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造心理素质培养探微
2013-12-04喻生华邓丽芬
张 骞,喻生华 ,邓丽芬
(1.西南大学a.高等职业技术学院;b.心理学部,重庆401147;2.南昌航空大学 科技学院,南昌330034 )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需要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作支撑。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各行业输送创造性人才的责任和使命,高职生创造心理素质培养应成为日常教育工作的关注点。从心理学角度看,创造心理素质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心理品质,创造心理素质培养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者需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多层面、多侧面地锤炼高职生创造心理品质,为培养造就创造性高职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职学生创造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知识经济呼唤创造心理素质培养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以智力资源和脑力劳动为依托,以知识创造与传播为动力,以不断创新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态。[1]一方面,知识经济到来是生产力的战略性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经济实现着人类在工业社会条件下解放双手到当前条件下解放大脑的转变,实现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唯一目标的“以物为本”技术演变成“以人为本”技术。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具有不稳定性、不可测性、跳跃性和复杂性特征。要求个体不仅要适应原有生活规律,更要改造和创造生活条件以完善自我,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毋庸置疑,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将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若干难题,创造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加速理论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鉴于此,对高职生而言,同样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拥有创造心理素质,才能在知识经济浪潮中脚踏实地、稳住脚跟。
2.高职生创造心理素质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高职生创造心理素质培养,并将其视为重大教育战略,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命题。例如:美国学者泰勒指出,“哪个国家最大限度地发现、发挥、挖掘个体的创造潜力,哪个国家就能在世界上处于不败之地。”[2]前苏联20世纪60年代提出构建“学生创造性教育体系”;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创造性教育实践”;加拿大呼吁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人”。目前我国创造性职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通过走访调查,在校高职生创造心理素质状况不良,许多领导、教师和学生对创造心理素质培养缺乏系统思考,存在目的不明确、机制不健全、过程不系统、操作不专业等问题,严重禁锢了高职生创造力的发挥。
3.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看,高职生身心健康成长需要具备创造心理素质。哲学家罗兰指出:“唯有创造才是欢乐,唯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有专家指出,“个体的创造性是生存的先决条件,生命健康的第一行动是创造活动”。[3]创造心理素质是人的生命力的最高表现,是个体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挖掘创新心理素质对高职生提出了新要求:不断激发创造潜能发挥以及个性的张扬,促进德、智、体等和谐发展,成为具有开创精神的新一代。青少年创造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他们的创造心理潜力结出丰硕果实,比其他任何目标都更重要。[4]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生只有在创造中才能挖掘心理潜能,这适应了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创造心理素质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1.创造心理素质的涵义
创造(creation)一词由拉丁词“creave”派生而来,词意是“创建、产生、造成”,是创造心理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5]从广义角度看,创造心理素质是在原先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产生出新东西的心理品质。目前,心理学家对创造心理素质的界定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如吉尔福特(1956)认为,最能体现创造心理素质的是创造思维,是一种扩散式的思考方式,也是想象力的表现,以发散性思维为特点;威廉姆斯(1972)指出,应从个体认知思考方式及个性和处世风格中去了解创造心理品质;托兰斯(1967)强调,创造心理素质是“寻求真理”的心理能量。综上,创造心理素质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和任务,以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具有提供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心理品质。这里的产品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或物化成果。
2.创造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
(1)智力水平
智力水平指个体认知、分析、记忆和处理事物的综合能力。一方面,智力水平与创造心理素质有中度相关。如心理学家盖兹尔的实验表明,创造思维与智力的相关系数为0.115-0.488 之间,说明并未达到密切相关的程度。吉尔福特综合了以往研究发现,创造力与智力之间存在一个三角图形关系,即高智力是高创造心理素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先决条件。另外,加德纳也持相似观点:一个人在成长中能否获得成功,智力高低不是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智力水平与创造心理品质密切关联。如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明确指出:“创造性思维品质是智力的重要成分。”[6]由此而论,创造心理素质与智力水平中等相关。至于个体智力与创造心理素质的关联性程度,仍须后续实验研究加以证明。
(2)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是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概括总结,是推动科学进步和提高生产力的内在源泉。实践证明,创造发明从不脱离社会需求、文化传统、知识背景。马克思在谈及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性时说:“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发明或生产方法新的改进基础。”哲学家萨顿认为:“创造一旦发生,绝对更新极少;多数新奇事物只是旧要素的新组合,至少新奇程度只是在于解释而已。”可见,知识经验的代际传递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显著标志,而且知识经验同时也是创造性原料。因此,创造心理素质的本质是知识经验的重新组合与灵活运用。
