。数字化学习社区是指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构建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居民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及组织管理的新一代教育服务系统。数字化学习社区可以满足社区居民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群的学习需求,从而完善社区终身学习体系。
一、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背景
1.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是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从宏观层面看,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教育发展中突出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和任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四化”增量到“五化”,即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十七大报告把信息化与其他四化相提并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信息化的高度认识和认可。在今天的数字化学习时代,探索如何采取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来推进全民的终身学习,加快社区教育的信息化进程,构建可供居民学习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显得尤其必要。
2.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是推进社区教育不断深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有利于加快社区教育信息化进程,最大化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与传统的社区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并实现社区信息化教育学习及管理服务。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创新了社区教育载体,深化了社区教育内涵,提升了社区教育品质,显现了社区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也是全民终身学习,建构学习型社会的时代特征。
3.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是为居民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和服务的重要渠道
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面向社区居民,逐步构架适合不同网络和不同终端低成本接入的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打造数字化学习社区,是社区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可以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创造“人有所学、学有所教”的良好社会环境,能够让更多社区居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个人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二、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现状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经历了项目试验——标准出台——实践推广的阶段。
第一阶段:项目试验。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作为终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其典型应用示范的研究和探索源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6年启动的“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的教改项目,当时选取了天津南开区、西安碑林区和广州海珠区为数字化学习社区应用示范区。
第二阶段:标准出台。2009年2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和管理工作者,在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召开专题研讨会,草拟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基本标准》,4月在上海市徐汇区召开了“全国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交流研讨会”;经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5月,专业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意见》,并随文附发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基本标准》(试行)及《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申报表》。同年10月下发了《补充通知》,细化了数字化学习社区申报评审的具体要求,要求各申报单位认真写出全面详实的自评报告。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 21个区(县)、17个街道(镇)参与了申报。
第三阶段:实践推广。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从2006年启动至今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就国内现状而言,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目前尚处在发展阶段,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基本集中在华东及华北地区。西北、西南及东北地区由于经济等因素,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还处于萌芽阶段,但经过不断努力已初显成效,例如湖南省(湘潭、长沙)、四川省成都市利用广播电视大学的教育优势推动当地社区教育发展,都已初步取得可喜的进展。
从全国各地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推进的情况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发展不均衡,发展快速的地区基本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内陆欠发达地区基本没有发展;政府投入有待提高,基础建设要靠经济作为基础,随着民众需求的提高,加快建设步伐必须要得到经济的保障;政策保障不利,国内基本没有出台实质性保障数字化学习社区的政策,良好的发展必须依赖政府的政策引导;资源创新还不够,包括发达地区,目前基本依赖广播电视大学现有资源和网络下载,结合自身特色开发的新资源还比较少。
三、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策略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推进依赖于具体可供操作的先进经验和策略的制定。在现有的《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基本标准(试行)》、《数字化学习先进区建设基本标准》、《数字化学习先进区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全国“十二五”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规则》以及《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进区基本标准》的基础上,从数字化学习社区的规划发展、组织管理、网络平台设施、学习资源、支持服务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制定适宜的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策略(以下出现的相关数据参照了上述标准中的要求),这些策略体现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思想理念、组织架构、软硬件建设和各项保障机制,符合数字化学习社区顺利建设和职能发挥的基本要求。
1.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组织管理
