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3-12-01易美玲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响度突发性耳聋

易美玲

(长江大学荆州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湖北 荆州434020)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突然下降,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多数患者遗留永久性听力损失,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其治疗护理工作应引起临床重视。笔者在常规药物、高压氧、声频共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求知欲望等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11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中男47例,女65例。年龄11~65岁。单侧耳聋101例,双侧耳聋11例。发病时间为1~15d。均为初次发病入院,全部112例伴有耳鸣,上述患者临床诊断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1]。将11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6例,男23例,女33例,年龄11~65岁,平均43.3岁;对照组56例,男24例,女32例,年龄13~63岁,平均42.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方案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及高压氧、声频共振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采取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和求知欲望等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

1.2.1 入院第1~3天 患者入院时护士要详细介绍病区环境,管床的医生、护士,了解患者发病诱因、经过、时间、文化程度、工作环境、是否在院外治疗等,有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对疾病的期望值。协助患者完成血液的采集、内听道核磁共振、心电图、高压氧、声频共振等检查治疗,并告知患者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输入扩管、营养神经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及输液注意事项,合理安排患者治疗时间。告知患者避免噪音刺激,少使用手机及耳机,预防感冒。进清淡易消化食物,禁烟酒,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乐观平和的心境,保证充足的睡眠。

1.2.2 第4~7天 了解患者用药、高压氧、声频共振治疗后的反应,听力自我感觉有没有提高,耳鸣有没有好转,睡眠情况怎么样。向患者讲解突发性耳聋发病的原因、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等,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如何保持正常的心态,增强自信心,从而彻底消除精神压力。选择类似的典型范例,现身说法,进行对比性疏导,鼓励患者之间交流。告知患者睡眠质量差是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避免过多的人员探视,指导家属及同室的病友保持安静,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睡前不看惊险小说和电视节目。对影响工作学习或因经济负担等原因焦虑失眠多梦的患者,除了进行心理疏导外,及时与医生和家属沟通,解决现存的问题,必要时遵医嘱适当应用安眠药,保证其睡眠质量,以免病情反复。

1.2.3 第8~10天 了解患者现存的思想顾虑和心理问题,对于患者最担心的疾病预后情况、是否复发等问题,给予正面的解答。对治疗过程中因效果不明显,疗效较慢,焦虑不安,情绪波动,对治疗失去信心,想放弃治疗的患者,我们表示理解和同情。并告知患者我科所采用的治疗方案是目前最前沿的、最全面的治疗方法,本病药物治疗的1个疗程为10~14d,耳部为末梢,药物和氧气的吸收以及神经功能的改善均需要一定过程和时间才能产生疗效,并强调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而言,发病与治疗间隔时间越短疗效越好[2],不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以免造成终身遗憾。告知患者平常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对突发性耳聋的治愈是很重要的。

1.2.4 第11~15天 复查电测听、声阻抗,将疗效及时提供给患者,使其充满信心的配合完成足疗程的治疗。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并告知我们的联系方式。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听力改善评定标准 痊愈:0.25~4k Hz各频率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或达到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 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 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 B[1]。

1.3.2 耳鸣改善评定标准 参照耳鸣响度分级、耳鸣严重程度分级[3]拟定疗效评定指标。显效:耳鸣响度降低≥3级、严重程度下降≥2度;有效:耳鸣响度降低1~3级、严重程度下降1~2度;无效:耳鸣响度降低<1级、严重程度下降<1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听力的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耳鸣的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临床中一种常见的急症,目前大多采用综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知识,对疾病和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听力恢复和减轻耳鸣症状。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 .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2-73.

[2]艾炜,童步升,刘业海 .双侧与单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级[J].临床耳鼻喉科头颈外科杂志,2009,23(7):307-310.

[3]王洪田,周颖,翟所强,等 .耳鸣的心理学问题[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1):14-15.

猜你喜欢

响度突发性耳聋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响度在节目制作和播出中的应用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数字时代中节目响度平衡浅析
台内音频响度控制方式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
电视伴音响度测量及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