(3)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对创造心理素质形成具有直接影响。创造性人格特质是个体具备的对创造力发展和创造任务完成起促进作用或保证作用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创造心理素质发展的动力。它主要包括创造个性倾向性(求知欲、独立性、观察力、坚韧性)和创造个性心理特征(创造能力、创造气质、创造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创造性人格特质决定着一个人创造潜能开发程度和最终成就。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心理学者任朱利认为“天才儿童”的品质除中等以上智力外,关键在于动机、兴趣、热情、自信心、坚毅性和吃苦耐劳等非智力因素(创造人格特质)。同样,美国学者朱克曼对100 多位诺贝尔奖得者的共同创造心理素质特征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他们有如下智力和人格特征:渊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精湛的实验技巧。可见,创造性人格特质确实对创造心理素质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高职学生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1.建立学校创新型职业技术教育体制
学校创新教育体制机制主要指高职生创造心理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管理制度、环境布置、教学评估内容和方法等多种学校育人因素。有专家指出,教育观念、理论、制度、内容、教育手段方法创新,对科学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将更有效果。[7]对制约高职生创造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进行肃清,以为创造心理素质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而言,需要做到:第一,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与“学生观”,赋予高职生真正的主体地位。第二,构建创新教育模式与学校管理体系,实施开放式管理方法,形成自由、民主、活泼的学习氛围。第三,改革传统课程内容与设计模式,注重培养高职生独立活动能力、创造行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施艺术性和发散性思维教学,以实现锻炼其创造精神。第五,实现评改多元化,多采用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方式。鼓励高职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增强学业成就动机,科学构建有助于创造性学生脱颖而出的教育培养机制。
2.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格
创新精神是个体创造心理素质发展的灵魂,主要表现为探索、创新、奋力拼搏、献身事业以及为社会服务等方面。[8]有学者认为:“创造性人格在学生创造活动中具有动力和导向作用,培养创造性人格是根本。”[9]第一,要培养高职生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合理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学业自我、情感自我、生活自我)。第二,要激发高职生的创造动力,维持创造活动的激情。特别需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将自然禀赋充分发挥出来。[10]第三,要健全创造力人格,教师应注重在实际教学中培养高职生的创造动机、优良品格和人生价值观,注重在实习实训中磨砺其意志品质,培养高职生创造发明的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坚持性与自制力。第四,要大力开展专项创造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创造心理素质,促使他们不断创造新产品、发现新事物、使用新方法、建立新观念。教育者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使高职生养成健全的创造性人格。
3.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专家型教师队伍
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11]教师的创造性教育观、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是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一方面,要训练教师的创新心理素质。如可采取对高职教师开展创造心理学专题培训。另一方面,要提升教师创造性人格魅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模范和表率作用,学生也无时无刻不在深受教师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和感召。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表明,个体通过模仿而获得学习,替代强化了自身的学习行为。可见,教师创造力人格对激发高职生创造潜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应多给教师呈现高创造力教师的先进感人事迹,以此鼓舞更多的教师塑造自身的创造力人格,成为富有创造心理素质和创造人格特质的专家。因此,在实践中尝试构建一支具有创新心理素质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对高职学生创造心理素质培养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
4.积极开展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众所周知,健康的心理既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又是创造力开发的根本。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才能保证创造心理素质培养的顺利进行。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要实施创造力培养,必须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因此,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其创造心理素质培养的质量,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学校—院系(专业)—班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干预和排查,构建“分层分段式”和“立体结构式”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12]另一方面,开设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高职生心理健康选修课,通过这些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使高职生明确成为一名创造性人才,不仅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而且需要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健全。心理学研究表明,高创造力学生具有三种心理特征:一是顽皮、淘气、荒唐、放荡不羁;二是所作所为超越常规;三是灵活多变、幽默机智。因此,教师应学会认识高职学生看似表面的心理异常,注重挖掘创造潜能,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做好心理保健与干预工作,才能在创造心理素质优化与潜力开发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1] 刘大椿.知识经济中国必须回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 Taylor,C.W,Holland,J.H.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reativity tests [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62,(1):91-102.
[3] 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 胡卫平.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1-09-01(4).
[5] 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6] 张大均.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8-22.
[7] 董奇.创新教育研究的定位、价值与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6-8.
[8] 段继扬.试论创造精神的构成与培养[J].教育研究,1999,(10):65-68.
[9] 班华.培养创造性人格是根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3):25-27.
[10] 阎光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呵护人的好奇心[J].探讨与争鸣,2010,(3):112-116.
[1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2] 唐继红,张骞.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5):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