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过敏原谱检测结果分析
2013-12-01周志敏赵广要宋世磊
周志敏 赵广要 宋世磊
变态反应性疾病亦称为过敏性疾病, 它是由于致敏原进入机体后引起异常反应所致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以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最为常见。近年来, 变态反应性疾病有上升趋势, 研究过敏原特点, 检出过敏原并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是防治此类疾病的关键。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 不同地区的主要过敏原具有地区性特点[1], 作者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 对许昌地区156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9月~2013年7月到本院就诊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1562例为研究对象, 男910例, 女652例;年龄1~70岁, 平均36.5岁;病程为3 d~10年。其中湿疹227例(18.5%), 荨麻疹382例(23.7%), 过敏性鼻炎193例(15.6%), 支气管哮喘365例(7.8%), 特应性皮炎104例(5.5%),过敏性紫癜118例(6.2%), 其他202例(10.6%)。所有患者检查前1周未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无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疾病及系统性疾病。
1.2 检测方法 抽取患者静脉血2~3 ml,离心后提取血清,采用德国MEDIWISS公司的过敏原检测系统(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19种过敏原特异性sIgE及总IgE水平。特异性过敏原被吸附于硝酸纤维素膜表面, 置于反应槽中。用移液器加入患者血清后, 室温下孵育, 标本中过敏原特异性的IgE抗体会与过敏原发生反应, 并结合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将多余的抗体洗脱后, 再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抗人体IgE抗体, 室温下孵育, 洗脱未被结合的抗人体IgE抗体。然后加上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链酶亲和素, 室温下孵育, 链酶亲和素会和生物素结合。将未被结合上的酶标链酶亲和素冲洗干净。再加入BCIP/NBT酶作用底物孵育后, 发生特定的酶显色反应, 检测板上出现紫色沉淀。颜色深浅与血清中sIgE抗体含量成正比。待检测板干燥后, 由专用的过敏原检测仪读取定量检测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56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见表1。1562例患者中, 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者1045例, 占66.9 %, 其中两项及两项以上阳性者239例, 占15.3 %, 血清总IgE>100者476例, 占30.5 %.过敏原排在前十位的有户尘螨、牛奶、狗皮屑、鸡蛋白、霉菌混合类、花粉类、虾蟹类、牛羊肉、腰果、芒果, 其中吸入类以户尘螨、狗皮屑、霉菌混合类、花粉类为主, 食物类以牛奶、鸡蛋白、虾蟹类、牛羊肉为主。
表1 变态反应性疾病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涉及的疾病谱也越来越广泛, 该病的发生与患者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体质有很大关系。由于过敏体质这一内在因素的作用,在过敏原这种外在因素的诱发下,可引起体内具有该致敏原靶细胞的不同器官发病。导致患者出现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甚至血液系统的改变, 变态反应性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本实验室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 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定量检测, 为其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也大大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调查中, 户尘螨、狗皮屑、花粉类是许昌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变应原, 这与国内北方地区报道一致[2];许昌地区属北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 四季多风, 螨虫类及花粉类物质易随风漂浮在空气中, 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饲养宠物的家庭日益增多, 导致对狗皮屑过敏的患者有所增多, 这与竺培青等报告结果基本一致[3];有10%的患者总IgE阳性而特异性IgE阴性, 可能引起这些患者过敏的过敏原不在这19种检测范围之内, 在156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 血清总IgE>100者476例, 占30.5 %, 说明总IgE不能用来诊断或排除过敏, 高总IgE仅意味着过敏的概率较高, 并有助于判断对特异性过敏原实验阴性的患者进一步检查。
[1]刘昀,孙秀珍,李维,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的体内外诊断及分析.国际呼吸杂志, 2009, 29(1):20-24.
[2]孟雅琴,白玉荣.变应性鼻炎与吸入性变应原及花粉致敏的关系.西医学, 2007, 22(4):800-801.
[3]竺培青,何威逊,朱光华,等.特异性IgE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病因诊断中的意义.临床儿科学杂志, 2005, 23(3):164.