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犊牛细菌性腹泻中药颗粒剂的药效学研究
2013-12-03
(河北省石家庄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41)
犊牛腹泻病是世界范围内犊牛的常发病,给养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以往细菌性犊牛腹泻治疗主要用抗生素,见效快,但细菌产生耐药性,也可能出现兽药残留等。鉴于中草药具有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开发高效、新型中药制剂,势在必行。
1 仪器与材料
1.1 主要仪器设备
①赛多利斯电子分析天平,型号:BS210S,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制造;②高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型号:KQ-250TDV,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制造;③旋转蒸发器,型号:R205,上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制造。
1.2 药材与试剂
①试验用黄连、乌梅、白术、木香、甘草、黄芪及番泻叶均购于黑龙江省中药材批发市场。②乙醚(分析纯),批号:20111014(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批号:1007091(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醋酸地塞米松片,批号:100413(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98%乙醇。
1.3 试验动物
昆明小鼠,体重18~22 g,雌雄各半,购自河北医科大学。
2 试验方法
2.1 抗犊牛细菌性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制备
①取木香10 g、白术10 g、甘草10 g、黄芪15 g,加8倍量的蒸馏水,用超声法提取,提2次,每次1 h。过滤:滤液用70%乙醇进行醇沉、过滤,滤液回流除醇、浓缩。②取乌梅15 g、黄连40 g,加8倍量的60%乙醇,用超声法提取,提2次,每次1 h。过滤,滤液回流除醇、浓缩。③最后将上述提取液合并,浓缩成1 g/ml(即1 ml药液含有1 g生药)、2 g/ml(即1 ml药液含有2 g生药)、3 g/ml(即1 ml药液含有3 g生药)3个浓度梯度,作为药量高、中、低3个剂量组。
2.2 番泻叶混悬液制备
取番泻叶干燥叶片,加沸腾的蒸馏水调和,再加冷蒸馏水配成8%的混悬液,不必久煮,过滤即得。
2.3 主要药效学试验
2.3.1 对正常小鼠胃肠蠕动的影响[1]
取50只体重在18~22 g的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高、中、低药物组、空白对照组、阿托品组。饲养观察1~2 d,有腹泻的小鼠淘汰。试验前禁食24h,不禁水。试验时,每只小鼠按0.1~0.2 ml/10g·bw的剂量灌服对应组药物,空白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0.5 h后每只小鼠灌服5%墨水0.3 ml。0.5 h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放在托盘中。轻轻将小肠摆成直线,测量肠管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至墨汁前沿的距离作为“墨汁在肠内推进距离”。用公式计算墨汁推进百分率。
2.3.2 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
取50只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高、中、低药物组、模型对照组、阿托品组。试验前先饲养观察1~2d,有腹泻的小鼠淘汰。试验前禁食12 h,试验时,小鼠按0.2 ml/10 g·bw的剂量灌服对应组药物,模型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0.5 h后,小鼠按0.25 ml/10g·bw的剂量灌服8%番泻叶混悬液,灌服完毕将小鼠单个放在垫有报纸的鼠笼内,观察腹泻情况。小鼠每腹泻1次换1次垫纸,每隔1 h累积计算小鼠稀便率及稀便级,连续观察5 h。按公式计算腹泻指数。
腹泻指数=稀便率(每只动物所排稀便数与总便数之比)×稀便级(以稀便污染滤纸形成污迹面积的大小定级,分为4级:1级为污染直径小于1cm;2级污染直径1~1.9 cm;3级污染直径2~3 cm;4级污染直径大于3 cm)。
统计时先逐个统计每1堆稀便的级数,然后将该鼠所有稀便级数相加除以稀便次数,得到稀便的平均级数为稀便级。
级数直径的测量:粪便形状为圆形,则直接量直径;若粪便形状为椭圆形则测量椭圆长轴和短轴的长度,相加除以2为粪便直径。
观察时间:给药后的5 h内。
干便与稀便的区分:以滤纸上有无污迹为标准。粪便次数以每粒或每堆(不能分清粒数者)为1次。
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SPSS12.0软件及Excel数据处理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以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
4 结果
4.1 对正常小鼠胃肠蠕动的影响
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和阿托品组对小鼠正常胃肠蠕动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5.8%、12.0%、7.3%和22.2%。
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和阿托品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与阿托品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详见表1。
表1 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对正常小鼠胃肠蠕动的影响(±s,n =10)
表1 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对正常小鼠胃肠蠕动的影响(±s,n =10)
a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b 与阿托品组比较:##p<0.01
组别 动物数(只) 推进率(%) 抑制率(%)空白对照组 10 80.18±3.61 -阿托品组 10 62.34±2.98** 22.2低剂量组 10 74.34±2.56** ## 7.3中剂量组 10 70.56±3.76** ## 12.0高剂量组 10 67.49±4.27** ## 15.8
4.2 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
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及阿托品组在2h内的腹泻指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与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 h内阿托品组和中剂量组腹泻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详见表2。
表2 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 ±s,n =10)
表2 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的影响( ±s,n =10)
a 2h内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与阿托品组比较:#p<0.05b 3h内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p<0.05
腹泻指数1h 2h 3h 4h 5h模型对照组 10 0.61±0.70组别 动物数(只)0.76±0.39阿托品组 10 0.23±0.42 2.05±0.65 1.87±0.66 1.04±0.42 0.65±0.46低剂量组 10 0.54±0.52 0.65±0.50**0.99±0.49**0.88±0.46 0.74±0.34中剂量组 10 0.30±0.48 1.24±0.56**#1.26±0.44*0.93±0.47 0.61±0.29高剂量组 10 0.23±0.32 0.91±0.45**1.09±0.41**0.91±0.38 0.60±0.33 0.70±0.56**1.11±0.52*0.83±0.47
5 讨论
本试验通过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对胃肠蠕动的影响,结果发现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对胃肠蠕动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抑制率分别为15.8%、12.0%和7.3%。
本试验通过给小鼠灌服番泻叶混悬液造成急性腹泻。在给药1~5h内观察小鼠的腹泻指数,结果发现小鼠腹泻指数在2h内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动物在经过12 h的禁食之后,排便高峰期主要在造模后2 h以内,随后排便的次数和数量都减少了。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在2h内腹泻指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3h内差异显著(p<0.01,p<0.05),1h、4h、5h内无差异。
本试验中导致试验性腹泻的番泻叶是刺激大肠性致泻剂[2],番泻叶所含蒽甙在大肠内细菌酶的作用下还原成蒽酮(或蒽酚),后者刺激肠粘膜并能抑制钠离子从肠腔向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转运,使大肠内水分增加、蠕动亢进而致腹泻[3]。
综上所述,抗细菌性犊牛腹泻中药颗粒剂原料药复方提取液有明显抑制胃肠蠕动和抗腹泻的作用,且随剂量增加其作用加强。但其具体抑制胃肠蠕动和抗腹泻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胆碱能神经、5-HT神经兴奋及递质释放;抑制内源性、外源性刺激诱导的肌浆网钙离子释放,降低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促进肠管舒张;抑制胃肠平滑肌上的H1受体兴奋还是促进肠道对水、钠的吸收,降低肠内压,维持肠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起到缓泻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1] 徐淑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张明发.小檗碱的抗腹泻和抗炎作用[J].中国药理学报.1989,10(2):174-176.
[3]陈正伦.兽医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