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说话训练,提高语文能力

2013-12-02贾迎春

天津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评价课堂教师

■贾迎春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六中学语文教师贾迎春

●在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善于观察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反应,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人人成为学习的佼佼者,个个成为成功者。

●精心育英才,用真诚的爱打开学生的心扉。赏识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

●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用激情点燃学生的心灵圣火,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营造活泼、和谐、充满诗意的氛围,使师生得到美的体验,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生动、有序、高效的开展。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贾迎春老师,那么“火”是最贴切不过的了。

火是激情,充满了活力;火是温暖,融化了坚冰;火是自信,战胜了懦弱!

每一个认识她的人都会说:贾迎春老师是一个如火一般充满激情的人。

生活中,她热情如火。她对生活的激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开朗健谈、幽默风趣的她,总是能将快乐的种子撒向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有她在的地方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课堂上,她激情洋溢、妙语连珠,生动地讲解,传神地描述,适时地引导,总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世界带给他们的美的享受。

她拥有火的激情,更拥有火的温暖。

她如母亲般热爱着自己的学生。学生生病时,她悉心照顾;学生内心困惑时,她与他们促膝谈心……她的爱心,感动着每一个学生和家长。

作为语文组的教研组长,她不仅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用自己的自信、活力和朝气,影响着全组教师,带领大家不断探索前行。在她的带领下,语文组的教师们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具有特色的语文教学,在以科研带动教学的道路上,走得十分坚定!

作为校长,我为身边有这样的伙伴而感到幸福,更为“六中”拥有这样优秀的教师而感到庆幸!我相信,拥有火的精神的“六中人”,会让“六中”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六中学校长 甄凤祥)

使学生能说会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时尤其要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下面,谈谈我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一、创设诵读空间,让学生能说

诵读是培养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次,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科书,为学生创设诵读空间。我根据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诵读方式,诗词侧重于节奏韵律,散文侧重于意境与情趣,小说侧重于语言的个性特征,文言文侧重于厚重与古朴,议论文侧重于力度与起伏,等等。我采用正音听读、模仿练读、想象品读、分类赛读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诵读。出色的诵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

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们放下了思想包袱,他们人人都开口诵读,将书面语言转化成了出声的口头语言。学生们读得多、读得好了,语感便具备了,且在大脑中贮存了丰富的字词、句式、文章结构、行文气势等多方面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们会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在表达需要时,就会像涌泉之水,源源地涌到舌下,流向嘴边,从而提高正确而有表情的说话能力。

二、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善说

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动口,在说的实践中使他们学会说话,善于说话,进而提高说话的能力。

开放自读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说话的兴趣。每单元的自读课文,我会让学生当老师讲课,我却摇身一变成了他的学生。小老师的诞生并非轻而易举,他们要通过重重考核——熟读课文、教师问答、竞聘演讲……虽历经波折,但只要有了强烈的兴趣和热情,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课堂上,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里,学生们展示着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他们不但动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甚至提出与课本结论不同的看法。更可喜的是,在课堂上,百分之百的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面对着他们的同龄人,整堂课就成了生动的讨论会,时时有学生们驰骋想象、自由发挥的机会,处处可见他们精彩纷呈的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此时,学生们不仅敢说,而且能说。

花季般年龄的学生,怎会没有梦一般的理想?熠熠生辉的文学锦囊,激励着许多学生都想实现一个作家梦。续编课文,填补“空白”就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驰骋才华的广阔空间。

名言警句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饱含着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在品赏名言警句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能说出精辟而生动的话语,而且从名言警句中得到了哲理的启迪和至美的熏陶。诗歌朗诵比赛,更使学生们在朗诵的同时,感受到了那份动人心弦的诗情画意,体验到了这朵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带来的心灵激荡。学生们在调查汇报、答记者问、新闻发布等活动中,训练了说话的准确度、简洁度和条理性;在讲故事、演讲等活动中,训练了说话的生动性和鼓动性;在辩论、答辩等活动中,训练了说话的敏捷度、中肯度;在口头评讲作文等活动中,训练了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此时,学生们不仅会说,而且善说。

三、巧设质疑释疑环节,激发学生高谈阔论

质疑、释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尤其是释疑的环节,更能通过互相讨论,甚至争论来求取真理、提高能力。这个环节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更是大有裨益的。

我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讲授新课之前,我针对文章体裁、结构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内容,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为了使质疑不流于形式,我督促学生将预习时的疑难问题记在质疑本上,在小组长的组织下相互交流,共同分析与探讨,由各组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讨论结果。在授课过程中,我给学生们足够的时间,鼓励各小组成员把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或不能解决的若干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无论是课下还是课上,学生们都积极讨论,这样就增加和扩展了他们说话训练的时间和空间。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在合作探究中,在相互讨论中,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在打开视野,拓宽思维,高谈阔论的同时,说话能力大大提高。

四、借助生生评价机制,引发学生畅所欲言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堂评价新理念:“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教学中,我借助这种评价新理念,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反馈中获得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一方面,我引导学生从评价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评价:学会倾听,判断正误,更要善于发现美,发掘同学身上的优点并能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予以赞美,从而点亮同学的希望火把,然后再真诚地指出他人的不足。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评价内容既可从语言看,是否清楚明白,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也可从交际习惯和方式是否正确等方面考虑,给予其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肯定,不足的指出,并分析原因,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矫正意见。同时,在评价过程中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如在“好读书,读好书”的实践活动中,我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介绍自己所读的书,其他学生仔细聆听,听他说的内容是否清楚,语言是否连贯,是不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该生介绍完了,小组成员针对以上要求进行评议。小组中每个成员都交流完毕,推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同学之间再进行评议。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会有众多的情感体验,或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或受到了鼓舞和激励。

生生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提高,在评价中发展,他们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会说、会议、会评,从而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也激活了语文课堂,使课堂教学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我推荐的书

筅《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肖川著,岳麓书社

筅《中国师德手册》,叶小媚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筅《中国教师身心健康密码》,陈吉星、王伟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筅《班主任兵法》,万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评价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