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企业领导者的摇篮

2013-12-02李晓方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商学院校区全球化

李晓方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坐落于法国枫丹白露,成立于1957年。作为一所充满创新活力的商业学校,她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追随国际化的浪潮,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积极开展全球化合作,一跃成为世界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独立商学院之一,也是欧洲最受尊重、历年排名首位的商学院。

建立全球化商学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百废待兴。两位在哈佛商学院供职的法国教授认为,欧洲的振兴需要一批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于是萌生了创办商学院的念头。经过与法国政府及投资方历时3年的反复交涉,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在法国皇室行宫所在地枫丹白露正式成立。

1998年,亚洲爆发了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同年,欧洲工商学院正式开启了它的全球化发展之旅。让人大感意外的是,她的第一个海外合作伙伴是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对此,欧洲工商学院管理层内部褒贬不一。反对者认为,欧洲依旧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如果将教学活动的中心转移到亚洲,很可能让学员在欧洲市场内失去竞争力。支持人士则认为,亚洲虽然正面临巨大的经济危机,但在危机过后的经济复苏期,必然需要大量的商业人才,此举将具有非常大的战略意义。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最终决定启动 “全球商学院”计划。

2000年,欧洲工商学院正式启动了在新加坡校区的MBA项目,由此开始了全球化的商业教学活动。据悉,该项目采用集中录取流程,申请人的咨询会得到统一的答复。项目中至少有一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会在另一个校区内开展,如果有剩余的名额,学生可以选择在另一个校区继续学习。学习期间,学院鼓励学生转校区学习,以体验到不同区域的生活和文化。今天,随着亚洲经济的强势复苏,新加坡校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每年约70%的学生会主动申请去新加坡校区学习,有20%?25%的学生选择在新加坡校区内完成项目的全部教学活动,有35%?40%的学生会在新加坡校区内完成项目的大部分课程内容,而新加坡校区的大部分学生选择去法国校区学习。

在课程设置方面,新加坡校区虽然大体上与欧洲校区相同,但也会根据所在区域以及整个亚洲地区的商业情况开设部分有针对性的选修课,从而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亚洲经济的真实情况。同时,新加坡MBA项目设有企业参观与访问环节,并且会经常邀请新加坡知名企业的领导者到校演讲,并鼓励学生到当地企业从事项目研究和实习。

由于身处多元文化之中,欧洲工商学院一度面临着文化交融问题。对此,学院管理层有着自身独特的看法。他们认为,文化学习是有针对性的,学院并不是培养文化专家,而是商业专家。因此,对于文化的学习是以全面了解而不是深入掌握为原则的。此外,鉴于学生们来自于世界不同的国家,彼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及文化障碍。对此,欧洲工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适应多元的学习环境。

如今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已经从根本上摆脱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形象,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商业学校。而全球化的教育模式的确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们不仅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亚洲地区的经济及商业情况。同时,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亚洲地区的文化,从而在今后更好地适应亚洲地区的工作环境。

谋求全球化合作发展

作为世界著名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既是成熟的管理理论的传播者,又是先进的管理思想的倡导者。在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同时,学院管理层敏锐地意识到,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才能够将全球化顺利地推行下去。

2006年,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与著名的沃顿商学院结盟,并成功开发了 “MGEC市场竞赛”合作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两所学校的共同发展。2007年,双方又合作成立了“欧·沃国际研究和教学中心”,从而使双方师资实现了“在同一个平台上从事教学、科研”。目前,共有40多位教师和10多位博士生参与了国际研究和教学中心的研究工作,并且发表了上百篇涉及创业、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同时,两所著名商学院还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开设了以全球客户为对象的高管培训项目及公开课项目,采用模块教学模式,很好地满足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企业高端人才的培训需求。

与此同时,学院的合作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学员们的就业倾向。新加坡校区成立后,毕业生们的就业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加坡校区成立之初,大约有80%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在欧洲市场就业。如今,这一比例降到了40%左右。从某种程度上讲,虽然欧洲经济危机是导致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重要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合作发展模式为学生在其他地区的就业创造了可能。

事实上,企业在经济危机之中更加需要有头脑的商业人才来力挽狂澜。学生们之所以选择在亚洲市场就业,是因为在亚洲市场中,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为此,学院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使他们有机会和当地企业的高层直接沟通,为日后顺利进入企业核心层创造了可能。此外,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多元的文化课程,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融入当地社会,并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

当然,由于亚洲企业的工商管理意识仍旧不是很强,很多企业不愿意高薪聘请高端MBA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们在亚洲的就业。对此,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准备谋求更大范围的办学合作,并致力于在亚洲地区拓展就业渠道,以进一步提高自身在亚洲工商业界的影响力。

赋予学生全球化视角

近年来,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积极致力于开发全球化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院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在学院的管理者眼里,所谓全球化的教学模式,就是让每个学员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他们今后所要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面临的是一种全球化的竞争压力。在此情况下,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没有一种文化能够成为主导。

因此,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课堂上,并不存在所谓的主流声音。由于学员们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不仅如此,他们都有过在不同校区学习的体验,对于不同的商业环境有着自身独特的见解。因此,这里的教师从来不指望能用一种统一的思维从事教学活动。

今天,面对欧洲经济危机的挑战,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积极调整课程方案以及具体的课程设置,从而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首先,学院为学生创造了跨文化与跨地域体验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了解全球不同市场的情况,从而更为深入地了解风险管理、公司治理、薪酬设计、监管制度等方面的最新内容。其次,学院积极与欧洲、北美及东亚公共政策领域内一些顶级学院开展合作,双方共同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市场设计的MBA、MPA项目,并且颁发双学位证书,旨在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再次,学院根据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设计了公司治理与项目融资,以及商法与政府规制等课程,通过分析经济危机中涌现出的新案例,让学生掌握风险分析、经济危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学院加强了商业与公共政策领域中的课程,积极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更为深刻地理解私营经济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最后,学院开设了商业伦理课,并且将其作为重要课程,投入了大量的师资力量。该课程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为4个课时,分别于MBA项目的不同阶段讲授,以整合性案例的模式,与商业模拟训练等方面的教学活动共同实施。学院管理者认为,事实上,当今的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商业伦理所造成的。从业者如果只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而不考虑长远,那么经济危机的悲剧将会重演。

如今,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每月会举行一次“国家文化周”,并且要求所有的学生参与,以分享他们的文化以及当地的商业习惯。据悉,文化周不仅内容相当丰富,而且主题非常多元,其中不仅有欧洲国家的文化活动,也包括非洲、亚洲、南美洲等地区的文化内容。例如,在摩洛哥主题周上,学生们会根据该国风俗习惯动手搭建帐篷,并在帐篷上装上烟囱;在德国主题周上,学院则为学生们提供正宗的德国食品……所有的主题周活动,都是由学生来唱主角,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尽管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很少听到所谓的“全球化课程”,但是所有的课程无不充斥着全球化的气息。因此,这所学校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一所全球化的学校。对于学校的创办者而言,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的视角,远比开设所谓的全球化课程更加具有意义。

猜你喜欢

商学院校区全球化
巴黎高等商学院荣登《金融时报》欧洲商学院排名榜首
法国公布2018—2019学年高等商学院排名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How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fluence road crash fatalities in Australia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Etiquett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