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血尿临床研究

2013-12-02张守琳

吉林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尿沉渣慢性肾炎血尿

张守琳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血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多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本病病程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部分患者可最终发展成慢性肾衰竭。目前,现代医学对慢性肾炎血尿的治疗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仅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学对慢性肾炎血尿的治疗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刘平夫[1]认为慢性肾炎血尿的病机可以概括为热、虚、瘀、湿,热为阴虚内热伤络,虚为脾肾气虚,气不摄血,湿热互结膀胱或久病入络,终致尿血而成。笔者采用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120例病例均为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19~65岁,平均30.5岁,病程1年~6年,平均15个月。对照组男23例,女37例,年龄16~67岁,平均 27.5岁,病程 1年~7年,平均17个月。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中医症状积分、尿潜血及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2]。血尿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1)尿液外观呈洗肉水样、血样、酱油样,新鲜尿沉渣光镜下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或1 h尿红细胞超过10万,或12 h尿红细胞超过50万;2)原发性肾小球血尿,位相差检查尿畸形红细胞≥75%,自动白细胞计数仪测定尿红细胞平均容积<60 fl;3)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如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遗传性肾病等。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补肾健脾,利湿化瘀中药汤剂,药物组成:枸杞子、黄芪、女贞子、旱莲草、小蓟、白茅根、丹参、益母草等,日1剂,分2次口服。

1.3.2 对照组 予血尿胶囊(由棕榈子、菝葜、薏苡仁组成,批号:国药准字Z20043081,江苏天功帝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粒/次,日3次口服。疗程为8周,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变化。治疗期间停用其它相关治疗药物。

1.4 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3]。临床控制:尿常规检查RBC数正常,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正常;显效:尿RBC减少≥3个/HP或2个“+”,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检查减少≥40%;有效:尿RBC减少<3个/HP或1个“+”,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检查减少<40%;无效:尿RBC数无变化或增多,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无变化或增多。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沉渣红细胞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沉渣红细胞变化比较 /HP

3 讨论

慢性肾炎血尿隶属于中医学“溺血”“尿血”“溲血”等范畴。因“下焦之病,责于湿热”(吴琨《医方考》),故大多学者认为湿热、瘀血及风热是尿血的病因病机,也是尿血缠绵不愈的主要因素,在治疗上强调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祛风为主[5-7]。另有部分学者[8]从疏利少阳,清热利湿角度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因本病病程长,缠绵难愈,运用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治疗,在短期内虽有一定疗效,但血尿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慢性肾炎病人由于长期血尿伤及脾肾,不仅存在“下焦湿热”,同时存在脾肾亏虚,瘀血阻络的病理机制,由于单纯注重清热凉血以治其标,而忽视健脾补肾扶其本,是导致目前中成药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这一发病机理,笔者采用补肾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血尿,临床观察120例病人,获得临床控制20例,显效31例,有效率达96.67%的良好疗效。方中枸杞子、黄芪为君药补肾健脾以治本,女贞子、旱莲草、白茅根、小蓟共为臣药,上药既能助君药滋阴补肾,同时尚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以治标;另外“久病入络”“离经之血便为瘀血(唐容川 血证论)”,因此加入丹参、益母草同用活血化瘀,使止血而不留瘀。

[1]刘平夫.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的临床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689.

[2]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28-530.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7.

[4]金春花,黄彦彬,于梅.张佩青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经验[J].中医杂志,2010,51(6):498-499.

[5]戴立恒.曹式丽从湿热论治肾性血尿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563-564.

[6]齐欢,何学红.何学红教授治疗肾性血尿经验[J].吉林中医药,2008,28(12):869-870.

[7]何琳,孔庆歆.IgA肾病血尿的中医证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2399-2400.

[8]张芸芸,欧阳斌.肾炎血尿验案1则[J].吉林中医药,2012,32(9):944.

猜你喜欢

尿沉渣慢性肾炎血尿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尿TGF-β1检测在诊断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