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首先应当统一思想和认识,有合理的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应当体现当前国家、省、市及各地区的相关政策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满足居民终身学习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发展规划符合实际,而且有规划评估。同时要有组织保障,搭建合理的组织机构框架。成立区级数字化学习指导中心、街道数字化学习基地、社区数字化学习家园。实现区级、街道两级管理和区级、街道、社区三级运行的管理网络。明确每一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分工:区级数字化学习指导中心应当统筹领导整个区域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建设和推进工作,制定相关规划和发展目标;街道数字化学习基地应当对上级规划和发展目标的实施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社区数字化学习家园作为具体执行部门,应当运行相关计划和措施,具体开展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和推进工作。
2.加强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组建一支数字化学习的三级管理队伍、技术服务队伍、联络员队伍、志愿者队伍,提供智力支持。明确各级各类队伍的职责,每位工作人员必须充分掌握平台的使用技术,能及时与居民进行学习的交互,解答解决居民学习疑问和困难。管理队伍应该掌握各种管理手段,包括学习资源的管理、学员的管理、学习过程的管理、学习结果(含学分的兑换)等管理。技术服务队伍不仅要保障学习平台的运转和维护,还要根据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不断开发软件或新的课程。联络员队伍应当负责管理部门和居民之间信息的上传下达,保障居民顺利开展数字化学习。志愿者队伍应当负责对社区内的广大居民群众进行数字化学习平台学习的大力宣传。组织社区居民在数字化平台学习的学习指导,注册指导等实际平台操作,使广大居民全面掌握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学习方法。定期收集分析数字化学习平台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为学员释疑解惑。
同时,要加强各级人员的培训。在培训方面,邀请社区教育专家、网络管理专家对专门从事平台管理、设计、研发工作的队伍,进行教育理论、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队伍的整体水平。
3.坚持需求导向,建设学习资源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一方面要体现政府对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大政方针的导向,另一方面要以居民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导向。对社区居民进行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的调研,可以通过各分校社教教师进行居民的走访和问卷调查,获得居民开展数字化学习基本条件的情况,以及居民对数字化学习的需求。有必要建立定期的居民学习需求调查制度,了解居民最近的学习需求,以便及时更新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关注居民的学习绩效,建立居民定期的学习情况调查,以及居民对数字化学习的满意度调查。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要符合居民生活、学习、发展的需求,每年坚持以调查的形式摸清居民的学习需求。以整合、引进、开发等多种方式进行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更新和增加。各街道、社区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统筹利用本区域内现有的各类优质资源,做到优化配置、统一管理、综合利用。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参与承担数字化学习各类课程和活动的开发。同时保证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在保证数字化学习资源数量达标的前提下,注重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质量提升。根据居民学习的不同层次水平,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体现一定的学习梯度。
4.落实经费保障,建设网络平台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经费每年要列入财政预算,在社区教育经费中单列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专项经费,并确保资金到位。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共同保障建设所需资金。数字化学习中心的运行机制,要逐步向政府指导下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运营的方向发展。加大资金投入,为数字化学习平台配备较强的专用服务器,其CPU、内存及硬盘等硬件的配置要高,实现以计算机广域网作为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呈现形式,平台能满足每小时1万人次的访问,可支持5000人同时在线学习。居民可以在广播、电视、社区教学点或家庭计算机上网,登录社区教育“学习服务平台(网站)”进行学习,宽带速率能满足数字化学习需求。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网络资源,为数字化学习平台配备较强的专用服务器。网页内容丰富、具有明显特色,可视可读性强,交互性强,可满足居民多种学习需求。
5.强化支持服务,确保学习绩效
数字化学习社区的正常运行,还依赖于高质量的数字化学习社区支持服务。在学习管理、学习中心开放、宣传推动和激励引导等方面做好支持服务。区(县)数字化学习管理部门通过学习平台,开展学员注册、学习过程管理、学分管理、在线测试与评价、在线调查、考试结业以及证书认定与发放等管理工作。区(县)、街道(镇)、社区(村)三级数字化学习教室,配备投影机设备和计算机,用于集中学习辅导(包括区县范围内建设和利用的数字化学习教室和计算机)。区(县)、街道(镇)、社区(村)自建的数字化学习中心面向不同层次的居民开放场地时间每周≥70%。区(县)、街道(镇)、社区(村)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在双休日、节假日面向不同层次的居民全面开放。
采取多种支持措施,推进学习持续发展。采取绩效评估机制,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对街道的考核,同时作为社区教育示范区评选的必备条件,并就社区居民上网注册学习情况,年终对街道考核进行加分奖励。通过对社区居民上门走访、社区版报等形式面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居民参与的知识竞赛、网上讨论及评选等互动活动,激发居民网上学习的热情。为使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可以利用网站的“学习论坛”开展交流互动。社区学员在学习之余可以在网站的学习论坛上展开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习兴趣以及爱好。对学习优秀的学员发放上网卡、学分卡作为奖励。建立运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学习的家庭表彰制度以及开展先进社区评比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对学习积极、突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建立市民终身学习卡和学分银行,建立网络学习的电子档案,建立学分累计和学分转换制度,探索非正规学习成果与正规教育有效沟通的路径与制度。调动居民参与数字化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字化学习的绩效。
[1]方子春,杨顺起,陈肃.数字化学习社区创建标准的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09,(3).
[2]郑路,杨素娟.发达国家社区教育模式研究对中国数字化社区建设的启示[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3]梁敏辉,吴林华.社区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4).
[4]赵丽,谢同祥.台湾数字化学习发展及对大陆的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Z1).
[5]郑占文.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理论支撑和社会基础[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