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特勤疗养员辐射检测项目结果分析
2013-12-03颜海霞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266071
颜海霞(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266071)
二炮导弹部队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在完成好日常保障任务的同时,应当针对部队训练发射、坑道作业等工作的有害因素对官兵健康的影响,并根据导弹部队特点开展以核辐射与推进剂损伤为重点的特勤疗养。通过辐射检测来有效地提高涉核人员的机体抗氧化损伤水平和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辐射损伤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辐射损伤的恢复。我们对来院疗养的干部、士官进行了血常规、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微核率检测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来我院疗养的86例特勤疗养员,均为男性,年龄20~44岁,工作年限1~15年,简称特勤组;对照组60人,为正常查体的干部与战士,均为男性,年龄20~42岁。
1.2 检测方法
1.2.1 血常规 标本采集:负压抗凝采血管取静脉血2 mL,混匀后测定;试剂:济南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仪器:Sysmex pocH-100i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1.2.2 辐射检测项目 标本:负压采血取空腹静脉血5 m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淋巴细胞增殖活性(MTT)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检验仪器:VIS-7200A分光广度计、培养箱。微核率检测直接涂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2 结果
2.1 特勤组与对照组血WBC、Hb、PLT检测结果(表1)
2.2 特勤组与对照组辐射检测结果(表2)
表1 特勤组与对照组血WBC、Hb、PLT检测结果
表2 特勤组与对照组辐射四项检测结果
急性骨髓型放射病的基本损伤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由于造血功能低下而发生感染、出血和代谢紊乱等并发症。结果显示特勤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免疫力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造成血常规、MTT、微核率、SOD和MDA的改变,说明正确的防护与机体自身的修复调节,在工作中接受到的辐射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是很小的。
3 讨论
特勤人员接触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有铀、氚、钚等,这些放射性元素可引起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远期影响主要是致癌、致畸和对遗传的不良作用。急性放射病是指机体1次或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外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1]。大剂量的急性辐射可造成急性放射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免疫力降低所致的出血感染等症状[2]。机体对射线的损伤有修复作用,这种损伤与修复同时存在,小剂量辐射有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是反映细胞生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细胞受到生理病理因素损伤时,首先表现出增殖活性的降低,而后表现出相关功能学指标的变化。淋巴细胞微核率是检测辐射损伤的传统指标,当辐射引发细胞的染色体损伤为轻微辐射损伤时,只能引发DNA的轻度损伤而不能导致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改变,则微核不能发生。
测试SOD可表现为活性降低、活性升高或无明显变化,这与脂质过氧化程度及反应强弱有关,在较为严重的氧化损伤时,常表现为活性降低,氧化程度较为轻微时,可以表现为无明显变化或轻微升高。测试MDA含量可反映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映程度的强弱,间接反映出细胞损伤的程度。
本研究对象每年在洞库接触核部件的时间为3个月,工作时间为30 d/月,工作8 h/d。特勤人员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一定损害。从统计学数据来分析,没有造成血常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微核率、SOD和MDA的改变,说明正确的防护与机体自身的修复调节,在工作中接受到的辐射对身体造成的影响是很小的。
在与核装检人员交流中,有部分同志认为工作结束后,总感觉身体不适,我们认为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有研究表明核装检人员的心理健康存在较大的问题,焦虑、抑郁、精神性疾病所占比例达85%[3]。分析原因可能与装检任务艰巨、对装检的危害认识上存在误解以及与工作环境等有关[4]。人类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各种辐射,自然界中的这种辐射叫自然本底辐射,因此要加强对特勤人员辐射现状与健康知识的教育,正确认识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增强科学严密的防护意识。要加强特勤疗养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对特勤疗养员定期进行身体检测,多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娱乐活动,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1],使特勤疗养员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广大特勤人员的身体素质[5]。
[1]张卫兵.特勤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8-411.
[2]毛秉智,陈家佩.急性放射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63.
[3]王华育,翁小杰,秦雪琴,等.核装检人员的心理健康护理现状及设想[J].火箭兵医学杂志,2007,17(3):55-57.
[4]王忠立,魏朝朗,赵林风,等.某部装检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火箭兵医学杂志,2007,17(3):55-57.
[5]李涤生.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