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硕士“回炉”学焊工不是好范本
2013-12-02李清
李清
近日,山东某大学文学硕士、曾做过报社记者的李强,在导师牵线下来到职业院校,将开始两年的焊工技术学习。他的导师说,这是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一次“焊接”,相信在三五年以后,会有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进入到这个行列。(据《齐鲁晚报》报道)
研究生毕业后决定放弃本专业,改学完全不相关的焊工技能,应该说是李强的个人自由。事实上,学非所用或者半路出家的,在现实中大有人在。而李强由文学硕士改学焊工技术,对他个人也不是什么坏事,他学成焊工之后,未来的收入可能比现在要高。
然而,虽然大学生、研究生“回炉”不是第一次被报道了,但在笔者看来,真正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是,李强之前的求学选择,与他的预期目标是有偏差的。他读中文专业、考研究生,并非多喜欢中文专业,也并非想从事学术工作,甚至他自己都认为不适合文秘、行政等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所以,李强今天选择改学焊工,其实是为他当初的不当选择,或者说教育投资失误埋单。笔者不是说大家都该像他这样,学一门实用的手艺,而是想提醒学子们,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甚至于李强说这次转行绝对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笔者都仍然为他捏一把汗,毕竟文学硕士学焊工也不比别人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李强的导师说,“当个技术工人有什么不好,照样能坐在咖啡厅里谈文化”。确实,国外很多蓝领有较高学历。南方周末曾登过一位留学生的回忆文章,说在德国留学时,一位下水道工人邻居与他讨论哲学,说“当我在黑暗的下水道里工作时,回味着昨晚看的黑格尔,连污水都变得美好起来”。但其实,李强跟那个下水道工人是不一样的。人家是当着蓝领出于爱好学哲学,李强却是读了文学硕士,毕业后觉得工作不如意,去改学个可能挣钱更多的蓝领技能。他的选择不应当成为范本。
文学硕士“回炉”学焊工,真正的看点和给社会的警示,是应加强对年轻人的求学和就业指导,让他们少走弯路,过得更好。除此之外,是要让劳动者过得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